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九锡?为什么企图篡国的人都想加九锡?

穿越再现彼岸


九锡指的是天子赐给大臣的九中礼器: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jù chàng)。

其中,朱户指的是红漆大门,“朱”为红。秬鬯(jù chàng)指的是祭祀用的美酒。

加九锡本来只是一种天子给的殊荣,意味着这个诸侯有仅次于天子的权威,有征讨杀伐的专断权力。而,大臣也怕“功高盖主”,所以,对于加九锡这种赏赐多会推辞掉。在春秋战周时期,虽然周天子势微,但是,也没有人被加过“九锡”。

第一个被加九锡的是王莽,王莽加九锡后,马上就立新朝;东汉末年,曹操也加了九锡,晋封为魏国公,之后才有了魏国;三国时,司马昭加九锡而后又有了晋国。也是有这三位“谋朝篡位者”的例子,之后众人都把想要加九锡,当做是企图篡国。而正直的大臣如果被赏赐“加九锡”,会拼全力推辞掉。

之后的篡位者大多遵循“曹操模式”,先要天子给他加九锡,而后再逼迫禅位。宋、齐、梁、北齐、后周以及陈、隋都是这个套路。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九锡(cì,通"赐"),九是最多最高礼遇的表示,因此九锡意为:最高级别的赏赐,最高规格的礼遇。

前四件主要用来耍排场:

  1. 金轱辘马车和兵车各一辆,这是出门的豪华仪仗;
  2. 衮冕之服,再配上一双红鞋,俨然一副天子的行头;
  3. 乐县(定音、校音器具),赐给使民和乐者,取“百姓和乐”之意;
  4. 朱户(红漆大门),宣扬引导美好的社会风俗,以仁义道德怀柔远方百越。

后四件是权力的象征:

  1. 纳陛,即登殿的贵宾通道,说明你已经跟别人走在了不同的路上;
  2. 虎贲兵士三百人,赐给能退恶者
  3. 弓矢, 赐给能征不义者。
  4. 斧钺, 赐给能诛有罪者。
这四样象征天子生杀予夺的权力。

最后一样是秬鬯,是祭祀礼用的酒,要知道古代祭祀可不是一般的政治活动。

但是后来的企图篡位自立者往往都先给自己加九锡,所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那么九锡在哪里坏了味道呢?应该是从王莽那里。元始五年五月,由古文经学大师刘歆起草、以太皇太后王政君名义颁布的策书公之于天下,策书以最高规格的褒美颂扬之词综述了王莽辅佐汉室的功绩,最后言道:

“普天之下,惟公是赖,官在宰衡,位为上公。今加九命之锡。”

王莽最终失败了,但他玩的加九锡却成为后世篡位者学习的榜样。王莽之后,曹操算是第一个成功玩弄加九锡游戏的野心家。曹操被东汉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曹魏。

有王莽和曹操的先例,在皇权衰微时,九锡就成了权臣要篡权的象征之物。先要九锡,而后再逼迫禅位,把篡位做得面子上很好看。这时天子虽然心里明白赐九锡的后果,但又不敢不给,否者权臣可能赏天子一杯毒酒。

  • 司马懿被曹魏授九锡,其子司马昭被曹魏复授九锡,其孙司马炎建晋朝。

  • 南朝四朝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曾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

  • 杨坚从北周接受九锡,后建立隋朝。

  • 李渊从隋朝接受九锡,后建立唐朝。


瓦窑堡的碳


九锡:

一、车马,表彰德行高尚的人。

二、衣服,表彰能安定人民的人。

三、秬鬯,表彰有孝道的人。

四、朱户,表彰拥有民众多的人。

五、纳陛,表彰能进善言或贤才的人。

六、弓矢,表彰能征讨不义的人。

七、斧钺,表彰能诛杀罪者的人。

八、虎贲,表彰能除退奸恶的人。

九、乐县,表彰能使人民快乐的人。

九锡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加九锡者拥有和天子相近的权力,身份不同于一般臣子。但是皇帝给臣子加九锡都是不情愿的,加九锡的人不是因为加了九锡而位高权重,是因为本身就是权臣,皇帝不得不给他们加九锡。王莽、曹操、孙权、桓玄、李渊、王世充等许多人都曾受九锡,就有了受九锡必篡权的局面。他们是因为有了篡权的野心才会想要九锡,而不是有了九锡才想要篡位。

有权臣加九锡而后篡位,也有功臣拒受九锡以避嫌,如诸葛亮。有人试探要给诸葛亮授九锡,诸葛亮表示要灭魏以后再接受。


小卢谈天说地


不是企图篡国的人都想加九锡,而是加了九锡之后几乎就基本上只剩一条活路可以走了:再进一步坐上龙椅,否则九锡中的弓矢会把自己射成刺猬,斧钺会斩掉自己和满门的首级。如果实力不够,虽然想篡国,但是却也坚决不肯加九锡,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司马懿,据《晋书帝纪第一》记载,司马懿就曾坚决不肯接受九锡:“嘉平元年(高平陵之变后),固让九锡。”

在此之前,曹操做梦都想加九锡,但是自己却没有篡汉之心:“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那意思很明显:我风光风光就行了,至于曹家称不称帝篡不篡汉,我两眼一闭啥也不知道了,反正篡汉的事情我不干!

李严也曾别有用心地写信给诸葛亮请他自加九锡,诸葛亮一听这个对手是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于是就不软不硬地怼了回去:“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诸葛亮不想篡汉,司马懿一心图曹,但是两个人都拒绝了加九锡,可见企图篡国的人未必都是想加九锡的。

所谓九锡,已经有很多人解释过了,就不多说了,而纵观“不流血改朝换代”的开国之君,似乎都有过加九锡的待遇:王莽、杨坚、李渊都曾有过加九锡的殊荣。一旦加了九锡,就是真正的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的部下为了“拥立之功”,也不能不推着“主公”往前走。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三位“九锡权贵”,据《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记载,王莽“受绿韨衮冕衣赏,玚琫玚珌,句履,鸾路乘马,龙旂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朱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瓒二,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

据《隋书帝纪第一》记载,杨坚得到的待遇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

据《旧唐书本纪第一》记载:“隋帝进高祖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

这些“加九锡”的权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授予”他们九锡的,都是没有任何权利甚至没有人身自由的小皇帝,群臣“劝”皇帝给某个权臣加九锡,实际是制造“禅让”的声势,为改朝换代投石问路。

所以说不是“企图篡国的人都想加九锡”,因为有资格加九锡的人,已经具备了篡国的实力,九锡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必须之物,他们即将有资格给别人加九锡了……


半壶老酒半支烟


首先表扬一下题主,因为题主能想出这个问题,意味着如果让题主穿越去古代,他大概率能用成功率最高的方法来夺取最高权力,解救水深火热的老百姓。

当然了,以上是开个玩笑。不过,这个玩笑却是题主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获得九锡之后,篡国的成功率高。

其实题主表面的两个问题之下,还隐藏着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获九锡是成功率最高的篡国手段?

先回答题主的表面问题——何为九锡:

最权威的说法是《礼含文嘉》中记载:“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具体是指:

一曰车马:

指金车大辂(lù 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

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鞋)一双。 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

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 乐悬 ”。


四曰朱户:

指红漆大门。 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

乘坐轿子或上马时用的,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上面图片中这个是一个文物的实拍,因为年代久了可能看上去旧一点,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只不过皇帝赐的制作会精美很多。


六曰虎贲(bēn):

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

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 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

能诛有罪者赐之。

上面图片中这个是一个文物的实拍,因为年代久了可能看上去旧一点,实际上当时应该精美很多。


九曰秬(jù)鬯(chàng):

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下面回答问题——为什么获九锡是成功率最高的篡国手段:

在中国,皇帝代表的是上天,所以皇帝的玉玺上要刻“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这是皇帝之所以是皇帝的理论基础。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名正言顺,一个人要想当皇帝,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而获得了九锡之后,就意味着他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而这恰恰是得到了皇帝正式认可的。

所以,有了九锡之后,他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取皇帝而代之。

也正因此,如果一个权臣要篡国,在这之前,他基本上都会先要求一下九锡。


品墨食色


其实呢,加九锡,跟另外一个成语意思比较相像,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赵高觉得最近朝廷里面有很多大臣反对他,因此还要在朝堂上面把这些反对他的大臣给揪出来,但是他不能明目张胆的去揪出来,所以他特意牵了一头鹿上朝堂,然后向秦二世说,这一头鹿实际上是一匹马?接着让手底下的大臣自己选择,这到底是鹿还是马?

赵高就把那些选择是鹿的,全部都给清理掉了。

加九锡,实际上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朝廷上面的皇帝毕竟不是你这个家族的人,你是如果想要当皇帝的话,你就必须得谋朝篡位,最害怕的就是本来平日里说得好好的,等我到了皇帝你过来帮我,(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结果背地里面突然一下子就捅了你一刀,死在自己人手里的乱臣贼子还少吗?

与其等到我真正去废除皇帝的时候,你们全部一起跳出来到还不如先清理掉一些潜在的可能对我产生威胁的人。

加九锡,实际上就是让你出入规格与天子相同,这样一方面告诉手底下的老百姓,我现在跟天子同一个地位了,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免得哪一天我真的谋朝篡位了,感觉有点接受不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实际上并不是所都是坏事儿,这也是向天下老百姓证明了自己的地位。

第二件事情,我加九锡了,我现在跟天子同样的规格了,有谁忍不了跳出来反对我的,那我立刻把它给处理掉,你跟我不是同一条战线上的人,我干嘛容忍你,你现在我只不过是加了酒席,你就跳出来反对,我将来我们都朝篡位了,你还不把我往死里打,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你反抗了,倒还不如现在趁某些人不敢跳出来反抗我的时候,先把你这些刺儿头给抹平了,一方面,杀鸡给猴看,另一方面消除掉未来我登机时所要面临的隐患。

第三个方面,这个加九锡是谁给他的规格。皇帝自己,这里面的原因,我相信我不用说下去了吧!你皇帝自己把加九锡的规格扔在我的头上了,那我岂不是谋朝篡位都名正言顺了呢?

历史上面每一个谋朝篡位的臣子,如果都是和平地进行权力更迭的话,那都是需要推却再三的,坚持过来说我把位子让给你耶不,我先不能要,然后天子在过来请求你说我不能要天子率领文武百官过来请求你那,你既然这么要求,那我就要了!这也是一种形式,这也是一种象征,这也是一种消除天下老百姓疑心的一种办法。

虽然天子他老人家心里不开心,但自己开心不就好了吗!


漩涡鸣人yy


就是要有个仪式感。


南海打渔人


由网友 半壶老酒半支烟 提供的答案: 不是企图篡国的人都想加九锡,而是加了九锡之后几乎就基本上只剩一条活路可以走了:再进一步坐上龙椅,否则九锡中的弓矢会把自己射成刺猬,斧钺会斩掉自己和满门的首级。如果实力不够,虽然想篡国,但是却也坚决不肯加九锡,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司马懿,据《晋书帝纪第一》记载,司马懿就曾坚决不肯接受九锡:“嘉平元年(高平陵之变后),固让九锡。” 在此之前,曹操做梦都想加九锡,但是自己却没有篡汉之心:“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那意思很明显:我风光风光就行了,至于曹家称不称帝篡不篡汉,我两眼一闭啥也不知道了,反正篡汉的事情我不干! 李严也曾别有用心地写信给诸葛亮请他自加九锡,诸葛亮一听这个对手是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于是就不软不硬地怼了回去:“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诸葛亮不想篡汉,司马懿一心图曹,但是两个人都拒绝了加九锡,可见企图篡国的人未必都是想加九锡的。 所谓九锡,已经有很多人解释过了,就不多说了,而纵观“不流血改朝换代”的开国之君,似乎都有过加九锡的待遇:王莽、杨坚、李渊都曾有过加九锡的殊荣。一旦加了九锡,就是真正的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的部下为了“拥立之功”,也不能不推着“主公”往前走。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三位“九锡权贵”,据《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记载,王莽“受绿韨衮冕衣赏,玚琫玚珌,句履,鸾路乘马,龙旂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朱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瓒二,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 据《隋书帝纪第一》记载,杨坚得到的待遇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 据《旧唐书本纪第一》记载:“隋帝进高祖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 这些“加九锡”的权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授予”他们九锡的,都是没有任何权利甚至没有人身自由的小皇帝,群臣“劝”皇帝给某个权臣加九锡,实际是制造“禅让”的声势,为改朝换代投石问路。 所以说不是“企图篡国的人都想加九锡”,因为有资格加九锡的人,已经具备了篡国的实力,九锡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必须之物,他们即将有资格给别人加九锡了……



小韩1779


为了效仿上古时期的尧舜禹禅让故事,使改朝换代能符合当时的法理观念,权臣在夺取帝位之前,必先晋爵建国,封公或封王,赐九锡,然后登上九五之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