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易得,知己难寻!老祖宗的三条交友智慧,涨见识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小时候就听到过这句话,直到真正有了朋友,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才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交朋友自古就有,伯牙、钟子期,断琴之交;管宁、华歆,割袍之交;刘备、关羽、张飞,生死之交,他们亦兄亦友,让人羡慕和敬佩。

古人已远,但时下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还在。除了人们眼睛看到的物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至交好友仍然是人们热切想要拥有的,虽然它依然稀缺。

朋友易得,知己难寻!老祖宗的三条交友智慧,涨见识了

什么不缺,残次品。不单是物质生活中的残次品,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关系,也容易最终变成“残次品”。

识人不明带来的后果一旦在生活中成为现实,生活物质上的损失只是暂时的,人的精神上的伤害却是长久和不易抹平的。

下面是老祖宗的三条交友智慧,条条可称经典之作。

朋友易得,知己难寻!老祖宗的三条交友智慧,涨见识了

志同道合

魏晋时期思想家傅玄,在他的诗中说到:“清浊必异源,克风不并翔”。清水与浊水不能同渠,因为它们的源头不是一处,流经走向也必然不会一样;飞鸟与风也不能并肩同行,因为它们的去处不同。

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聊到一块、价值取向和爱好、喜欢等因素必然要大体相同,达到心灵相通要更高层次上的契合了。如果钟子期不是和伯牙的心相契合,二人也不能成为知己。

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抽烟的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二。很多公司的办公区是不充许抽烟的,一般有烟瘾的同事都去楼道里。一天、两天、五天,不同部门的二个人因为同去楼道抽烟,关系拉近了,还找到了很多共同话题。

与之相比,另外一个同到公司的新同事不抽烟,和这位老同事关系差远了。所以,两个人能成为朋友,一定是很多价值取向是相同的。

这样的例子不少,两个人因为美食,关系变得更为亲密的也大有人在。

朋友易得,知己难寻!老祖宗的三条交友智慧,涨见识了

亦师亦友

清初文学家申涵光在《荆园进语》中说:“凡奕,与胜己者对,则日进;与不如己者对,则日退。取友之道,亦然”。

与一个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会时刻督促自己上进,同时自身也能得到学习和成长;与一个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能力弱于自己的人,自己会失去很多再进一步的机会。

交朋友最好找强过自己的人,至少在某个领域中,对方是比自己强的。

还记得自己抽烟,就是因为和一个抽烟的同事在一起才学会的。抽烟侃大山,同事无意间说了一句刺激到自己的话,当天回家连抽二根烟,之后就有了恶心的感觉,第二天就顺利成为真正烟民中的一员了。

退步容易、进步难,有时朋友是谁,也一定程度的决定了自己是谁。

朋友易得,知己难寻!老祖宗的三条交友智慧,涨见识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宋人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所记载。

路遥与马力,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昔日,路遥生活富足,门庭出入多为富贵之人,若干年后家道中落,生活举日维艰;而马力那时候,是一个连媳妇都娶不上的穷小子,若干年后,考上功名当上了朝廷大员。

命运虽然对他们小有戏弄,但却是公正的。在二人年轻时,生活富裕的路遥帮助马力娶妻;而在路遥生活潦倒时,马力又救济路遥。但是,二人之间的友谊并不是没有故事的,插曲让啼笑皆非。

“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这是马力穷困潦倒的时候,在心里暗暗对路遥发下的誓言,后来果然应验,也让路遥抓心挠肝。

这二人的这段故事不过是他们的恶趣罢了,只是让对方虚惊一场。同时也印证了二个人真正的深厚友谊,是一对趣味相投的朋友。

朋友易得,知己难寻!老祖宗的三条交友智慧,涨见识了

另外,朋友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只要出发点是好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慢慢解决。朋友相交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包容的过程。如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的:“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

“慢”,一方面,它能够让人心安定下来,发现更深层次的东西;

另一方面,也正应合和填补了另外一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从这个角度来讲,相交越久的朋友,友谊越加香醇和弥足珍贵。

古人的智慧是深远的,朋友易得,知己难寻,老祖宗的择友之道历久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