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到美國,殲20需要六個小時,東風41需要飛多久?

洲際彈道導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通常指射程大於8000公里的遠程彈道式導彈。它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核三位一體中兩極的重要條件。主要用於攻擊敵國領土上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目標。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比中程彈道導彈、短程彈道導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導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目前主要擁有國為: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另:印度和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也在研製中。

一般來說,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至少應達到5500-8000公里(各國定義不一,目前除法國以外,幾個核大國的洲際導彈射程都在11000公里以上)。洲際彈道導彈一般(但並非一定)裝備1枚核或熱核彈頭,其典型構成為:液體或固體推進裝置,二級或多級助推火箭,慣性制導系統(並可加裝星座導航、衛星導航或末端制導系統),一個或多個載入飛行器,每個載入飛行器各含有一枚彈頭。

從中國到美國,殲20需要六個小時,東風41需要飛多久?

大力神洲際彈道導彈發射

洲際彈道導彈的設計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1940年代由納粹德國著名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向納粹政府提議的A9/10系列。由於後來二戰德國戰敗,這些構想未能實現。最早的中程彈道導彈則是馮·布勞恩在二戰期間主持設計製造的V2火箭("V"取自德語詞Vergeltung 的首字母,意為"復仇")。V2上裝備的是液體燃料發動機和慣性制導系統,從移動發射車上發射以避免遭受盟軍的空襲。二戰結束後,馮·布勞恩和大批曾為納粹服務的德國科學家被俘,之後被秘密轉移到美國,加入了美國軍方發起的名為"文件夾行動"(Operation Paperclip)的中程彈道導彈研發計劃,在V2設計思想的基礎上研製了"紅石"(Redstone)和"丘比特"(Jupiter)中程彈道導彈。依據《北大西洋公約》的規定,美國可以將這些導彈部署在射程可覆蓋蘇聯東歐平原地區的歐洲國家。

從中國到美國,殲20需要六個小時,東風41需要飛多久?

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和俄羅斯(前蘇聯)都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研製洲際彈道導彈的。1957年8月前蘇聯首次試射成功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美國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宇宙神"於1959年開始裝備。兩國都擁有一批火箭發展的先驅,其中著名的有前蘇聯的齊奧爾科夫斯和美國的戈達德。洲際彈道導彈已經發展了五代。

從中國到美國,殲20需要六個小時,東風41需要飛多久?

我國的東風41已經和世界見面,讓國人非常興奮。從中國到美國,距離大約是在9600公里左右,殲20需要六個小時,東風41導彈需要飛多久呢?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是我國最先進的一款,射程達到了1.4萬公里,可以攜帶10枚分導式彈頭,它的末端突防速度非常快,不給攔截系統反應的時間就能打擊到目標。我國的隱身戰機殲20的飛行速度是2.5馬赫的樣子,它飛到美國的話需要6個小時,比起我們坐國際航班的時間要短得多,只是東風41末端突防的速度遠大於10馬赫,因此它飛到美國的本土,其實只需要半個小時就到了。

從中國到美國,殲20需要六個小時,東風41需要飛多久?

早期的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為人類的空間探索提供了直接而堅實的基礎,空間技術史上許多著名的運載火箭,如"宇宙神"(Atlas,美國)、"紅石"(Redstone,美國)、"大力神"系列(Titan,美國)、"衛星"(蘇聯)、"質子"(蘇聯),以及我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都是從早期洲際彈道導彈設計中移植過來的(這些設計最終都沒有在洲際導彈中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洲際彈道導彈的打擊精度已大為提高,不再需要攜帶破壞力巨大的彈頭即可摧毀預定目標,所以尺寸已比早期導彈大為減小,彈頭也比原來更輕,推進劑則改為固體燃料(這使得它們的運載能力要低於運載火箭),但處在洲際彈道導彈研發初期的各國一般仍採用液體燃料火箭,因為其構造比固體燃料火箭更為簡單。當今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的洲際彈道導彈的部署一般遵循"相互保證毀滅"的戰略思想。

到了1970年代,美蘇都開研製反彈道導彈系統(Anti-ballistic missile),這使得上述"相互確保毀滅"原則的基礎受到威脅。為避免軍備競賽加劇,1972年5月26日,美蘇簽署了《反彈道導彈條約》(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以保存現有洲際彈道導彈的威脅力,保證冷戰雙方的平衡。然而這一平衡在1980年代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啟動星球大戰計劃,發展新一代的"和平衛士"和"侏儒"(Midgetman)洲際彈道導彈後再次受到威脅。這些舉動導致了後來的各次《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談判。

從中國到美國,殲20需要六個小時,東風41需要飛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