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辛纳甘步枪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

南黎23333


莫辛纳甘步枪是19世纪末装备俄军的一种弹仓式旋转后拉枪机步枪,发射7.62x54mmR无烟火药步枪弹,以取代之前俄军使用的发射11毫米黑火药步枪弹的伯丹式单发步枪。

莫辛纳甘的名字来自这种步枪的设计师,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的艾米尔和李昂·纳甘两兄弟。1886年,法国率先装备了使用8x50mmR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勒贝尔M1886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弹仓式步枪。受此风潮影响,在之后的数年里欧洲各国都开始研制和装备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的弹仓式步枪,其中也包括俄国。莫辛上尉和纳甘兄弟都为俄国政府设计了新式弹仓步枪的样枪,参加步枪选型。最终俄国政府进行了折衷,在枪身设计上选择了莫辛上尉的方案,而在供弹系统设计上选择了纳甘兄弟的设计,最后的产品就是莫辛纳甘M1891式3线步枪(“线”是旧俄国度量衡单位,1线约等于0.1英寸,3线就是0.3英寸,也就是7.62毫米),弹仓容量为5发。

在其他步枪中识别出莫辛纳甘步枪并不难,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特征,这些也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共同特征:

1、扳机护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弹仓,弹仓上有两道纵向加强筋,弹仓底部可以打开快速退弹。

扳机护圈前突出的三角形弹仓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共同特征

2、在枪托和护木上开长孔,枪背带环直接穿过枪托和护木:

枪背带环直接穿过枪托和护木上的开孔也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的识别特征。

3、拉机柄装在机匣抛壳窗内,较短,拉机柄头部为球形,普通型拉机柄为平直式样,狙击步枪型因为加装了瞄准镜,为避免撞到瞄准镜而将拉机柄向下弯折。枪机尾部的击针尾外形类似钢笔笔帽,同时兼做保险,向后拉再向一侧转动卡住,击针就不能向前击发,保险就关闭了。

普通型莫辛纳甘步枪拉机柄较短,平直形,头部为球形

狙击步枪型莫辛纳甘的拉机柄向下弯曲

击针尾形状如同钢笔笔帽,兼做保险,左边为开保险状态;向后拉击针尾并向左旋转,卡在机匣上,就是关保险状态,此时击针不能向前击发。

还有就是,莫辛纳甘的下护木有点向下鼓出,有种大肚子的感觉,这也是识别这种枪的一个特征,在莫辛纳甘卡宾枪上特别明显。

最初生产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有步兵型、龙骑兵型和哥萨克型三种,其中步兵型最长,全长1306mm,哥萨克型和龙骑兵型较短,为1234mm。沙俄时期生产的早期型莫辛纳甘步枪大致特征如下:

莫辛纳甘M1891步枪(步兵型)特征

1、准星无护圈

2、六角形机匣:

早期莫辛纳甘步枪的六角形机匣

3、可以竖起的旧式表尺

早期型M1891步枪表尺

1930年,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设计了一种现代化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命名为M1891/30步枪,和老型号相比,M1891/30的外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区别: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1、除了最初生产的批次外,后期大量生产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机匣从六角形简化为圆形。

除了最早批次外,M1891/30步枪机匣简化为圆形

2、准星增加护圈

M1891/30步枪的准星护圈

3、使用平卧式的、公制为单位的新式表尺

M1891/30步枪表尺

M1891/30步枪批量生产后,取代了沙俄时期和苏联早期生产的旧式莫辛纳甘步枪,成为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并且是二战苏军的主力步枪。此外,苏军中还有一些其他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









大奔波哥


但凡是个栓动,主要的东西就是枪机了,别的没啥好说的,反正那会一竿子步枪都长得和98K似的...(手动狗头)

莫辛纳甘诞生年份是1891年,那会虽然98K它大哥,Gew98还没出生,但是毛瑟枪机已经出生了,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种比较普遍,而且可靠的设计。莫辛纳甘自然也用这种闭锁机头。

(这个是毛瑟的)

(这个是莫辛纳甘的)

但莫辛纳甘的整个枪机都是可以分离的,尤其是机头可以换,不像毛瑟的都是一体的。(可能是对自己工艺信心不足把),另外,毛瑟闭锁是垂直锁定,而莫辛纳甘是水平锁定

它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射击是,由于它用的是7.62x54R,这是一种带凸缘的子弹,如果在弹仓里头不安上前下后顺序排列的话会导致卡壳

因此它在枪机上设计了一个阻断器,推上一发子弹入膛的时候,阻断器抵住下一发子弹,然他们隔开点距离,防止这种被称之为Rim Jam的问题。

转栓的角度和毛瑟一样是90°,所以拉栓不快,外加它的拉机柄力臂较短,开锁的时候还比较费劲,加上杂物卡栓/天冷冻栓/子弹质量差导致胀壳严重这些问题,就出现了开栓要用脚踹的段子。

保险的话是把机尾往后拉,然后往左边旋转,挂住击针。虽然看起来没毛瑟的三档飞翼式保险来的高大上,但安全性上也够用。毕竟德国人一直是浪费吨位的代表,打仗是烧钱,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保险,还有那个厚重抓壳钩其实在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反而是拖累自家军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