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懷仁集王羲之《三藏聖教序》,咸亨三年(672)建於京城長安弘福寺。是唐太宗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後翻譯三藏要籍而寫的。太子李治(高宗)併為附記,諸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字。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行80餘字不等。現在陝西西安碑林。

懷仁,唐代書法家,僧人,住西安弘福寺。曾集摹王羲之行書字跡成《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刻中此為獨創,歷時25年集募而成,故為世所重,被後人視作集字第一!《聖教序》碑字由懷仁借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

碑文選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懷、將、風、朗、是、崇、幽、託、為、攬、時、集等字皆取自《蘭亭序》。由於懷仁對於書學的深厚造詣和嚴謹態度,致使此碑點畫氣勢、起落轉側,纖微克肖,充分地體現了王書的特點與韻味,達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簡靜的境界。” 當然這種集字的做法也有相當的侷限性。如重複的字較少變化,偏旁拼合的字結體缺少呼應。自此碑以後,效集王羲之書或其它大書法家書的字集為碑刻者不斷出現,如僧大雅集《興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譯金剛經》等均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聖教序》最為成功。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大圖

大圖加載較慢,請耐心等候,請打橫手機觀看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全文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鑑地。庸愚皆識其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苞乎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而微。雖愚不或。形譖莫覩。在智者迷。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舉威靈而無上。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則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區庸鄙。抆其旨趣。能無疑或者焉。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城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現常之世。民仰德而知虛。及乎晦影歸真。遷儀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微言廣被。拯含類於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然而真教難仰。莫能一其旨歸、曲學易遵。耶正於焉。分就所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諧時而隆替。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是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抒理廣彼前聞。截偽存真。開茲後學。是以翹心淨土。法遊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證。積雪晨飛。途聞失地。鶩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雲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弘達周。遊西宇十有七年。窮歷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菀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一乘五津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爰自所歷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垂。聖教缺而複合。蒼生罪而還福。溼火宅之幹焰。共拔迷途。朗爰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今墜之端。惟人所託。壁未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汙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田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淨。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方翼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朕才謝珪璋。言慚博達。至於內典。尤所未閒。昨制序文。塗為鄙拙。唯恐穢翰墨於金簡。標瓦礫於森林。忽得來書。謬承褒讚。循躬省慮。彌蓋厚顏。善不足稱,空勞致謝。皇帝在春宮述三藏。聖記。

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非賢莫能定其旨。蓋真如聖教者。諸法之玄宗。眾經之輒(足屬)也。綜括宏遠。奧旨遐深。極空有之精微。體生減之機要。詞茂道曠。尋之者不究其源。文顯義幽。履之者莫測其際。故知聖慈所被。業無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緣無惡而不翦。開法綱之綱紀。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塗炭。啟三藏之秘扃是以。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道名流慶。歷遂古而鎮常。赴感應身。經塵劫而不朽。晨鐘夕梵。交二音於鷲峰。慧日法流。轉雙輪於鹿菀。排空寶蓋。接翔雲而共飛。莊野春林。與天花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資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斂衽而朝萬國。恩加朽骨。石室歸貝葉之文。澤其昆蟲。金匱流梵說之偈。遂使阿(禾辱)達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闍崛山。接嵩華之翠嶺。竊以性德凝寂。麋歸心而不通。智地玄奧。感懇誠而遂顯。豈謂重昏之夜。燭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澤。於是百川異流。同會於海。萬區分義。總成乎實。豈與湯武校其優劣。堯舜比其聖德者哉。玄奘法師者。夙懷聰令。立志夷簡。神清齠齔之年。體拔浮華之世。凝情定室。匿跡幽巖。棲息三禪。巡遊十地,超六塵之境。獨步迦維。會一乘之旨。隨機化物。以中華之無質。尋印度之真文。遠涉恆河。終期滿字。頻登雪嶺。更獲半珠。問道法還。十有七載。備通釋典。利物為心。以貞觀十九年九月六日奉。

敕於弘福寺。翻譯聖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塵勞而不竭。傳智燈之長焰。皎幽闇而恆明。自非久值勝緣。何以顯揚斯旨。所謂法相常住。齊三光之明。

我皇福臻。同二儀之固。伏見御製。眾經論序。照古騰今。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雲之潤。治輒以輕塵足嶽。墜露添流。略舉大綱。以為斯記。

治素無才學。性不聰敏。內典諸文。殊未觀覽。所作論序。鄙拙尤繁。忽見來書。褒揚贊述。撫躬自省。慚悚交併。勞師等遠臻。深以為愧。

貞觀廿二年八月三日內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沙門玄奘奉詔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僧莎訶

般若多心經

太子太傅尚書左僕射燕國公于志寧

中書令南陽縣開國男來濟

禮部尚書高陽縣開國男許敬宗

守黃門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

守中書侍郎兼右庶子李義府等奉

敕潤色

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侶建立

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

武騎尉朱靜藏鐫字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分頁

大圖加載較慢,請耐心等候,請打橫手機觀看

1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6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7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8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9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0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1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2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3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4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5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6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7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8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19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0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1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2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3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4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5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6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7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8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29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0

前接: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1

31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2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3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4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5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6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7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8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39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0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1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2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3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4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5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6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7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8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9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0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1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2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3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4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5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6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7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8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59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賞析


《聖教序》是對王羲之最精華的採摘。細品《聖教序》單字,守律而合於自然,她在縱橫取勢、對比變化、奇肆古風等簡直完美到無懈可擊。這座高峰被歷來學者奉為圭皋。下面,我們來欣賞《聖教序》何以被封為“集字第一”?


一、懂字法無常、盡得其勢


學過《聖教序》的人,將字勢表現淋漓盡致。該方的方,該圓的也一定圓,長的長短的短,字形特徵被強調,字體動感十分明顯,字和字之間字形區別變化無常,如下圖,方圓盡得其勢。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二、懂外定內變、大開大合


外形既定,內部的點畫就可以儘可能多的尋求分割變化,以增大同類外形字的細部區別,使通篇變化更加豐富。如下圖“載”字的幾個橫畫,“來”字的兩個橫畫和兩組左右連帶點的開合對比;“降”字的右豎斜曲,有意空開中下部等等,猶如篆刻的布白,大開大合,各顯手段,盡求變化。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三、懂經心無意、自然意外


三角形的字形不論欹側,外形特徵鮮明,猶如天然幾何。此亦非巧合,更不是有心計算,乃長期經心致無意而成。

不僅整個字的外形如此,就連字內分開的偏旁部首也同樣遵守這種外形規律。如“明”“復”等字: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四、懂收放自如,無有雷同


通篇大、小、收、放,字字變化,無有雷同。正如王澍所論:“魏晉人書,一正一偏,縱橫變化,了乏蹊徑。”這便是王羲之的大本事。不信可試試,能在書寫的片刻之間,在筆下生出如此豐富的變化,並且一氣貫注,

自然和諧,古今以來,通法之極則,一人而已。我們知道“有”字不好處理,而王羲之《聖教序》給出了6種解答。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五、懂楷正之法,端莊古雅


如下圖中的“寺”、“神”、“東”、“白”、“皇”、“部”等字,方正剴切,如壘牆之磚,使結字有著端正結實的內質,細節的變化,使之熠熠生勢。這些楷法功夫在聖教序得到了精湛體現。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六、懂形質高古,意趣難求


我們看看今人筆下的字形,同樣以此方式來檢驗,則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計。筆下無形,縱稱筆法如何了得,也是枉然。所以今人之字,給人總感覺入古不深,少一種古人筆下的骨鯁之氣,今天的研究者多將原因歸結於用筆,字形問題也非常關鍵。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七、集字高峰,後世典範


懷仁集《聖教序》高就高在理解到此規律後,依此規律來安排收集到的每一個字。從後來得《大觀帖》中所保留下來的王羲之《追尋傷悼帖》和《建安靈柩帖》中能窺見懷仁心目中集字《聖教序》的理想。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比起同時人所集的《金剛經》(下圖)來看,《聖教序》要高明不少。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聖教序》中的字,來自於王羲之不同的帖中,我們通過現存的王羲之帖可以知道,王羲之是一帖一面目,將這麼多規定內容的字收集起來,並要做到風格大致協調。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懷仁採取了避免連帶,字字分開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


因此,學此帖,最大的好處是解決字形,而最大的障礙在於字和字之間的連貫和行氣的暢達。後來凡是打通此障礙者,易成大氣候。


最後說句不大好聽的話:評估一個人的眼力如何,可拿《聖教序》來衡量,如能真正從內心體會《聖教序》的魅力,還能評價一番,則此人眼光差不了。


《聖教序》隱藏著王羲之太多的秘密!懷仁集字《聖教序》,是根據王羲之書法集字而成的行書經典法帖。其中隱含了王羲之行筆的規律,今天我們就選其中的一點,從字的結構上分析王羲之書法的秘密。


上下位置錯位分析


《集王聖教序》的結構處理用的招數很多,我們只能夠一招一招地琢磨,今天重點看上下搭配的字,錯位是非常關鍵的一類字形。這一字形有兩大類,一是位置的錯位,即上下兩部分中心不在一條線上而是故意錯開,造成活潑的姿態,這會讓我們想起八大山人,經常用。比如: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集王聖教序》 用的比較活潑豐富:比如“蓋”,下面的“皿”要向右錯動,“愚”下面的“心”向左錯動,“莫”中間的“日”向左冒出來。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另一種字形是角度的錯位,就是上下兩部分重心的角度明顯變化,角度的不一致,是的姿態更加豐富,較之第一招更加藝術化,也更需要人的書法智慧,比如“潛”,下面的“日”造成向右傾斜的姿態;“聖”,上面的“耳”向右傾斜,下面的“王”向左傾斜。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張旭光:學行書為何要從《聖教序》入手?


學行書宜自晉人入手。為什麼呢?因為行書在東晉時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而且至今未能被超越。


古人有句話叫做“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也就是說,入手學習最上乘的範本,學習者也只能學到中等的水平。所以要學最上乘的,就必須從晉人入手。如果“取法乎中”,就“僅得其下”了,學晉人自王羲之入手。王羲之被歷代奉為書聖,奉為學習的典範和楷模,歷代行草大家皆出自王羲之。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但是學王羲之要自《聖教序》入手。《蘭亭序》乃天下第一行書,為何不從《蘭亭序》入手?


公元353年王羲之等人在山陰蘭亭雅集。一是飲酒;二是感嘆相聚,感嘆生命。在酒與情感陶醉狀態下,心不在字而成文,書寫了行書《蘭亭序》。他本人從陶醉狀態中醒來後,再書而不得。一個最偉大的書法天才,離開當時的情景狀態,自己都寫不出來,而讓初學者、後學者一上來自其入手,完全不符合循序漸進的認識論原則和規律,是學不好的。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再者,現存《蘭亭序》是唐代臨摹的作品,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是對臨,不準確。最著名的馮承素摹本也是先雙鉤後填墨,完全沒有自由書寫的筆觸和筆墨速度,因而最沒有神采,故談不上“取法乎上”。歷代寫《蘭亭序》的不少,但出成績者甚少。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自《聖教序》入手有很多優勢:《聖教序》全稱為《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即懷仁選王羲之行書而集成,故字字優秀規範,是經典中的經典;因是集字排列而成,各個獨立,便於初學;因刻石,線條速度變慢,書寫比較從容,易於初學;因刻石而增加了蒼茫感、力量感和趣味;因刻石而泯滅微觀映帶及雜毫,筆法更宏觀,便於把字寫大,便於進入創作。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聖教序》全篇近2000字,吃透《聖教序》,則王羲之的行書筆法、部首、結構等各要素盡矣;《聖教序》是長篇美文,讀懂了,可提高文學水平,亦可領會哲理、佛意,對提高自身國學素養有益。


之後,由《聖教序》轉入王羲之墨跡手札,由墨跡手札轉入小草《十七帖》,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習範圍,從臨摹走向創作。這其中,讀書是貫穿全過程的。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概括而言,行書學習之路的路線圖是:學行書自晉人入手→學晉人自王羲之入手→學王羲之自《聖教序》入手→轉學王羲之墨跡手札→《十七帖》→拓展內容→創作。


➊➋➌➍➎➏


《聖教序》臨習單字分析


當我們仔細欣賞、玩味《集王聖教序》時,首先會感謝懷仁和尚,一是他老人家經過了那樣艱苦的工作,耗時之長,工作之細膩,令人折服;再就是為我們保存了那麼多王羲之的資料,如果不是他的努力,我們今天想了解王羲之多一些,是不可能的事;三是他以那樣的慧眼,選擇了王羲之那麼多精彩的字,使得我們今天能夠塌下心來,仔細欣賞,仔細研究。


今天做字例分析的事情,是自己想要花些工夫好好學習這個寶典,這麼做也是對自己的督促,以免懈怠了,有空閒了,抽出時間,找幾個字琢磨琢磨,做一些技術環節的分析,發現其中的精彩處,然後把自己的體會、感受分享出來。說的不對,自然會有方家指正,有利於自己的提高,如果還有那麼一點點用,或許對別人有些幫助。


1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這個字寫得精彩了,並不是很容易的事,還真的需要智慧。這裡是改變了捺畫的位置和角度,改變了常規的處理方式。我麼一般寫這個字,捺的下筆是從橫與撇的交叉點處,或者附近下筆。首先是橫畫取仰勢,撇從橫的左側穿過來,而不是中間,捺變成了平的,如果寫一下,和一般的處理方法比較一下,會感到,這個捺是向右走,而不是向右下了。


:精彩處在於疏密,下面一堆筆畫,“臣”、戈勾和小撇,擠在一起,與上面寬闊的的空間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處理的比較有技術含量,不是一般的思維方式可以做得到的。上面的“耳”和“口”,是上合下開的,都是傾斜的,下面的“王”也是傾斜的,那個豎化偏向左面。中間那塊空間,要寬闊些,第一橫和中間的豎離得很遠。


2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首橫取仰勢,橫下面點、撇連起來成橫,這個字要注意順勢,向右下連貫順勢勢;中間部分相對比較疏。整個字比較舒展,字形較長。


:上下兩部分錯位,上面長豎略向左傾斜,下面的“衣”。支點豎提向左傾斜,捺畫收筆處比較低,整個字左傾,右下外伸。如果畫個主線,應該是一條從左上向右下縱貫的大斜線。


:下面豎鉤很短,短到了超出常規感覺,臨帖時很容易把它寫長了。豎勾向左傾斜,由於這個原因整個字感覺向左傾斜,這樣處理的結果,增加了活脫的趣味。可以嘗試一下,把它寫正了,對比一下效果,還是感覺右軍的處理高明些。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左面部分向左傾斜,如果畫一條中軸線,這條線是斜的,如果寫作品,這樣的處理,是很能夠調節章法的,可以改變章法的平板。也許有人要問,字非得要寫斜了才好看嗎?關於這一點,邱振中教授寫過一本《筆法與章法》,在裡面專門研究了古代經典作品中字的中軸線的變化,在章法處理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應該說明的是,字的實用性與藝術性還是要有區別的,藝術性的強化,是有很多種技術方法的,類似於“教”的處理,便是章法藝術性的技巧之一。


:這是一個練習筆勢的很好例子,每個筆畫都有程度不同的弧線,比如點,一般人是忽略的,這裡,處理的非常有內容,讀者可以仔細玩味。長撇是向右的勢。“予”的第一個小橫折,橫的角度很特殊,與“廣”的橫有一個明顯的角度,豎勾向左傾斜。


:這個字很有意思,豎畫很正,但整個字還是有向左傾斜的感覺,是因為橫的斜度比較大,這個姿勢便有了動的感覺。可以看出,在筆畫形態沒有很大變化的時候 ,組合方式,比如角度、遠近 、筆勢等,這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過,最後一橫的輕重還是要注意的。


3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首先說“弘”,左面的“弓”,寫的極窄,如果我們寫一個同樣的字,一對照,會感覺它窄到什麼程度。第一筆橫折,折過來後一定要向右用些力,注意那個彎。這個“弓”是上疏下密,還有,”明顯是向右傾斜的。右面的那個“口”,裡面空間是個三角形,但是外形是個方的,因為最後那個橫畫的伸出。左右兩部分離得很遠。


:首點是個撇畫,它的意義是變得活了,換成點,或者短橫,都不會有這個效果。右面有明顯的傾斜,上部空間很寬闊,下面,“田”的中豎向左靠,是的左面的空間更加擠了,似乎有強化上面的寬鬆的效果。


:左面的心,右面那個點是有弧線的,不要忽略。右面,第一橫是仰勢,左短右長,我們一般在寫的時候不會這樣處理。線面的“衣”,橫非常斜,豎提是傾斜的。還有比較重要的是,右面中間那個小“四”,裡面的兩個小豎,變成點,右豎幾乎沒有自己的位置了。


:左部人,撇長豎短。右面兩個小橫很短,離左面的人很遠。很有空靈的感覺,如果筆畫寫長了一點點,都會有累贅的感覺。中間的大空間很誇張。


:“隹”的第一橫是仰勢,那個斜的豎,會讓人初看起來很突兀,彆扭。也許就是因為這麼一點點,這個字才變得不一般,活了很多。八大山人是把下面的“木”的豎勾變斜了,也很活。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4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再找幾個比較俏皮的字來看看。張宇翔教授講書法形式的構成要素時,說過這樣的話:“什麼叫做文人?我覺得就是這樣,不好好寫字,就是要在實用寫字裡面玩出點名堂來。”想想王羲之,就是這個樣子,換句話說——寫字很不老實!


我們看“晉”,首先給人感覺不老實的地方,是橫的角度大調角。用兩條紅虛線標示一下,上面的橫是向右上傾斜,很斜的。最後一橫,一下子拉下來,角度大變,一下子就活了。這叫有智慧,這是一招。下面那個“日”,還要搞個疏密變化,處處透出機巧。


:兩個部分都傾斜,形成上合下開——反正就是不能夠老老實實寫字!


:這個字有些不一般,要是不真想些辦法來,還真不容易看出什麼名堂。初一看,這個字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如果把它的外面邊緣線連起來,這個字的姿態還真是難弄,底座右移了,搞不懂王羲之是怎麼想出來的。


:顯示一個斜,中軸線向左傾斜,再就是第一橫是偏向左,我們大多是偏向右來處理。


:中軸線傾斜,長豎很明顯。橫畫角度變化,反差很大。第四橫的位置,要留神!處理得很特殊。末筆走勢向下。


:極有智慧。

(1)上面兩筆的中間,與下面的“皿”的中心是對應的。

(2)中間那三個橫很不老實,向左跑出來。

(3)不僅跑出來了,還要搞個橫的角度變化。這叫招中之招,諜中諜!太厲害了。


還有個東西,必須得拿出來看看: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我們看看這幾個字的組合方式,“聞”與上面的“蓋”錯位,“蓋”有向左傾斜的感覺,“二”是向左傾斜的,與上面的字有錯位。“二儀”比較近,形成一組,這就有了字的組合方式的名堂了。換句話說,懷仁的集字,不是隻把字挑出來,弄在一起就行了,章法,他是很講究的。這就開出來,這個“集王字”,比那些個“集王字”,要講究得多。這也給我們學習書法帶來啟示,我們腦袋裡積累了很多古人的字,是不是能夠創作了呢?不一定,還要學習怎麼把它們弄在一起,有機的、很講究的弄在一起,這才有了些創作的味道。


5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每次研究聖教結構,都會對懷仁和尚懷有景仰之情,如果不俱慧眼,怎能夠挑選出這麼多書聖的精彩字,讓我們對著無盡的招數拍案叫絕。


:明顯是一個上合下開的處理,左面的“人”寫得極窄,豎是向右的筆勢,這要格外注意第一筆撇的角度,還要注意撇與豎的位置關係,整體向右傾斜。右面的“義”處理得很講究,從疏密上,上下松中間緊,三個小橫要非常短,非常短很重要,還要格外注意下面那個“我”提上去的位置,很高,圖中用紅線標示。最後一筆撇寫得很低。左右兩部分之間很寬綽,這個處理很有魄力。整個字不強調點畫的輕重變化,基本上是線。


:撇與橫連帶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圈子,這個圈子,可以理解為一個模糊的三角形,當然每一條邊都是張力很強的弧線,下面的“月”,右邊的豎勾向左傾斜,為了看得更明顯,標示出一條紅線,左豎有微弱的牽絲與橫折鉤相連,兩個豎是相向筆勢。整個字是線條的感覺,輕重變化很微弱。


:大的感覺是“中空”,右邊的“象”或可理解為上虛下實。有7筆是左上向右下的順勢書寫,下面的兩個小撇離得更近一些。


:因筆畫的輕重,形成了上松下緊,上面筆畫比較輕,下面的筆畫比較重。左部分“日”的橫有角度變化,下面那個橫向上傾斜的比較厲害,第一橫與第三恆成俯仰之勢。右面,那個“頁”上面的撇比較長,使得第一橫與下面的部分離得比較遠——脖子很長,也增強了上虛下實的感覺。整個左面部分有向右傾斜的感覺,兩部分一正一斜。


:左松右緊,右邊那個“復”寫的很窄。有兩塊比較大的空間,用紅圈標示出來。還要注意筆畫的俯仰向背,幾個小橫是直的,其餘都有弧線。


:這個字寫得特別生動,整個字向左傾斜,上下兩個橫有明顯的角度變化,並且有明顯的俯仰之勢,整個字筆筆弧線,筆筆有勢,那個小圈,左虛右實。


6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這個字要特別注意“筆勢”,橫畫平仰覆,豎畫直向背,就這麼幾種。一切字的筆勢變化都在這個範圍。這個字要特別注意左右兩個豎畫,左豎向右彎曲右豎向左彎曲,兩個豎形成相向,就像人,面對面站著。歐陽詢的楷書喜歡用相背的筆勢,背對背站著。這個字的末橫是覆勢,像一條船扣著放著,這個不要忽略。帶弧線的筆畫寫起來會有順勢的感覺,比如這個字,橫折豎,寫豎時向外用力。


:是這個字筆勢也很突出,左面那個“日”,整個向左彎曲。右面“寺”的兩個豎畫,也都有微弱的向左彎的勢,上面兩個橫,仰勢,寸的點,放得很低,造成中間部分很空,這就有了疏密的處理。


:這個字,很講究,首先字形是略扁的,中間的距離很大,很寬闊,疏可走馬,這需要膽量,我們自己寫,很少這樣處理,為什麼?一般趨向於寫勻稱,寫老實了,大師們不喜歡老實,要用招數,創造趣味,藝術化。左面,由於那個豎的傾斜,這個傾斜很隱蔽,很不容易發現,我們有明白了,大師們不願意把招數弄得很顯眼,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是一個“度”的把握,過了,怪;沒有招數,乏味。左面的傾斜與右面那個傾斜,形成了上開下合的結構!(又用一招)


:右面的水向左傾斜,右面由於下面那個“日”,突然間把橫的角度變平了,上面是向上傾斜的,兩點要明白,橫的角度變了,橫角度變了以後,這個右面的中軸線向右傾斜了,成了左右上開下合的結構。


:左右離得很遠,左面第二筆低一些,右面的豎有微微的傾斜,不仔細看感覺不到。所以書聖的字難學,招數不容易發現,就像太極拳的推手,微微一動,人被掀了出去,你都感覺不到,這就是招數隱蔽的結果。具體到寫字,你感覺這個字很不一般,有味道,但不知道那個勁兒在哪兒。


:也是有微弱的上開下合,兩個豎都是彎曲的,還有一點,右面撇的起筆筆豎高出很多們很特殊的處理。還要明白,左面的豎畫和撇畫搭接的方式,只是挨著一點點。


7


學習古人,對古人的經典進行分析,始終是在皮相上做文章,還摸不著實質。但這是必經之路,沒有辦法,所以古人很少談技法,他們談韻味、氣質、品味等。


王羲之《聖教序》高清完整版和學習攻略


我們總是感逸少是那麼高明,總有他獨到的方法,讓字變得不流於庸俗化,而又不入狂怪。這個火候是極難把握的,要麼俗而無味,要麼狂怪幾近錯亂。這是書聖給我們最好的啟示。


:以連綿看,這個字只有兩筆,左面的豎,是S形曲線,整體是傾斜的——向右傾斜。右面的橫折鉤,是個橢圓,最精到的是最後兩筆小撇畫,他們的位置,造成了疏密變化。右面有四筆從右上到左下的順勢,氣勢連貫。


:長捺以上的部分,是左傾的,這要看出來,寫出來,還要用出來。“日”的小橫化作小豎,這是書生慣用的手段,而且還不止於此,即使這麼狹小的空間,也不放過疏密處理的機會,搞個左密右疏的名堂來,這又讓我想起了張羽翔的那句話,文人寫字就是不老老實實地寫字。


:首先,兩個部分都是左傾,金極力向左倒,右部分極力向左靠,右面的部分似乎有中間脫節的樣子,弄得中間空了,有了疏密的變化。


:精彩的是右面那個“也”的三個豎,三個方向,如果我們自己寫字,很難這樣處理,實在是高。


:上面那個點,可不是一般的遠,這位讓我想到楊凝式的《韭花帖》裡對上部分空間的強調。


:首先是上下錯位,這是很明顯的,然後是上面是左傾的,再就是兩個折,一方一圓,一折一轉,還有,上面得小局部,也整出個疏密變化——大師隨便出手就是個招數。這個字,用了四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