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对CPU的提升到底有多少?

萌新科技


超频大为流行的年代多在奔腾的年代,还有就是在AMD超长流水线的年代比如:AMD FX-8350,当年超频最高达到了8GHZ的水准,当然这都是专业超频,不是普通人都干起来的事情。超频到底对CPU的性能有着多大的提升?这个提升要看放到哪个年代了,放在七八年前或者是十几年前,超频成功的CPU相当于你花100元的产品,使用了200元性能的产品,基本上在当年那个年代基本会玩U的人,一般都会把CPU的最大潜能给压榨出来,并且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来提升CPU性能。因为这种提升带来的性能飞跃的确是非常大的。

最近几年由于受制于工艺的制约,intel按列每年挤着牙膏,从三代开始一直到八代在性能上都没有太大的进步,制程到现在还在用14nm的N次改进,因此在官方都把频率各种超的今天,CPU本身的超频潜力实在有限,主要是因为工艺到了一个瓶颈,稍微一超其内核所带来的的温度会程几何数量的增长的,并且现在超频带来的性能提升实际上来看并不十分明显。

我认为超频带来的最大好处莫过于对游戏的良好表现,至于其他方面渲染时间、解压缩时间、代码编译等,通过超频缩短的那点时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游戏来说帧数越高对于画面的流畅度以及FPS的打击精准度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以前随便一个2140在好的风冷情况下搭配一个差不多的主板,超频都能够到3.2GHZ,频率比默认频率能高一倍几乎,还有当年你的Celeron D系列的CPU是一款非常好超的CPU,超频带来的系统流畅性和性能的提升是明显感受到的。

为什么AMD一直被誉为高性价比的典范,就是因它的开诚布公让DIY玩家领略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出现在2000年的第一代Duron CPU中,只要轻轻用铅笔CPU桥路通电的话,那么就可以重新将倍频控制电路工作,实现自由调整倍频!铅笔大法闻名世界,可惜的是,现在找不到这种乐趣了。

因此当年的超频除了带来了电脑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之外,还给玩家们带来了各种折腾的快乐感,这种感觉现在已经完全不在呈现了。

总结:如果你的电脑足够老,并且主板上支持丰富的超频功能选项,只要会超频,绝对会来带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但是如果是近三年内的新平台,超频和不超频基本上带来的性能体验已经大打折扣,因此完全可以不用超频采用官方默认频率使用,因为现在的超频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程序小崔


自从Intel放弃前端总线(FSB)后,CPU的频率计算十分的简单:

CPU主频 = 基频 × 倍频

基频(Base Clock,BCLK)是从南桥PCH的PLL发出的基础时钟信号:

它一路传递到CPU中,为内核和很多uncore部分(内存控制器,GPU等等)提供基础时钟信号:

这个基频缺省情况下是100MHz,可以提高到200MHz甚至更高。因为它并不仅仅为CPU内核提供基频信号,还为众多CPU中的小伙伴服务。提高它,内存频率、Cache频率、GPU频率等等都会成倍提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正因为如此,提高它会整体提高CPU的运输速度,但也很容易引发某些部分的不稳定。

有了基频,CPU中的各个器件并不是工作在100MHz上的,在它后面带个倍频(Multiplier),来为自己服务。例如内核、GPU、Cache和内存控制器等等,都有自己的倍频。

举个例子,标称3.5GHz的CPU,它的基频是100MHz,内核的倍频是35,算下来就是

100 × 35 = 3500MHz=3.5GHz

十分简单,是不是?超频中我们单独调节各个部分的倍频,来提高它的速度。例如我们把内核的倍频调成45,那么我们就有了4.5GHz的CPU。调整倍频的好处是可以单独调节,而不是像调整基频一样一股脑向上提高,死机后很难判断那里出了问题。

超频资深玩家往往先试探基频的极限,再单独调整内核的倍频,找到在此之上,倍频的极限。而入门用户,调节倍频往往就够了。

提高频率如此简单,只要我们有了K结尾的CPU,在BIOS中仅仅调整几个数字就好了:

超频真的如此简单吗?

情况要复杂很多,超频后,系统往往开始表现的不稳定。只要我们知道哪里不稳定,提高它的电压供给,往往就能让它再次稳定下来。为什么提高电压会改善高频的稳定性呢?



笑出你的八十块腹肌


看什么年代的CPU了,十年前平民装机流行的E5200五电容版,双核双线程主频2.5,搭配P43/45一类的主板,可以一口气超频到4.0。超频前魔兽世界(旧版的)基本算不能玩,超频后不仅能玩而且还很流畅。

4~5年前则是流行X4-955黑盒版(其实2009年就出了,但当时价格不亲民),四核四线程主频3.2,搭配A870/880一类的主板,也能超频到4.0用。GTA5能从平均60-经常掉到45-变成几乎稳定60,守望先锋帧数能提升20以上。

现在主流的CPU超频提升最大的差不多是R5-2600,六核十二线程全核睿频3.7,搭配较好的B450或者X470/570能超频到4.2用。GTA5啥的帧数能提个8~10,奥德赛三国这种基本没提升。

至于游戏之王i9-9900K,八核十六线程全核睿频4.7,搭配高端Z390能吭哧吭哧的超频到5.0,这时候单u功耗已经突破200W了,一般都要昂贵的360水冷才能镇压之。而5.0相比4.7玩游戏的提升幅度,许多时候还抵不过测试误差。


夜空中的那颗星照亮你


简单点说,超频就是提高CPU每秒计算速度的峰值,如果自己在家玩操作的好可以让CPU从1Ghz直接超到1.2Ghz,两成的性能提示还是很可观的,但前提是做好散热,否则秒挂。不过现在x86架构还有玩超频的么?我只知道现在arm架构还在玩超频[捂脸]


会码的猿


一分主频一分性能,超频意味着提高了CPU的主频,自然也提升了性能,至于提升多少,要看你有多少颗核心超了频,超了多大的比例。


榻榻米的榻榻


最好别超频,小白更不建议超频,搞不好的话会损伤硬件,而且长期超频也会加速硬件的老化,总之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