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宿刘温书斋(张乔)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

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东吴和曹魏,包括江东集团和曹操集团时期,在争夺淮南地区的控制上进行了很多次战役。总体来说进攻方失败、防守方胜利的战例比较多。不过孙权还是因为屡次进攻失败,被调侃为“孙十万”。最著名的战例就是第二次“合肥之战”了。张辽曾经用八百人反复冲杀孙权的十万大军,最后在孙权撤军的时候进行追击,还差点活捉孙权,所以被称呼为“张八百”。除了“张八百”以外,在合肥战场上还诞生很多称号,比如满宠的“满数十”。而满宠的“封号之战”,就是在第四次“合肥之战”中。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次战役。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第四次“合肥之战”的历史背景:曹魏迁城与诸葛亮北伐

合肥一直是孙权眼中的一块肥肉。合肥在巢湖以北,巢湖与长江之间有濡须水连接(这也是孙权加强濡须守备,以及曹操屡次攻打濡须的原因)。合肥背后有发达的水路交通,使东吴军队可以随时进行支援,也方便撤退。另外合肥以及大别山脉可以作为东吴所占庐江的屏障。可以说合肥在孙权的手中,就是一个对曹魏进可攻、退可守的门户,相当于汉中对蜀汉的意义,只不过还有不同,合肥的进攻端的职能强于防守,汉中则相反。总而言之,孙权对合肥非常眼热,而曹魏也将合肥作为防备孙权北上的一个军事重镇。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合肥旧城靠近水路,利于孙权进攻,不利于曹魏的援救。于是满宠提议将合肥城向西北方移动四十里,来削弱东吴军队在水路上的优势。合肥新城建筑的时间,在史料上的记载有冲突。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记载为东吴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按照《三国志·魏书·满宠传》的记载,是在曹魏青龙元年(即公元233年),不管怎么说,总之是在第四次“合肥之战”之前,第四次“合肥之战”的战场也换成了合肥新城,需要深入登陆作战。

第四次“合肥之战”的爆发是在曹魏青龙二年、东吴嘉禾三年(即公元234年)。其实在前一年孙权就试图对合肥新城发动进攻,但是因为距离水路较远,迟迟不敢登陆。孙权终于登陆炫耀兵威的时候,又被满宠的伏兵所击败。次年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大军进行北伐,将曹魏的一部分兵力牵制在关中地区。东吴和蜀汉长期有这种军事联盟的关系,同时进攻试图将曹魏的兵力东西两分,这次也不例外。孙权再度起兵,号称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第四次“合肥之战”的几个战场和曹魏的应对

曹魏和东吴接触的战线非常长,在公元234年曹魏同时与蜀汉、东吴交战,也算是一个北伐的好机会。这次孙权依然是兵分三路,孙权率领主力部队进攻合肥新城;孙韶(东吴宗室)、张承(张昭之子)率领一万军队进攻徐州;陆逊、诸葛瑾率领一万军队进攻襄阳。形成三个战场,加上诸葛亮在关中和司马懿相持,曹魏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从西到东都有战事。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面对东吴的进攻,曹魏内部也出现了多种声音。满宠建议迅速调集中军和轮休的士兵支援合肥新城;田豫认为孙权的意图在于围点打援,以合肥新城为诱饵截击曹魏的援军,应该放孙权攻城,等到孙权久攻不下,士气衰落的时候,再进行反击,不应该贸然派兵支援;刘劭认为应该五千步兵、三千骑兵为前锋,沿途多张声势,到合肥新城后作出断绝东吴后路的样子,利用疑兵的方式逼退孙权;卫臻则认为孙权纯粹是袭扰为主,配合蜀汉的进攻而已,对合肥新城的决心并不是很大;满宠与孙权交战一段时间后,又建议放弃合肥新城,将战线收缩到寿春,诱敌深入,当然这种消极避敌的建议被曹睿驳回了。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面对这种情况,曹睿综合了满宠、田豫、刘劭等人的建议,决定一方面向关中地区与诸葛亮相持的司马懿增援,要求司马懿坚壁自守,不可主动出击;另外自己在七月(孙权进攻合肥新城是在五月)御驾亲征,并且采取刘劭建议,并且派出一支部队作为疑兵,先赶赴合肥新城的前线。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第四次“合肥之战”的过程

满宠作为在前线与孙权交战的将领,他提出要放弃合肥新城退守寿春,可见当时孙权的进攻还是比较猛烈的,对合肥新城守军来说不容乐观。不过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确切的孙权占优势的记载,反而是满宠打了一个比较高明的局部战斗。曹睿给满宠下达的命令是“诸将坚守”,但是很多城池守卫战的成功的战例都是攻守兼备的,比如满宠的老前辈“张八百”,就是用一次致师挫败江东军队的士气。满宠也进行了反击。他招募几十人,放火焚烧孙权的攻城器械,并且在乱战中射杀孙权的侄子孙泰。这不仅拖缓东吴军队攻城的效率,也削弱了他们的士气。这就是“满数十”的由来。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虽然满宠在第四次“合肥之战”中被封号,但是并不是说满宠这几十个人就扭转了战役的局面。这次战役中合肥新城守将张颖坚守两个月之久,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可惜知名度不高),曹睿御驾亲征以及先赶到合肥新城的疑兵才是关键,加上东吴军队中产生了疫病,于是孙权才撤兵。孙权的主力部队都走了,孙韶、张承等人也撤退了。就剩下在襄阳附近的陆逊、诸葛瑾。

陆逊派亲信韩扁向孙权交通消息,韩扁回来的时候被曹魏的军队截获。本来东吴的军队就剩下这一支,很容易受到曹魏的针对,这回军队的具体信息也被曹魏所掌握。诸葛瑾向陆逊提议尽快撤军。而为了安抚军心,陆逊丝毫没有表现出慌张,还催人种菜,与将士玩游戏。诸葛瑾亲自去见陆逊,两个人定下计策,先假装进攻襄阳。襄阳军队受陆逊的威望的影响,不敢应战,退守城池。于是诸葛瑾率领水军先行撤退,陆逊率领陆军断后。

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又一次无功而返,成就“满数十”的称号

在撤退到白围(按《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当在襄阳东北方向不远)的时候,陆逊又秘密派遣周峻、张梁等人进攻新市、安陆、石阳等防备不周的小县,吸引曹魏军队的注意,不但保证自己安然撤退,还斩杀俘虏上千人口(不过这一点也受到裴松之的批评,认为陆逊将战火延及无辜百姓)。总的来说,孙权这次配合蜀汉的北伐的时机抓得同样很好,但是毕竟是进攻方,在攻坚战上的能力也有所欠缺,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历史地图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