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拋出“穆拉維約夫計劃”,侵吞中國北方領土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入中國,中國北方的沙皇俄國也加快了它的侵略步伐。這時,沙俄國內的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沙皇為了擺脫困境,轉移國內人民的鬥爭視線,緩和日益加劇的階級矛盾,挽救急劇崩潰的農奴制統治,急於通過對外擴張尋找出路。同時,俄國資本主義已開始發展,機器生產有了一定的規模,但農奴制的繼續存在,嚴重地限制了國內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加之,俄國資本主義發展起步較晚,它的工業品在歐洲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所以,新興的俄國資產階級更希望征服更多的殖民地,以便到新擴展的地區推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這樣,沙俄農奴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貪慾結合在一起,成為沙俄向遠東地區侵略的推動力。此時,恰值中英發生鴉片戰爭,清政府慘敗,外患內憂,使清政府無力顧及邊遠地區,從而為沙俄在遠東地區推行黃俄羅斯計劃“提供了機會。所謂的“穆拉維約夫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拋出的。它是鴉片戰爭之後俄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政治、軍事計劃。

沙俄拋出“穆拉維約夫計劃”,侵吞中國北方領土


(穆拉維約夫)

穆拉維約夫出身於貴族家庭,少年時代接受皇家軍事學校訓練。他參加過俄土戰爭,鎮壓過波蘭人民起義,屠殺過高加索人民。穆拉維約夫三十八歲時即被沙皇尼古拉一世破格提拔為東西伯利亞總督,掌管了遠東地區的軍政大權。1847年,穆拉維約夫走馬上任,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支外貝加爾哥薩克軍團。該軍團共分十二個大隊,總計四萬八千餘人,兵團陳兵於與中國接壤的地方。接著,穆拉維約夫又制定出一個佔領中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廣大地區的侵略計劃——穆拉維約夫計劃。該計劃深受沙皇讚賞,很快就被批准執行

蒙古地區也在這一計劃範圍之內。1852年,穆拉維約夫派其親信德斯伯特等到蒙古活動刺探政治、經濟、軍事等情報,煽動蒙古王公接受俄國“保護”。1854年,他向沙皇進一步陳述吞併蒙古的計劃。他說,中國“一旦發生政變,也不應容許中國新政府把權力擴張到蒙古。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應受到我國的保護,但假如蒙古希望加入俄國國籍的意願表白得更明顯,就沒有理由不讓同我國毗鄰地區的百姓實現這一正當要求”。

穆拉維約夫通過在中國邊界地區頻繁部署兵力,對清政府施加軍事壓力,藉以迫其就範。

沙俄拋出“穆拉維約夫計劃”,侵吞中國北方領土


(中俄雙方簽訂《中俄北京條約》)

1857年(道光三十七年)年底,俄國公使普提雅廷赴華談判兩國東西段邊界問題。穆拉維約夫當即抽調步兵16000人、騎兵5000人、炮兵1000人,以及野炮40門,集結在黑龍江上游和外蒙古地區,遙為援應。穆拉維約夫命令伊爾庫茨克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談判一旦破裂,立即派出兩支部隊。一路攻取庫倫,另一路攻取璦琿。還可派出一支不帶步兵的部隊,從祖魯海圖跨過額爾古納河,徑取海拉爾、瑪爾克麼(墨爾根)和契吉利亞爾(齊齊哈爾)”。穆拉維約夫又特別指令,如從璦琿登陸,“從那裡有幾條平坦的大道,穿過人煙稠密的地區,通向南滿和北京。由此,俄國便能立足滿洲、蒙古”。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美等國採取聯合軍事行動。沙俄擔心在華利益受到損害。為此,穆拉維約夫在給沙皇的報告中提出,“北京一旦被攻佔,滿清王朝勢必瓦解,滿蒙便會脫離中國,這種結局當然對俄國最為有利。歐洲人會控制全中國(如果不是實際佔領,也在道義上予以控制),但我們卻可以控制鄰近的滿洲和蒙古(如果不是實際佔領,也可在道義上予以控制),這樣就可以在該地完全獲得它所希望得到的一切”,“使滿蒙脫離中國,成為受俄國庇護的兩個公國”。沙俄既希望中國發生內亂或被英法聯軍打敗,以便從中混水摸魚,搶佔滿蒙,更企望蒙古王公提出脫離中國的要求,或進行分裂活動。這樣,它就能以“保護者“的身份,將蒙古置於自己的卵翼之下。不過,不管出現哪種結果,都是要對蒙古地區實行軍事佔領,這也是穆拉維約夫計劃的要害所在。

沙俄拋出“穆拉維約夫計劃”,侵吞中國北方領土


(《中俄北京條約》割走的中國領土)

當英法聯軍進佔北京之後,沙俄不甘落後,一面派其駐華公使出面“調停”,以此均沾利益,一面又命令穆拉維約夫準備隨時進兵滿蒙。穆拉維約夫立即指示卡爾薩科夫,在咸豐十年五月前作好準備,以便進軍滿洲和蒙古。同時,穆拉維約夫還下令第十六邊防營駐在恰克圖附近,一旦滿清王朝潰,我們在這一帶也應保持一定兵力,以支持蒙古獨立。

不久,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等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俄國也以調停有功為由,要恭親王奕忻訂立了同樣的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兼併中國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就是這樣交替使用外交、軍事手段,達到了它侵略中國的初步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