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打仗的皇帝——刘裕,谁不服我就打谁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数个朝代,也出现了许多有“特长”的皇帝。比如最会写词的皇帝李煜,最会做木匠活的皇帝朱由校,今天要讲的是最会打仗的皇帝——刘裕。

最会打仗的皇帝——刘裕,谁不服我就打谁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问什么说刘裕是最会打仗的皇帝,看看他的“战绩”就会明了:对内平定各方割据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辛弃疾就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成年之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就在病逝之前,刘裕还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终年五十九岁。

刘裕37岁才当上参军,之后参与平定孙恩之乱,奋勇杀敌,《资治通鉴》写道:“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最会打仗的皇帝——刘裕,谁不服我就打谁


孙恩之乱之后,刘裕率军消灭各方割据势力。国内统一之后继续北伐。北伐过程中最精彩的应该是“却月阵”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

最会打仗的皇帝——刘裕,谁不服我就打谁


义熙十二年八月,刘裕发兵五路攻打后秦。十三年正月,刘裕留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亲率水军自彭城北上。三月,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准备逆黄河西上,于是派人向北魏请求借路。北魏因此前滑台丢失,明元帝拓跋嗣恐刘裕此次以借道为名北上攻魏,因而拒绝了谋臣崔浩提出的“假之水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的策略。遣司徒长孙嵩为督山东诸军事,又遣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步骑10万屯驻黄河北岸,监视晋军。

  刘裕借路没有成功,但仍按计划行军。初八,刘裕率水军进入黄河,以左将军向弥为北青州刺史,镇守碻磝(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自率大军入黄河西上。北岸魏军见此情景,便以数千骑兵随刘裕水军西行,不时袭扰,迟滞晋军西进。晋军南岸拉纤的兵士有被激流冲至北岸的,都被魏军杀伤。刘裕派军上北岸攻击,魏军立即退走,当晋军退后,魏军复来。魏军的行为引起了晋军将士的不满,促使刘裕使用“却月阵”。四月,刘裕选择好战场后,便派白直队主丁旿率700人及战车百乘,抢渡北岸,在距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称“却月阵”,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仗士卒。布置好后,丁旿在阵中坚起令旗,以通知船上的晋军。而魏军见数百名晋军登上战车,不解其意,没敢贸然采取行动。此时的刘裕早已派宁朔将军朱超石严加戒备,准备出战,这时见魏军迟疑,便抓住这一机会,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丁旿,每辆战车又上增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魏军见晋军立营已毕,这才恍然大悟,向晋军展开围攻。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向魏军,向其示弱。魏军果然中计,认为晋军众少兵弱,遂三面而至。这时长孙嵩接到消息也率3万骑兵助战,一起猛攻晋军。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但魏军由于兵源充足,反而愈战愈多,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晋军弓弩逐渐失去作用。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进行杀敌,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军。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所以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魏军逐渐抵挡不住,“一时奔溃,死者相积”

  晋军阵斩阿薄干。魏军退还畔城,朱超石包围,但激战竟日,终于大破魏军,斩获千计。刘裕见晋军取胜,又遣振武将军徐猗之率5000人渡河,攻越骑城,途中又遭到魏军的包围,徐猗之用长戟结阵抵抗。不久,朱超石赶来增援,魏军遂闻风而逃。

最会打仗的皇帝——刘裕,谁不服我就打谁


刘裕一生战功显赫,南朝第一帝。刘宋是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刘裕死后,宋文帝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元嘉年间一片繁荣,史称“元嘉之治”。但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公元479年被权臣萧道成取代,建立南齐,刘宋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