廣東脫貧攻堅再發力

“可算放下了心頭大石。”看著貧困戶們領取種子,現場簽完收購合同後,廣州市南沙區駐梅州市蕉嶺縣扶貧工作隊隊長林偉勝鬆了一口氣。

受疫情影響,前不久,蕉嶺縣新鋪鎮4個村的貧困戶近140畝土地遇到種植困難。工作隊經過討論分析,聯繫當地一家農業大企業合作,採取“定單式”種植模式,根據企業銷售需求,按村下定單種植,企業免費提供種子和技術,並且統一簽訂收購合同,難題總算得到解決。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出脫貧攻堅戰的總攻新號令,吹響了全國脫貧攻堅再發力的號角。

廣東各地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集中攻克貧困最後堡壘,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扶貧重點工作,將圍繞全力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掛牌督戰集中攻堅、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推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做好脫貧攻堅總結宣傳、高標準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六方面進行,確保現行標準下相對貧困人口和相對貧困村全部如期脫貧退出。

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

“勤洗手、少外出、不集聚……”每天一到16時,汕尾市陸豐市河西鎮汾河村,疫情防控的音頻便準時從村裡的廣播傳出,這些音頻由村民防控疫情小分隊錄製,以當地話“福佬話”闡述,年紀大的村民也能聽懂。

“雖然陸豐市被劃分到低風險區,但是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輕視。”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駐汾河村第一書記廖玉學說,該村每天在加大防控宣傳的同時,還要重點對近期返村人員進行監測和排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貧困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不僅汾河村,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貧困地區基層幹部展現出較強的戰鬥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所說:“許多駐村工作隊拉起來就是防‘疫’隊、戰‘疫’隊,這同他們經受了這幾年脫貧工作歷練是分不開的。”

作為深圳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所副所長,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廖玉學很好地發揮了專業知識,其制定的汾河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被分享到深圳派駐汕尾市第一書記工作群后,逾百駐村書記以此為藍本,制定自己村的防疫方案,對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對於扶貧、農業復工復產工作,駐村工作也絲毫沒有鬆懈。“目前我們村春耕工作已接近尾聲。”廖玉學說,工作隊還計劃將村裡100多畝閒置的土地利用起來,採用“公司+基地+致富帶頭人+貧困戶”模式引進專業的農業公司一起合作開發。“這一百多畝土地計劃種植番薯等農作物,預計將提供就業崗位近百個,為貧困戶增收逾千元。”

設置專屬崗位防返貧

3月7日一大早,河源市東源縣康禾鎮曲龍村的貧困戶楊國昌便拿著鋤頭、鐵鍬等工具來到村口,等待其他村民。前一天晚上,他們商量好一起整治村裡的衛生。

楊國昌一家四口,有兩個患精神疾病的女兒,一個不到20歲的小兒子。自從第二個女兒精神疾病發作後,老婆因為無法忍受這個一貧如洗的貧困家庭,辦理了離婚手續。剛滿50歲的他為了照顧兩個生活無法自理的女兒,不得不辭掉工廠管理員的崗位租房子居住,因為時不時要送女兒進精神專科醫院進行康復醫治,一度靠兄長的資助過生活,存在著返貧風險。

“要做好對因疫致貧返貧人口的幫扶,密切跟蹤受疫情影響的貧困人口情況,及時落實好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確保他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讓河源市人民檢察院駐村第一書記蔡浩斌更加堅定了做好脫貧攻堅的信心。

瞭解情況後,蔡浩斌先後幫助楊國昌大女兒辦理了殘疾證、落實了農房改造政策住進了新房、納入了低保家庭。

總書記還強調,要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穩崗拓崗,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儘快復工,提升帶貧能力,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

工作隊想辦法為楊國昌爭取了鄉鎮的公益崗位,安排他作為本村勞動協管員,“我肯定不能辜負工作隊的期待。”楊國昌跟記者講起了他在村裡的防疫工作,為確保村民安全,他通宵值班,協助村委幹部檢查進出本村人員。

不僅脫貧還要致富

走進清遠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內連片的蔬菜基地上,處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2019年,連樟村村貧困戶54戶130人已全部脫貧。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

連樟村在脫貧之後,便開始探索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銜接轉換。

碧桂園集團是連樟村的幫扶單位,該集團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李靜透露,去年,連樟村在省扶貧辦的指導下,探索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銜接轉換的試點。碧桂園不僅引進了先進的農業科技、打造茶果產業園,還扶持返鄉創業青年,舉辦鄉村春晚等文化活動。“我們的目標,不僅要讓老百姓脫貧,更要致富。”

目前,村裡已種了4萬棵益腎子和4萬棵脆皮金桔,由村裡成立的廣東清遠英德連樟農貿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購買種苗,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全村人參與種植,並優先收購。

“新的一年,連樟村的計劃還有很多。”連樟村黨總支部書記陸飛紅說,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同時也全面部署復工復產工作。在這基礎上,連樟村將積極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英德打造“三鎮一場”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樣板區貢獻力量。南方日報記者 黃鴻基 黃進


來源 |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