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斯幽说历史


导语

这里说的蒙古人是指瓦剌部的太师也先。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把蒙古人赶回大漠建立北元,后来北元分裂为瓦剌和鞑靼,这两支不断争斗。朱棣时,瓦剌向大明称臣利用大明对付鞑靼,最终成为蒙古中的最强者,接着蒙古骑兵转而对付明朝,不断骚扰明朝边境。史书记载:

“终明之世,边防甚重。边境之祸,遂与明终始云。”



朱祁镇经不住太监王振的怂恿,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瓦剌。当时包括于谦在内的很多大臣无论怎样都劝阻不了英宗一腔热血要北伐利用朝贡骗取明朝财物的也先,也先是瓦剌部脱脱不花的儿子,他经常率领骑兵制造事端还威胁半岛。但是朱祁镇的北伐很失败,他带领的朱棣留下的号称50万大军在也先的2—3万骑兵的铁骑下全军覆没,文武大臣死伤大半,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从此丢了皇位,当了太上皇。


明英宗在漠北待了一年,他在那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英宗在漠北待了有一年的时间,并非题主说的一年多。

《明史列传58》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

明英宗在1449年8月31日(农历1449年八月十四日),被俘。八月初二,明英宗从也先的驻地出发,十四日抵达居庸关。十五日,一轿两骑,悄然进入安定门。满打满算被俘一年。那么他在漠北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 做了俘虏的皇帝生活也算过得去。

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最起码还有人伺候。也先得知这么容易就俘虏了明英宗又惊又喜。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认为朱祁镇“奇货可居”,劝也先不要杀他,让他当个向明朝索取钱财的摇钱树更好。

英宗被掳后,住的是破烂的蒙古包,几人合住,连个床也没有,只好席地而眠。冬天的漠北寒风刺骨夜不能寐。明朝有个叫袁彬的侍从,他是英宗的锦衣卫校尉,一直待在英宗身边寸步不离地照顾他,他把英宗冰冷的双脚放入自己怀中为他取暖。英宗还有另外两个侍从杨铭,卫沙狐狸也对英宗照顾的很周到。杨铭是个蒙古人本来叫哈铭,杨铭这个名字是英宗后来赐的。冬天他们君臣四人坐在地上挤在一起取暖,君臣关系很好。哈铭、袁彬常宿御寝傍,天寒甚,每夜上皇令彬以两胁温足。一日晨起,谓铭曰:

“汝知乎?汝夜手压我胸,我俟汝醒乃下手。”——《明史纪事本末》



幸亏有他们三个在身边,英宗有个依靠。据载,英宗在被俘的一年里,

“出塞,上下关坂,昼夜渡涧河,涉险冒冻,周旋无矢,唯赖三人。”

瓦剌部作为游牧民族,经常迁移。朱祁镇受不了长途跋涉的苦楚,袁彬就背着他。

在异国他乡难免思念故土,明英宗心中的煎熬可想而知,他整日长吁短叹,为自己当初的决断后悔不已。英宗还要时不时地被也先的骑兵经常挟持着去明朝边境索要财物,一次就一两万银子,朱祁镇“敲门天子”的名号由此而来。

朱祁镇受到礼遇

  据袁彬记述,也先等人对英宗遵行君臣之礼,两天进献一只羊,七天进献一只牛,一月之内设宴6次,每天献牛奶马奶。——袁彬《北征事迹》

  也先之所以对朱祁镇这么客气也是为长远打算,伺候好肉票能得到大明更多的银子和好处,还能缓和瓦剌和大明的关系。他们认为,也许英宗还有当皇帝的希望,退一万步讲就算瓦剌集团不景气了可以投奔英宗,厚待英宗说不定以后还能寻个一官半职。据袁彬记载,也先还想把妹妹嫁给朱祁镇,但在臣子的劝说下被朱祁镇婉言拒绝。


   伯颜帖木儿的妻子还派贴身侍女去服侍朱祁镇:

“差达妇管起管下。”“伯颜帖木儿妻阿挞刺阿哈剌令侍女设帐迎驾,宰羊,递杯进膳。'

  也先也请朱祁镇到他的帐中,奉酒弹唱,又令

“三妻皆出叩头,献铁脚皮”。

“铁脚皮”是取暖用具,用来暖脚。

虽然朱祁镇在漠北的生活不如大明,但是相比于在战争中死亡的20多万累累白骨遗留的支离破碎的家庭算是很好了。

朱祁镇回到明朝后,那7年的南宫软禁更是凄惨,而杀于谦等一系列文武大臣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败笔。

   


小姐姐讲史


总体来说朱祁镇过得还不错,蒙古人也是按照自己的规矩好吃好喝的养着,不仅有酒有肉,穿的也都是也先送的衣服,习不习惯先不说,最起码不会寒酸。

而且,也先太师还给朱祁镇找了个蒙古大妞供朱祁镇在床上施展男性雄风,而且还生了个儿子出来,叫朱大哥子。

这是因为也先太师知道,虐待朱祁镇这个废物没有什么收益,而且他得留着朱祁镇当叫门的工具,当要挟明朝的筹码,那至少也得养的白白胖胖的。

当然,精神上朱祁镇肯定是备受煎熬,因为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要是没有心理落差那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也先完全按照蒙古人的规矩来养活朱祁镇,要按照明朝的规矩也没那个条件,朱祁镇肯定会存在不习惯蒙古生活方式的问题。

至于民间段子,老百姓恨不得也先太师把朱祁镇虐个死去活来。这些段子中,也先太师强迫朱祁镇去放羊放马,结果放马马跑了,放羊羊丢了,所以蒙古人很生气,把朱祁镇绑起来抽鞭子,还把朱祁镇剥光了衣服绑在太阳底下暴晒。

可以说,民间段子里老百姓恨不得也先太师把朱祁镇弄死。其实也很正常,先不说明朝如何剥削老百姓,就说朱祁镇天子叫国门这一行为,老百姓不恨他是不可能的。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也不算少。有些让人惋惜,有些让人愤恨,有些让人哀叹。

而在这些所谓的亡国之君当中,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绝对是一个历史上亡国之君当中,独一无二的奇葩!

之所以说他是独一无二,是因为这家伙打了败仗被俘虏后,丢掉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七年之后,却又能再次登上皇帝宝座!

两次登基为帝,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1.土木堡一战,打光祖宗三代家底

作为明朝历史上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镇即位时,可谓是明朝最鼎盛的一个时期。

朱祁镇的太爷爷,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帝朱棣。这位历史上少有的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皇帝,在去世的时候,留给子孙的是一大笔政治遗产!

对外,五次北伐,将当年成吉思汗留下的黄金家族,彻底打得烟消云散,让北方游牧民族数十年不敢再犯。对内,永乐一朝国力蒸蒸日上,被视作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朱祁镇的爷爷和老爹,则共同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将明朝初期常年征战而亏损的国力,彻底修养了过来。

所以,当朱祁镇从前辈们手中,接过皇帝宝座的时候,

他接过来的,是一个正处于最鼎盛的盛世

朝堂上,有三杨这样的治世名臣;武力上,永乐一朝留下了战力强大的京城三大营;后宫里,有张太后帮忙压阵……

但是,除了这些优势之外,朱祁镇登基之初,却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年龄太小。

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年龄只有九岁。

正是因为年纪太小,朱祁镇自幼接触最多的,便是太监。这也为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祸根。

客观的来说,朱祁镇刚刚即位的十年时间里,大明朝还是一副风调雨顺的景象。因为内阁有三杨支撑,负责辅政的张太后又是出了名的贤明。所以,就算朱祁镇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国家一样能治理的很好。

但是,当朱祁镇长大以后,尤其是开始逐渐掌权之后,这种状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三杨年岁渐大,逐渐逝世;张皇后同样年岁愈高,撒手人寰。

这个庞大的帝国,开始逐渐由朱祁镇一个年轻人独立承担。

朱祁镇和他的前辈们不一样,自幼没吃过什么苦,想要承担这样的重担,自然是很困难的。在这种前提下,自然也就难免会开始依赖身边最亲近的太监。

于是,明朝自建立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就此到来。正统十四年(1449年),因为轻信太监王振的谗言,朱祁镇毅然决定,亲征瓦剌。

客观来说,朱祁镇之所以会被鼓动,也是出于崇尚先辈们的战绩,想要同样建功立业。但他大概忘了,他的太爷爷朱棣,是在战乱中出生的。而他这个重孙子,却是从小到大没出过皇宫。

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好像真的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因为自身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加上当时明军指挥混乱,真正的指挥权,大都被朱祁镇交给了根本不懂打仗的太监。这一战,朱祁镇彻底输光了家底。

25万大军,全军覆没。朱棣当年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京城三大营,彻底被打没了。这一战之后,明朝精锐尽丧。而且一直到明朝灭亡,都再没能建立起永乐朝那样的强大火器军队。

这一战之后,朱祁镇不但输光了前辈们留下的家底,也把自己给输了进去。

作为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镇被瓦剌给俘虏了。

2.同是被俘虏的帝王,待遇却截然不同

提起被俘虏的帝王,我们最容易想到的,肯定是北宋的徽钦二帝。

这两位亡国之后,被金人父母的宋朝皇帝,可谓是丢尽了国家的脸面。被金人俘虏后,这对爷俩被当做奴隶一样对待。就连原本后宫的妃子,也被金人直接瓜分抢走。最后在某次陪人家打马球的时候,死在了马蹄之下,死无全尸。

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真是让后人有一种想把他们从坟墓里拖出来,然后再鞭尸一顿的冲动。

不过,同样是被俘虏的帝王,朱祁镇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

被瓦剌俘虏之后,朱祁镇的日子,倒是也还过得去。在待遇上,几乎可以媲美一般的瓦剌部落首领,也算是相当够意思了。

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因为瓦剌人多么心善,而是背后另有隐情。

首先,是对明朝的惧怕。

众所周知,

朱祁镇的太爷爷朱棣,曾经五次北伐,几乎将整个草原杀绝。到了朱祁镇被俘时,时间才仅仅过去不到四十年,瓦剌人心底还有着对明军的恐惧。

而且,土木堡一役后,统领瓦剌的也先,不是没想过再次达到当年元朝的高度。在土木堡打垮了25万明军之后,这位老兄也是信心爆棚,带着两万人精锐,就直接冲到了北京城下。

但是,在这场北京城下的大战当中,也先遇到的对手,再不是完全不懂兵法的王振,而是深谙战事的于谦。

这一战,明军大胜,是也先打光了半数家底。

正是因为北京城下这一战,让也先彻底意识到,自己先前在土木堡能够胜利,完全是出于侥幸,重新恢复了对明军的忌惮。

其次,也先善待朱祁镇,也是希望能够用朱祁镇为筹码,好好勒索一下富饶的中原王朝。

也先大概是觉得,既然你们皇帝都在我们手里,那你们掏点钱给我,然后赎人回去总行了吧?

但结果,也先同志的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在朱祁镇被俘虏后,北京方面,马上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愣是半个铜钱都没给瓦剌人。

事实证明,过期的皇帝,确实是一文不值的。

另外,和很多人想的不同的是,当时的草原部落,并不是统一的,瓦剌只是其中几个大部落之一。而作为瓦剌首领的也先,也只是一个太师,而不是真正的首领。

就好比是曹操对于东汉,司马懿对于曹魏。

当时草原诸部,彼此之间亦是争斗不息。瓦剌虽然强大,但也要防备其他部落。出于这些原因,

也先当然不敢杀朱祁镇。生怕把强大的明朝真的惹急了,给自己带来覆灭之灾。

所以,在白养了朱祁镇一年之后,也先同志终于决定,放朱祁镇回去。

当然,也先这么做,也是为了让朱祁镇回去以后,和已经登上皇帝宝座的朱祁钰争权,然后明朝最好内部大乱。这样,他的瓦剌才有机会乱中取利。

3.二次为帝,史上唯此一人

朱祁镇的囚徒生活,严格意义上来说,还算过的不错。除了没有自由,其他方面,至少在史书上,我们也找不到瓦剌人虐待他的记载。

可是等到朱祁镇回到北京之后,却发现,天下已经不属于他了。

至少,皇位已经不属于他了。

过了期的皇帝,比过了期的食物还要不受人待见。在回到北京后,早已登基做皇帝的朱祁钰,自然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哥哥。于是

接下来的六年里,朱祁钰便又被囚禁了六年。

只不过这一次,他是被自己的亲弟弟囚禁的。

如果就这样被一直囚禁到死。朱祁镇也算是为自己当年的失误赎罪了。但很戏剧性的是,朱祁钰同样不是个命长的,而且还没有儿子。在朱祁钰病重的时候,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悍然发动夺门之变,帮朱祁镇重新登上了帝位。

朱祁镇在失去皇帝宝座七年之后,再次成了皇帝。

这个记录,不但前无古人,而且也后无来者。

对于朱祁镇这个人,《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那句评价,大概是最为贴切的。

他是一个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深蓝妖火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50万军队尽丧瓦剌之手。更令世人震惊的是,堂堂大明天子朱祁镇,竟然被宿敌蒙古人生擒了。从此,朱祁镇开始了他的囚犯生涯。

不过,也先还算识趣,给朱祁镇的待遇不算太差。

朱祁镇眼里的悲凉生活

也先俘虏朱祁镇,就是以为奇货可居,想借朱祁镇占地发财。

在这种情况下,也先告诉朱祁镇,可以送他还京。这么突然,自然有诈,可心急的朱祁镇忍不了了,当即修书命大同、北京等地赶紧送来金银财宝。

也先得了宝贝,自觉朱祁镇的价值,更不可放过他。之后,也先想利用朱祁镇,打开明朝各城的大门。然而明朝守将们却不吃他这一套,坚决不开门。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上位以后,朱祁镇的价值就更低了。多次尝试进攻明朝失败后,也先铩羽而归。当然,他也把朱祁镇带上了。

遥想一年前,朱祁镇还坐在大殿内,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享受着大臣们一遍又一遍的“万岁”。现在呢?周边皆是黄沙满地,草枯花落,以后都日子可想而知。

朱祁镇一路辗转,终于到了蒙古地界。此时明廷派来季铎,可也先不许君臣相见,只得作罢。

当年九月二十二日,也先不满失败,又领兵南下,当然还是带上了朱祁镇。

着厮杀马,五更十分起营,至暮驻扎。二十八日到大同。

眼见着离故乡越来越近,朱祁镇仿佛点燃了希望之火,愈发期盼起来。十月十一日,也先到了北京城门下,朱祁镇离回家就只有一步之遥。

可朱祁镇貌似忘了,自己还是个人质。也先一边把朱祁镇关到德胜门外的一个空房里,一边拿朱祁镇要挟明军。

结果大家都知道,也先又是铩羽而归,当然还是带上了朱祁镇。

等到朱祁镇回到也先的大本营时,已是隆冬时节。帐外已然飘起了大雪,寒冷无比,正好应了朱祁镇此时的心。

不算凄凉的俘虏生涯

也先没有把朱祁镇关起来,还允许他有三个侍从,分别是锦衣卫校尉袁彬、通事杨铭(通晓蒙古语)以及一个不知所出的卫沙狐狸。

朱祁镇总共在蒙古呆了一年,要是没有这三位的悉心照顾,他可能都撑不下去。

史书载:

出塞,上下关坂,昼夜渡涧河,涉险冒冻,周旋无矢,唯赖三人。

冬夜寒冷,袁彬就先给朱祁镇暖足,杨铭随后接替之,卫沙狐狸就负责给皇帝接水背柴火等。袁彬还挺幽默,杨铭和卫沙狐狸也跟着逗乐。总的来说,几个人苦中作乐,一年的俘虏生涯倒也过得不算苦闷。

景泰元年正月初一,北京那边是灯火通明,好一片热闹景象。然而朱祁镇这里,却是满目萧条之景。

不过还好,至少有着袁彬等人陪朱祁镇解闷。

也先的待客之道

也先清楚,明朝毕竟是比瓦剌强上不少,吞并明朝几乎是不可能。所以,两国终究要搞好关系。再加上,瓦剌一方的经济实力较弱,瓦剌还得依靠与明朝之间的互市来发展。

如此种种,也先定是不能怠慢了朱祁镇。朱祁镇虽然只阶下囚,可他也未曾穿上囚服,反而被也先好吃的好喝的供着(虽然在朱祁镇眼里并不算什么)。

据袁彬记述:

也先每二日进羊一只,七日进牛一只,逢五逢七谴十作筵席,逐日进牛奶马奶。也先每宰马设宴,先奉上酒,就自弹虎拨思儿喝曲,众达子齐声和之……

虽然袁彬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记录当时的情景,但至少可以肯定,也先待朱祁镇还算客气。

蒙古一年,胜似一百年

虽然也先算是以最高级别的待遇“款待”朱祁镇了,可是在大明天子那里根本不算什么。何况巨大的落差让他的心理极度不平衡,所以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回到故乡,哪怕是做个无权无势的王爷。

终于,第二年六月二十六瓦剌派人请和,景帝显然是不肯接受哥哥回国的。但于情于理,他又不得不接他回来。在一番折腾后,朱祁镇终于回到北京。

一年之间,物是人非,朱祁镇的心情可想而知。不过这还远远没完,因为他的下一段软禁时期又开始了。

最后,应该是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是他老爹


千百年前


明宣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代乃至历朝历代中最传奇的帝王之一,他接手的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国度,而在他手中却差点把国家折腾没了。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成为罕有的北狩皇帝,一般来说,被俘虏的皇帝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很多时候帝王的结局还不如老百姓。

戏剧性的是,朱祁镇不仅在瓦剌军营中安然度过,最后还被也先放了回来。令人惊异的是,在南宫被囚禁七年,竟然又重新坐上了皇位,先不论朱祁镇得失,就凭这段波澜曲折的经历,就可以成为影视剧的完美剧本。

估计很多人关注的是朱祁镇是如何度过那段被俘岁月的,他在敌人的军营中是怎么样生活的。

一般生活水准还是可以达到

瓦剌进攻北京城失利,于是带着朱祁镇返回草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朱祁镇是随军迁徙的,瓦剌军队到了哪里,他就得跟到哪里,这一路舟车劳顿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在进攻北京城之前,朱祁镇曾被当作挡箭牌来要挟金银钱财,或者威胁明军打开要塞城池大门。面对瓦剌的无理要求,朱祁镇也无可奈何,就算瓦剌高层把朱祁镇当成个人物,但其手下的士兵必定会对朱祁镇有所不敬。

原本朱祁镇可是万圣之尊,富有四海钟鸣鼎食,现在沦为阶下囚,就算也先对其还比较尊重,而要想在瓦剌军营,继续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那是做不到的。

也先进攻北京城之前,朱祁镇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所以也先不会伤害朱祁镇。之后也先被于谦击败,狼狈逃走,此时的朱祁镇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景泰帝朱祁钰继位,朱祁镇成了太上皇,也成了明朝那个多余的人。

国家之间的社交、谈判全部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北宋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金军俘虏,那待遇就很差了,不仅皇帝惨遭虐待,就连女眷也被迫成为金兵的玩物。这就是国力的对抗,因为对于金国而言,宋朝国都开封都已经被占领,宋朝人已经沦为待在羔羊,此时也就没有优待徽钦二帝的必要。

朱祁镇明显不一样,北京保卫战之后,瓦剌也清楚认识到明帝国实力仍然很强,如果贸然杀掉朱祁镇对他们毫无益处,所以为了表示对明朝的友好,瓦剌对朱祁镇还是不错的。虽然不可能锦衣玉食,但是衣食无忧是可以保证的。

史料记载:

“上皇居伯颜帖木儿营,所居毡义帐服,食饮皆膻酪,牛车一乘,为移营之具。”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经常何朱祁镇聊天,日久天长竟然发展成为朋友,在这一层关系的保护下,朱祁镇的生活质量可能更好一点。只是游牧民族的迁徙习惯,让朱祁镇很不习惯,住在帐篷里面,吃的都是牛羊肉、乳酪之类的简单食物,而且需要经常迁徙,必定是比不了皇宫内的奢侈生活。

内心相当煎熬

在物质条件满足的条件下,朱祁镇是否过得很安逸?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朱祁镇是皇帝不假,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从天堂的到地狱的落差,大概就是朱祁镇的心理感受。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被俘的时候,朱祁镇只有二十二岁。如果换做现代,这个年龄可能还在上大学,心性还不太成熟,而朱祁镇深陷敌营,想来朱祁镇也必定恐惧过、彷徨过、不安过,只是他身为皇帝,要掩藏自己的情绪,守卫皇家的尊严。

这种状态的人是极其煎熬的,也可能随时有精神崩溃的可能,他面临的全是未知,也许也先会杀掉他,也许也先会拿他来威胁大明朝廷,死亡的阴影并没有散去。在瓦剌军营的朱祁镇,并不知道京城的状况,土木堡之战的惨败让明军损失极大,或许从此可能一蹶不振。

假如国家因土木堡之役,令国都沦陷,那朱祁镇就成了千古罪人,假如这罪名扣在头上,朱祁镇的心理能否承受,必定会痛苦至极。

朱祁镇也会想到家人,比如钱皇后,比如自己的儿子们,思念亲人的痛苦也是很难排解的,此时的朱祁镇可能不再想做什么皇帝,只想回到故乡,回到朝思暮想的亲人身边。

史料记载:

“英宗北狩,倾中宫赀佐迎驾。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

朱祁镇被俘之后,钱皇后根本无法接受,整日痛哭流涕,因为长时间的哭泣,眼睛也瞎了一只,一条腿也废掉了。可见钱皇后和朱祁镇的感情之深,朱祁镇也是有感情的人,也会想念亲人,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徘徊,大概就是朱祁镇的心灵写照。

不失帝王气度

朱祁镇在明代不是个靠谱的皇帝,他宠信王振,导致了土木堡惨败,重新继位后,还杀掉了于谦等忠义之士,他留给后世的积极印象,也就是废掉了殉葬,释放了建文帝的子孙。

另外一方面,在朱祁镇被俘的这段日子中,最令人敬佩的,朱祁镇从没有卑躬屈膝,他在瓦剌军营中仍旧保持着一国之君的气度和尊严,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这也许跟他从小的皇家教育有关系,明朝不同于宋朝,宋朝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那么软弱,而明朝的性格是刚强,朱祁镇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没有给明朝丢人。

史料记载:

“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惟喜宁随侍。”

明军溃败之时,朱祁镇已经没有人来保护了,明知可能会成为俘虏,朱祁镇临危不乱,下马盘腿向南而坐,只有宦官喜宁陪同,这明显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果不是朱祁镇保持帝王气度,可能早死在乱军之中,也就没有然后了。我们可以拿宋高宗赵构来做个对比,在公元1129年,金军突然进攻扬州,赵构原本正在床上欢愉,直接被吓得失去了生育功能,连滚带爬地逃出了扬州,而苦了扬州的百姓。

虽然朱祁镇不算个合格的帝王,对比赵构就成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朱祁镇被俘的那段时间,既要背负着巨大的痛苦,还要维持着帝王的尊严,而除了他的亲人外,几乎没有人关心朱祁镇的死活。

就像有些人所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传奇帝王朱祁镇给我们带来了最不可思议的经历,也让人明白有些时候只能依靠自己。


杨角风发作


朱祁镇,朱瞻基长子,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当过两次皇帝的皇帝,就是被撸了去照理来说应该是翻不了身了。但是命不该绝啊。

朱祁镇为何会如此?咱们知道明朝命绝于宦官,朱祁镇也不例外,当时他宠幸的太监有: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朱祁镇的母亲是朱瞻基宠爱的孙皇后,母凭子贵成为皇后,朱祁镇是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嫡长子。年仅九岁就登基了,大臣们希望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但是张氏没同意,不过所有国家大事都要经过张氏之手。张氏是个好媳妇啊,即使是大权在握也不中用自己人,外戚不得干政,而且对宦官很苛刻。


正统初年,张太后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治国有道,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然而好景不长,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忠臣一一死去,奸臣就要上来了,那时候的朱祁镇年轻气盛,耳朵里只听得进好话。


当时最忧患的莫不是外族来侵,蒙古势力一分为二:瓦剌和鞑靼,这两股势力互相斗争。也还算平衡,后来瓦剌强大起来了,局势就不一样了。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太监王振就不依不饶的劝朱祁镇减少赏赐并且御驾亲征,那时候的朱祁镇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但是天公不作美,天气不好致使出师不利。后方粮草也跟不上,于是还没出来多久就想班师回朝了。但是王振又出了幺蛾子,想要皇帝绕道自己的老家好让自己耍耍威风。王振的老家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而此时瓦剌逼近大同。明军被瓦剌追上后,假装议和借机俘虏了大明皇帝朱祁镇。太监王振也被军里的大将樊忠杀死,大明军队死伤无数。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

那么朱祁镇如何在蒙古人手下活下来并且还能逃回去的呢?


朱祁镇有一个优点就是相信任何人,并且善待他们,也可以说是愚善。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最后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浪,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这就是他本身的人格魅力吧,但是这种品质真的适合做皇帝么?


如果没有背负一国的荣辱,我觉得朱祁镇应该是个不错的生意人。生意人靠的就是人脉啊。朱祁镇在瓦剌的生活肯定是没皇宫那么舒服 的,因为塞北的天气相当寒冷,瓦剌人自身条件就不好。能够吃饱喝足已经是万幸,瓦剌人之所以善待朱祁镇,也是因为大明的根基还稳稳的在那里,朱祁镇就是他们的摇钱树,他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完了不好还得要打仗。所以得供着这尊活菩萨,还有个原因就是朱祁镇不俗的人格魅力,即使成为俘虏依然保持王者之风,不屈不挠。



但是这就是命,他的弟弟朱祁钰病逝后,当时已经回国的朱祁镇从太上皇重新回到了皇位上,总的说来明英宗朱祁镇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这样的经历让他学会了仁爱待人,比如:停止人殉制度、大赦天下、释放建文帝的子嗣。这是从朱元璋到朱棣都不曾有过的仁治。他没有祖先们的魄力,但是他有他们没有的胸怀。


尼采广寒宫中坐


首先需要更正的一点是,朱祁镇的庙号应该是明英宗,明宣宗则是他老爹朱瞻基,也就是现在正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亚文所饰演的角色,而明英宗朱祁镇则是由张艺兴所饰演!

(朱亚文饰演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张艺兴饰演的是明英宗朱祁镇)

公元1449年,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因为指挥失误导致2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要命的是大明皇帝朱祁镇自己也被瓦剌军俘虏了。

不知道在被俘的时候,朱祁镇是否想起了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帝的悲催遭遇。但是据《明史纪事本末·卷32》记载:

“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

也就是说,知道突围无望的朱祁镇反而异常的冷静,下马坐在了地上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或许是因为朱祁镇的表现极为反常,反而使得瓦剌士兵也有点发怵,再看他的衣甲更是不一般,因此怀疑是个大人物,于是将他送到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那里。

(明英宗朱祁镇影视形象)

伯颜帖木儿在问朱祁镇时,朱祁镇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伯颜帖木儿感到朱祁镇说话的口气很大,因此立即报告给了他的哥哥也先。

也先得知大明皇帝落到了他的手中,一时间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抓住了大明皇帝,忧的则是不知道该杀还是该放,伯颜帖木儿则认为朱祁镇奇货可居,可以就此对明朝进行要挟。

也先因此立即去向朱祁镇请安,还行了君臣之礼,同时还献上了各种野外美食。

(朱祁镇影视形象)

朋友们可能会比较奇怪,瓦剌的首领为什么会向大明皇帝行君臣礼呢?其实这就和明成祖朱棣北征有关了,在经过朱棣五次北伐后,是彻底将瓦剌和鞑靼打服了,因此大明王朝成了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之所以会爆发土木堡之变就是因为瓦剌以进贡为由,虚报人数,冒领赏赐,结果两边闹的不可开交,最后才打了起来。

随后,也先就带着朱祁镇去敲诈勒索大明了,结果这个时候在于谦的提议下,大明王朝已经改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遥遵朱祁镇为太上皇了,因此也先吃了闭门羹。

恼羞成怒的也先于是下令攻打北京,同时也带着朱祁镇。结果在北京军民的顽强抵抗下,也先大军再次败北,损兵折将的也先无奈又带着朱祁镇返回了塞外。

(也先影视形象)

经此一役,也先也终于明白,明英宗朱祁镇在他的手里成了一张废牌。但是也先还是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的,他最终选择了善待朱祁镇。

在吃的方面,据记载:也先每二日向英宗进羊一只,七日进牛一只,逢五逢七逢十作筵席,逐日进牛奶马奶。

在穿的方面,也先送来了皮袄,到朱祁镇生日的时候,也先又送了他一件皮袄御寒。

在住的方面,伯颜帖木儿专门送了一顶高档帐篷“窝儿帐房”给他居住。

虽然也先和伯颜帖木儿给朱祁镇送去的东西都不差,但是习惯了锦衣玉食的朱祁镇还是吃的很不习惯。而塞外乃是苦寒之地,虽然有帐篷,有皮袄,但是朱祁镇常常是冻的瑟瑟发抖,因此甚至臣子们都会和朱祁镇睡在一起给他取暖。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

也先还曾一度想要将自己的妹子送进朱祁镇的帐篷给他暖被窝,史书上记载是朱祁镇婉言拒绝了,保住了龙体清白。

朱祁镇在塞外待了整整一年后,于1450年八月初二从也先的驻地出发,开始返京。当天,也先和伯颜帖木儿率众送驾半日路程,临别之际,众将帅和朱祁镇挥泪告别。相处一年之后,双方居然难舍难分。正如当年明月所评价的一样,“朱祁镇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是一个好人”。

八月十五日,朱祁镇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北京城,旋即被送入南宫又一次过起了囚徒的日子。七年之后,在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又一次坐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


小祁说历史


明朝历史上从不缺少荒唐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就是其中之一。其他明朝皇帝荒唐,是可着别人祸祸,而朱祁镇绝对是一个另类。他倒是不祸害其他人了。把自己给坑进去了。朱祁镇的肆意妄为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朱祁镇继位的时候才年仅九岁。你想想九岁的儿皇帝懂得什么?所以朱祁镇继位后基本上就属于一个样子货。但幸好当时内有太皇太后张氏掌控大局,外有著名的三杨内阁辅政。所以即使朱祁镇是个儿皇帝,但明朝依旧在正轨上发展。甚至当时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还达到了一个小巅峰。后来称王称霸的太监王振也被太皇太后张氏压的死死的。有事没事把王振叫过去骂一顿。所以太皇太后张氏掌权时期,国家正常发展,太监群体也不敢干政,一切都井井有条。

但好景不长,在明朝经历了一个小巅峰之后,从正统五年到正统十一年,这六年间。三杨阁老和太皇太后张氏纷纷去世。这一下子明朝就没有实际掌舵人了。明朝这艘大船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开了。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这个权力真空时期,此前一直被太皇太后压制的太监王振开始展露头脚。朱祁镇一个少年人,从小就生活在太监环绕之下,在朱祁镇心中,太监是十分可靠的。所以朱祁镇就开始扶太监上位。但太监掌权也正是明朝开始衰落的开始。

在王振初步掌握朝廷大权之后,朱祁镇也算是真正长大了。此时的朱祁镇也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朱祁镇十分渴望证明自己,效仿先祖做出一些功绩。当时明朝和瓦刺之间因为朝贡问题产生了纠纷。一直以来瓦刺都假借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而明朝也是冤大头,为了所谓天朝上国的虚名,对于来朝贡自己的国家更是赏赐不断。而这笔费用对于明朝来说负担极大。后来王振认为给瓦刺如此大量的钱财没什么用,反正瓦刺该来侵犯边境还是会来的。所以王振下令减少对瓦刺的赏赐。而瓦刺实权人物也先也趁机再度开始侵略明朝疆域。这下子把朱祁镇乐个够呛,朱祁镇一直想要效仿祖先征服胡族,所以朱祁镇十分想要和瓦刺大战一场。而王振也趁机蛊惑朱祁镇御驾亲征。虽然朝廷大臣极力反对,但也无果,就这样朱祁镇被王振带上来一条不归路。

而朱祁镇这边费劲巴拉仓促的领军前去征讨也先,但一路上因为天气原因和后勤供给问题,导致大军连敌人都没看到就损失惨重。当时朱祁镇已经想要撤军了,但王振想带着大军回家乡威风一下,所以就蛊惑朱祁镇和他回乡,王振完全不顾一旁的敌人瓦刺大军,带着朱祁镇和明朝大军晃晃悠悠的赶路,终于被瓦刺抓住机会一举击溃。整个大军上下损失惨重,朱祁镇自身也被瓦刺擒获。

瓦刺原本想借助朱祁镇皇帝之名趁机和明朝勒索好处,侵占明朝州县。但明朝留守臣子,以于谦为首的大臣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且不能接受瓦刺要挟。所以马上拥立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结果瓦刺人带着朱祁镇在明朝的边境晃了一圈都没有丝毫收获。所以朱祁镇反倒成了累赘。在一年的时间里瓦刺一刻都没让朱祁镇闲着,一直带着他到处跑,想要诈开明朝边境城门,但均无果。

之后瓦刺人杀也不是放朱祁钰也不要。毕竟他已经当上了皇帝,朱祁镇回来那自己该怎么办。所以朱祁钰一直拒绝瓦刺放回来朱祁镇。但后来朱祁镇还是被一部分臣子给迎了回来。之后朱祁镇被朱祁钰囚禁了整整七年。之后朱祁钰病重,而他的子嗣也夭折了。所以有很多种忠于朱祁镇的臣子发起了夺门之变又重新拥立了朱祁镇为帝。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后又进行了一轮清洗,于谦等人皆被杀害。再次当上皇帝的朱祁镇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朱祁镇,前后两次继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少年不识愁滋味,肆意北征的热血,加上从皇位坠落的彷徨与毫无自由的恐慌,最终失而复得,勤政处事,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复杂

。原本想要改变世界的朱祁镇,结果被现实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皇帝做到这个份上,朱祁镇也算是独一份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朱祁镇过的挺滋润。

蒙古人有个特点,就是对中原王朝的皇帝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心理。

这主要是蒙古人可能出了打仗什么都不懂,就像一群小混混遇到大学教授,心理上本能的就弱了一筹。

此次瓦剌的大胜,倒不是说蒙古人多么能打仗,主要还是朱祁镇太荒唐。

说起来,如果六七万明军找一个悍将,同3万瓦剌骑兵拼命,很难说谁会打赢。

瓦剌就算打赢,恐怕也会损兵折将,无力南下了。

而蒙古人受到大漠草原限制,整个大漠最多出兵20万。

当时蒙古早已分裂成很多股,这3万骑兵就是也先的本钱。

相反,当时明朝人口几千万,随便能够拿出一百万大军,大家凭实力,瓦剌是拼不过的。

况且,当时也先还有大帝,就是草原上和他夺权的黄金家族。人家可是所谓北元正统皇帝,成吉思汗家族直系后裔。

这才是也先的大敌,哪里还顾得上对付明朝。

至于朱祁镇,也先怎么也不可能虐待,更不可能杀掉。

所谓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何况大明还在,你无缘无故杀他的皇帝岂不是结下大仇?

没必要的。

也先让弟弟弟弟伯颜帖木儿照顾朱祁镇,让他享受大汗的待遇。

这个伯颜帖木儿也是做绝对,不但好吃好喝供着,甚至孝敬到朱祁镇的床上。

根据史料记载,由于感觉朱祁镇一个人太寂寞,伯颜将自己的女儿(或者是养女)都派去陪睡。坊间传说,朱祁镇看上了伯颜帖木儿的一个小妾。这个蒙古人很爽快,二话不说让小妾去陪朱祁镇睡觉,直接送给他(蒙古人把女人当做财产一样经常送来送去,也没啥贞操观念一说)。

到朱祁镇生日那天时,也先甚至大摆筵席,特意给朱祁镇祝寿。

有意思的,伯颜帖木儿经常和朱祁镇吹牛叉,吹了1年多竟然还吹出感情来了。

当朱祁镇即将离开瓦剌,伯颜帖木儿送别时竟然情不自禁的大哭道:“我的皇帝今日进去了,再几时得见?”这话说的确实是情真意切。

朱祁镇就这样在蒙古吃喝玩乐,还有几个蒙古美女陪睡,就这样过了1年多。

话说回来,大草包朱祁镇也算不太丢脸。

即便成了阶下囚,落水狗,朱祁镇在蒙古人勉强始终保持皇帝的气派,从不示弱。

也算是死要面子的人啦!


萨沙


朱祁镇听信老师、死太监王振之言,在土木堡如小孩子办家家般和蒙古太师也先干了一仗,结果大明二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内阁成员曹鼐、张益、兵部尚书邝埜等文武大臣殉囯,王振被爱国的樊忠用铁锤砸死,朱祁镇成了大绑匪、蒙古太师也先的肉票!下面苍茫大地给文友们介绍下朱祁镇在蒙古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

朱祁镇被带到也先弟弟赛刊王面前时,他问:“子额森(也先)乎?伯颜帖木儿(也先之弟)乎?赛刊王乎?"作为俘虏,这般从容淡定,让赛刊王大惊失色,他找来哥哥兼领导也先。也先和弟弟伯颜帖木儿等开会谈论如何处置朱祁镇。帖木儿直言:杀掉祁镇没好处,不如我们合伙做绑匪,带这个大肉票去向大明要赎金,去骗大明边关守军开城门!也先然之,并嘱咐帖木儿看管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质!

23岁的朱祁镇温润如玉,沦为囚徒的他仍镇定自若、即便对敌人也有礼有节,长此以往,他的人格魅力使看管他的蒙古官兵竟也愿为他效力,帖木儿亦然。朱祁镇的情商堪称无敌了。

朱祁镇一生吃过两个太监的亏,第一个是王振,如上文所讲,我不再赘述;第二个是和他一起被俘的喜宁。喜宁一见祁镇被瓦剌人带走,立马改弦易辙,跪倒在新主子也先的马前。他成了地道的汉奸,他竟替也先出谋划策,透露大明边防详情,亲自为蒙古军队带路,也先对他深信不疑,他成了大明公敌。

喜宁背叛后,也先挑选了大明俘虏、低级军官袁彬来服侍祁镇,这是个大明的忠臣!也先从喜宁嘴里得知大明主力尽亡,率军直扑空虚的京城,奉旨监国朱祁钰在于谦等力挺下即位,大明军民在朱祁钰、于谦英明领导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从大同到宣府,再到北京,祁镇一直被也先挟持着来回奔走,心中的痛苦是旁人难以理解的:眨眼间,他由皇帝变成了囚徒,而弟弟却青云直上,由大明监国变成了大明新皇帝,特别是在北京城下,祁镇竟陪着也先大军饱受了臣民们的一通炮火。也先也对这位大明前皇帝失去了耐心,而大明新朝对他毫无赎身的兴趣。朱祁镇每天的最大担忧不是能否重做大明皇上,而是能否到第二天再见到太阳。

瓦剌囚徒朱祁镇也确实是个牛人,他竟用他的气度、风范征服了身边几乎所有的人。连帖木儿,也由开始的不正眼看祁镇,改变到对他礼遇有加,甚至时常带王妃去看望祁镇,会面时如见上级长辈般恭谨!更有甚者,在也先主持的一次高级贵族军中宴饮时,帖木儿竟公开对人质祁镇极为礼遇惹得众人侧目,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先宁可不要赎金,也要让祁镇在地球上消失!但公开杀掉动静太大,于是也先制订了周密计划。他决定趁夜深人静之际,派人潜入祁镇帐篷,把肉票喀嚓了!哪知动手前,突下雷雨,狂风大作,震死也先坐骑!古代科学不大发达,古人多迷信,也先以为天佑祁镇,不敢造次。可见学好自然科学,是多么重要!

但喜宁这个狗汉奸一心想毁掉大明江山,干掉祁镇。祁镇这双眼睛真是给屁烫了,没有识人之明哪!自己身边无比信赖的前后两名太监竟是自己的催命无常!在也先对侵略大明绝望之际,喜宁献计:另辟蹊径,带着祁镇骗开大明城门,从关外直击宁夏,绕开京城,向江浙一带攻击前进,先占南京,再夺天下。如喜宁谋成,祁镇必成蒙古大军的敢死队长,大明的冷箭、火铳均可能成为杀他的凶器。幸亏他身边有了原锦衣校尉袁彬和蒙古人哈铭。两人洞察喜宁奸计,分析给大哥祁镇听,祁镇茅塞顿开,对喜宁计划再三推托,还请出伯颜帖木儿等人多方活动,喜宁计划暂时歇菜。靠着袁彬、哈铭两位无私贴心朋友的帮助,朱祁镇转危为安。

沙漠昼夜温差大,寒冷时,袁彬以胁温帝足。后来在行军途中,袁彬中了风寒,祁镇也以身压其背,终于袁彬汗浃而愈。袁彬、哈铭、祁镇如生死兄弟,让喜宁对他们恨之入骨,他想杀祁镇,因有帖木儿保护,加之也先考虑犯罪成本太重,无果;想拿袁彬下手,又无借口,但天有不测风云,祁镇的灾难还是来了!绑匪头子也先为了缓和和明朝的关系,竟脑洞大开,想嫁亲妹于肉票祁镇,祁镇竟口念拖字诀,以“驾旋而后聘"为由婉拒了绑匪头子也先的盛情。也先对他恨得牙根发痒,但毕竟祁镇奇货可居,不舍杀之。喜宁趁机进馋言:祁镇没这么多花花肠子,都是喜宁、哈铭教唆的。不久也先趁祁镇外出访问帖木儿之际,把袁彬骗去了。祁镇回来得知后,深感袁彬的凶险处境,骑马冲进也先帐中,以死相逼。也先被迫放了待宰的羔羊袁彬!袁彬、祁镇认识到:喜宁不死,自己就不得安宁,于是设计干掉大汉奸。景泰元年,祁镇主动找到也先,表示愿配合太师向京城索要赎金,但必须让高某、喜宁为使。喜宁竟屁颠屁颠地去了。祁镇的意图是让接待使臣的明大臣领会祁镇诛杀喜宁意图而杀之。高某也是蒙古俘虏,原是低等武官,深得祁镇信任。在临行前,祁镇塞给他密信一封,上书八字:俾报宣府,设计擒宁!高使者一行赶到宣府,都指挥江福开始只以为他们来索要赎金,准备礼送出境,当高某告知实情,江福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在城外设宴款待!喜宁大喜,欣然赴宴,想再摆摆瓦剌大使的谱。谁知刚到约定地方,伏兵尽起,随行的瓦剌士兵尽降,喜宁想逃,被高大人抱住,喜宁最终被杀!

祁镇以为喜宁既除,回家日子不远了,也先见肉票不仅换不来赎金,还要二姑娘倒贴,多次派使臣向大明新朝廷表示:愿放祁镇回家!谁知,弟弟祁钰竟为了皇位,不愿接哥哥回朝。瓦剌使臣皮勒马尼哈马到大明京城上访,最终惊动礼部尚书胡濙,祁钰无奈,被迫临时拼凑个使团,让鸿胪寺卿、六十岁的杨善被从礼部侍郎突击提拔为左都御史,连车旅费也没给足,遑论大礼,煞有介事地去接祁镇。祁钰只想让杨善带队去蒙古免费旅游一番,费用大部由中央补贴,让接回太上皇的事歇菜!谁知官场老棍子杨善超级能忽悠,竟空手套白狼,从也先处把太上皇忽悠回了国!

也先派来迎接大明使团的人问杨善:土木之战,大明军队怎么不经揍?杨善说:我原本不想说的,但到现在,还是告诉你们吧!土木之战时,我们主力南征,王振又轻敌而入,我军才败。现在我大明南征军已回,有二十万之众,加之于谦大人新练成的三十万大军,随后可以和你Pk一番!我们在边界埋伏了许多火枪和带毒的弓弩,你们如被击中必死,我们还在交通要道上安放很多铁锥,你们的马蹄一踏上会被刺穿,根本无法动弹!你们每晚入睡时,可知道有多少大明的刺客在窥探自己营帐?可惜这些都没用啦!瓦剌人问其所以然,杨善说:我们大明已经同你们讲和,已是兄弟啦!兄弟一见泯恩仇!杨善又去见也先,杨善口吐莲花,让也先相信:大明不亏欠瓦剌。杨善忽悠也先:太师犯明,必有损失,不如送还太上皇,然后大明每年给太师赏赐,这样两国互惠,何乐而不为?!也先是个精细人,问:你们国书上怎么没写接太上皇?杨善又进一步忽悠:要写出来,太师您不就成了奉大明圣旨行事,那就对您不尊敬啦!也先感动得眼泪和鼻涕齐下!也先毕竟是老甲鱼,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你们怎么不带钱赎人呢?杨善又秀自己的忽悠术:我们如带钱来,显得太师贪财!我们幸亏故意不带钱来,才亲见太师的仁义!他又进一步忽悠:太师不贪财物,真汉子,必定名垂青史,万世传颂!这马屁拍得也先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没一个毛孔不舒服!难怪有人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臭万臭,马屁不臭!也先笑靥如花:好!好!

杨善立下了盖世奇功。正想带祁镇回国,谁料祁镇好友伯颜帖木儿竟来阻拦:必须保证祁镇能当上皇帝,才能放他走!他竟找到哥哥也先,提议先扣押大明使者,等祁镇复位再放他回国!也先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帖木儿只得作罢!也先率全体部落首领为祁镇送行,帖木儿竟独自陪着祁镇走了一天的路,到野狐岭才停下,因此地靠大明居庸关太近,帖木儿无法继续前进,竟拉住祁镇马头,像孩子般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喊:今日一别,何日方得再见,珍重!良久,掩面上马向瓦剌方向飞奔而去……

朱祁镇终于回国了,归途心中心中忐忑,不知又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他!

亲爱的朋友!这段真实的历史,是不是比现在的历史剧更精彩?欢迎关注苍茫大地顾炜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