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苏争夺德国科学家,为什么没听说争夺日本科学家?

229337987




二战前后,德国的科学家确实吃香,被美苏拼命争抢,但是,同为邪恶轴心国的日本科学家,基本没人争抢,这到底是为什么?

德国在二战前后科技水平很高,而日本的科技很一般



(德国卡尔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此话不假,德国二战期间的科技实力集中体现在军事方面。比如重炮卡尔臼炮,比如巨无霸坦克,比如古斯塔夫列车炮,比如鼠式坦克,还比如v2导弹,这些武器的研制成功,和德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分不开的。

强大的科技实力后面,是一群科学家。这些科学家遭到疯抢,完全正常,谁不想要顶尖的人才?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可能要顶很多个军,一个爱因斯坦,其能量实在无法衡量,对世界的影响真的是大到爆。

日本在二战前的科技实力,相比德国、美国,甚至苏联,都是有差距的,因此,对于日本国内的科学家,实在没有太多理由去抢。



当然,当时的日本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在生化武器和生物高科技方面,日本还是有优势,曾经的日本731部队,在中国大地上,用了无数活体做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这事太重要,欧美国家都无法做到,毕竟要用很多活体。

日本731科技人员,有国家是看到眼里的,这个国家就是美国,人家基本上一窝端了。

所以说,因为日本的整体科技水平当时很有限,对于日本科学家争抢就相对比较少了。

德国科学家遭到哄抢,和德国的国家政策也有关系



对德国科学人才的哄抢,和德国的国家政策有关系。

希特勒上台后,鼓吹德国日耳曼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认为犹太人是影响国家发展的毒瘤,那些犹太商人,把持资本,对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害。在希特勒眼中,犹太人就该被送去见上帝。

因为希特勒的政策,导致犹太人受到极大迫害,二战前后,所有犹太人都诚惶诚恐,连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也被美国提前抢了去。正是因为有爱因斯坦,才导致美国能研制成功原子弹,这改变了世界的规则和秩序。

德国很多的犹太裔科学家,只要有一丝的可能,都想离开德国,离开那个对犹太人来说的“人间地狱”。

因为当事人出走他国的愿望比较强,那么被疯抢的概率就增大了,而日本人比较团结,虽然面对外面的风险比较大,但没有清除异己,屠杀人民的大举动,所以日本的科学家放弃本国,出走他乡的概率就低了很多。

德国和日本战败后,面临情况完全不同



德国战败后,苏联、美国、英国等统统进入了德国,德国被迫分为了东德和西德,德国的各种资源被争抢,包括还在国内的高科技人才。这时候,就看谁下手更快,谁给的待遇更好,德国剩余人才就会做出选择。

而日本的情况是,战败后,只有一个国家控制了日本,那就是美国。

美国一家独大,控制着整个日本,所以,对于日本的科学家不用抢,就看美国想不想要了。想要了,美国会轻松带走,不想要,科学家们就算哭着喊着,人家也不收。

另外,日本要重建,美国也不至于把事情做绝了,毕竟日本的重新启航,需要大量的人才。



整体来说,二战时,德国科学家遭到疯抢,而日本科学家却没有人激烈争夺,原因就是:德国当时科技水平高,科学家都是顶尖人才;德国对内政策太苛刻,让有些犹太裔科学家无奈出走,被人疯抢;德国和日本完全不同,德国被迫分了东德、西德,日本是一个整体,被美国一家控制。


蓝风破晓


这个问题让日本非常尴尬。

同样是作恶多端的法西斯国家,德国科学家抢手日本却无人问津。这就好像条件似乎并不比别人差但是却被挑剩下的大龄剩女一样,其内心的郁闷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日本就纳了闷儿了,我们到底哪里不如德国?美苏两国的口味是有多重?难道小就满足不了你们了吗?

其实这种尴尬情况的出现,在静夜史看来再正常不过,因为日本确实不合美苏两国的口味,而这种尴尬的情况,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没有争夺的价值

美苏两国之所以不去争夺日本科学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科学家含金量太低,日本的科技水平在美苏面前太水。

作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的科技水平虽然自明治维新后长期领先于其他亚洲国家,但和强国林立的欧洲国家相比,缺乏竞争的日本必然在技术上逐渐落后。

二战期间的日本武器装备,虽然深受我国军民喜爱,但放眼全球确实显得非常不入流。日本科技水平虽然在亚洲一骑绝尘,但因为日本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的国情,所以无论科技发展还是战争思想都显得与众不同。

比如一战后在欧洲各国陆续发展冲锋枪时,日本仍然钟情于步枪,醉心于精度射击;日本经典的零式战机,为了提高航程和灵活性,竟然牺牲飞行员的安全性。

长期以来,日本的武器虽然看起来“落后”,但基本符合日本人的国情特点,比如土豆坦克、92式步兵炮等,这使得日本在面对不入流的东亚国家时所向披靡。

但这种与众不同的路线下走出来的科学家,在主流科技的发展中几乎是一无是处的,所以他们本身就不会受到美苏等主流国家的青睐。

相比之下,德国作为欧洲列强之一,不仅技术水平先进,更引领了世界主流科技发展,虽然也有诸如鼠式坦克、古斯塔夫巨炮等点歪科技树的作品,但总体而言是符合美俄未来发展需要的,特别是核武器和火箭的研究,这使得德国科学家成为烫手山芋。

而事实证明,美苏的选择无比正确,二战后美苏两国科技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德国科学家和资料的支撑。

当然,你要说日本科技一无是处也不对,比如日本的生化武器研究就被美国接手了。但实践证明,从杀人魔窟731部队得出的实验数据,要远比这些手上沾满鲜血的科学家更有价值。

2、没有争夺的条件

美苏之所以没有争夺日本科学家,除了对日本科技不感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苏两国没有争夺的条件。

因为二战后的日本,被美国独占了,没有进入日本的苏联即便想抢,也没有机会了。

虽然在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中一再强调要美苏联合作战,甚至和肢解德国一样将日本分区占领。但1945年7月爆炸成功的原子弹让美国瞬间有了甩开苏联单独搞定日本的能力。随着1945年8月6日和9日两个原子弹的开花,日本的死硬派也终于服软,裕仁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尽管苏联于1945年8月9日出兵东北,将包括溥仪在内的伪满洲国势力一网打尽,但很多人还是提前跑回本土,包括731部队。

而后当苏联想要从库页岛南下北海道,履行分区占领日本的承诺时,美国驻太平洋地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强硬警告苏联不许登录日本本土,于是苏联悻悻而归。而由于中华民国无暇派兵,英国又唯美国马首是瞻,所以最终美国成为日本的实际占领者。

因为美国独占,本身就意味着即便日本科学家有价值,也不会和德国科学家一样被美苏争抢。

而当日本的科学家被美国“选秀”,日本科学家的命运也成了美国的砧板鱼肉。而实际上正因为美国的独占,所以对很多有价值的科学家进行了“特赦”,特别是为美国提供大量人体实验的731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

所以日本的科学家不用抢,即使抢了最终也会发现还不如不抢。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其实简单说就两点,一个就是因为德国科学家太牛逼了,而日本的科学在美苏眼里真的看不上,就是说日本的科学还没有值得让美苏来争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德国是完全的无条件投降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别说是人了,国家都被分裂了,柏林都被分区占领了,这个时候的德国完全没有可选择的了。但是日本不一样,日本是有条件的投降,日本仅仅只是宣布结束战争,投降而已,但是没有失去任何东西。还有就是可以看到在战后只有美国的势力进入了日本,苏联的势力根本没有进入日本,怎么去抢呢?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于人才,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历史是少数人推进的,而少数人指哪些人呢?就是这些牛逼的科学家,政治家等等,是他们在推进历史的发展,所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必须要有牛逼的科学家,政治家等等。美国和苏联在战后争夺德国的科学家也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的。

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不是没有原因的,德国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前期都是属于世界最前列的,美国的原子弹能够那么快研制出来,可以说没有德国人能够做到吗?美国很多的科学家都是从德国跑过去的。

但是日本呢?日本在亚洲确实可以横扫,但是放在欧洲的话真的不算什么,当时日本的坦克在亚洲战场上那就是无人可以打败的,但是放在欧洲那就是一个装甲车而已,日本在二战时期有什么值得美苏去抢的呢?

那么唯一可以让美苏去抢的就是医学家了。日本的医学在战前其实并不是很发达,但是在战后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个就是拿中国人做实验堆出来的,日本的731部队直接拿活人做实验,

所以日本在战后的医学可以发展的如此迅速。

但是苏联势力在战后根本就没有进入日本,苏联一直都没有对日本宣战,仅仅在日本投降之前一个多星期才宣战的,而美国已经和日本打了好几年了,美国怎么可能把这个香饽饽给苏联呢?所以有美国在日本后面支持,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仅仅只是宣布投降而已,就说战犯,日本在亚洲侵略了数十个国家,数以万计的人被卷人战争,数千万亿人的伤亡,但是仅仅只有几个人在战后被处死,这个公平吗?这个是无条件投降的结果吗?日本在战后也没有被分区占领,除了美国就是当时的一些跟在美国后面的一些欧洲国家象征性的派出一些驻军而已,所以说苏联根本没有机会和美国抢呢?而美国为了扶持日本在亚洲牵制苏联,所以对日本也是没有打压,相反是帮助日本复苏和振兴。


中国历史研究所


德国战败后,美国和苏联都想方设法把德国科学家迁往自己国内。当时的德国科学家大多是研究军事武器之类的,例如号称“火箭之父”的布劳恩和爱因斯坦就被美国的“回形针计划”吸引移民到了美国。美苏两国能在短时期内在军事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都离不开德国科学家的贡献。

1945年,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之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战胜国更是掀起了瓜分德国科技成果的狂潮,这其中就包括对德国科学家的争夺。二战后,美苏争霸期间美国与苏联之间层出不穷的科技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有德国科学家的贡献。

美苏两国早已经清楚地了解德国的科技的先进,更明白这些德国科学家潜在的巨大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说,早已占据世界顶尖水平的德国科技,及创造这一切的德国科学家,具备被抢夺的巨大价值。

早在1933年到1941年之间,很多德国科学家,还有一些奥地利科学家,自动前往美国寻求庇护,在这9年的时间里,美国所接收的科技人才多达1090名,这些人中有645名是工程师。

这些德国科学家在美军非常重视的军事技术等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所以美军非常清楚这些科学家的价值。至于苏联,早在二战开始之前,他们就与德国有过非常紧密的军事合作,所以他们也很了解这些科学家促进本国军事技术进步的能力。

日本的科学人才的能力,远达不到美苏需要争抢的地步。日本科学家在科技探索这些方面,闹出过不少国际笑话。上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地,也就是所谓的伪满洲国听信日本所谓权威专家的言论,在东北勘探石油,结果一无所获。日本科技虽然并不先进,但是并非一无是处,但是,美国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人才,苏联却争夺无力。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可是想要顺利地在中国战场发动战争,必然要依靠石油、有色金属等格外昂贵的战略物资。

日军在二战时期的潜艇技术是比较先进的,像日本的伊400潜艇,那就是当时下潜深度最深的潜艇,也是吨位最大的潜艇。并且日军还造出了当时所谓的水下航母,可想而知当时日军的潜艇技术还是不错的,甚至日军的潜艇当时就可以从本土出发,去载着水上飞机攻击美国。

而真正令美军垂涎的则是731部队的实验资料,可以说美国为了获得这些资料,那是煞费苦心,不惜赦免松井石根等人,使得731部队逃过了审判。美军在1943年就注意到了这支部队,得知日军采用了大量活体作为实验之后,美军高层瞬间就动起了这些资料的心思,并且非常渴望得到菌种。

当年美国得到这些资料和菌种之后,曾经在朝鲜战争中投放过不少带着炭疽病毒的跳蚤,可以说美军生化武器这么厉害,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研究资料。用美军的话来说,这个世界上或许再也找不到同类的资料了,因为人体活体实验,无论怎么样都同动物有极大区别。








经常用了


二战期间,德国军队的表现不俗,他们的军事装备和科研能力常有惊艳展现,希特勒的核研究、V-2火箭都曾盟军担心。

因此,德国战败之后,美国对优秀德国科学家青睐有加,实施“回形针计划”,想法设法要把他们弄回国内去。

美国人成立“阿尔索斯”秘密突击队,主要任务就是抢夺德国、意大利的科学家,并要将他们平安运抵美国。事情紧急到,美军调动1个伞兵师、2个装甲师、整个第6集团军,来专门保护小分队的安全。

美国人不仅在自己的占领区安置德国科学家,还跑到苏联战区鼓动人家来美国,甚至会绑架较高知名度的科学家,以免高科技被他国获取。

据悉,美国人把1600多名德国科学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带回美国,包括冯.布劳恩、劳埃、赫斯、加博尔等大师级人物。

苏联人搞抢运是一把手,能够短时间内,把德国工厂设备搬空,连一颗螺丝钉都不留。

看到美国人大肆抢夺德国人才,苏联人也坐不住了,他们推出自己的“奥萨瓦根行动”,要争分夺秒弄走德国优质人才。

仅仅在1946年10月22日一夜,苏联人和德国助理们就招募到2000多人,派来92列火车来运输。他们除了运走德国人才及其家人外,还要全部运走德国工厂的相应设备。

苏联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让当地的苏联驻军目瞪口呆,因为苏联内务部常常直接绕过驻军,直接插入进行管理。

美国、苏联对德国人才的争夺,不可谓不激烈,然而对日本的人才,双方的热情就少了很多……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苏联人攻打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的时候,也是相当注重日本专业技术人才的收编。

后来,苏联人把大部分医疗人才留给中国人,自己直接带走几个最好的,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大的动作。

原因也是大家能够理解的,毕竟日本的科学家并非顶尖的水平,对于重视军事技术的苏联人来说,日本的军事型人才并不入他们的法眼。当年,美国人占据日本本土,也不利于苏联人抢夺日本人才。

美国人对于日本的军事人才也没大的看法,毕竟日本人军事科技可圈可点的并不多,但是美国人对日本的生物技术是相当重视,毕竟731部队的活体实验数据太珍贵了。因此,日本生物医学方面的人才和材料,美国人是全部要的,以至于不惜让731部队逃过审判。


子屠龙


虽然与传统西方强国比,日本的科技人才确实不算什么。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和美国更是抢了他们数千名科学家,相比于他们,日本倒是要显得平静的的多。



德国和意大利有科学家,日本同样也有,只不过相对于他们,日本倒是有些显得小儿科了。

虽然,美国和苏联看不上日本的科学家,但是国共两党可是十分的需要他们的。


日本有十分丰富的军事物资,还有顶尖的技术人才,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阵营可是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优势的。所以在战后他们也是采取类似美苏瓜分德国,意大利类似的做法,将日本的科研、装备、军事人才为我所用。

像是当年的东北老航校当年的很多飞行教员都是日本飞行员,是那些日本飞行员手把手带出了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当然也是有着很多的男性飞行员也是他们带出来的。




东北在二战时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后勤基地,当年在打下了这里之后,日本也是有着手建设在哪里,日本几乎建造了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在战争结束以后,东北还留下了许多人才,像是曾经在那里工作的中国人技工,还有司机等等,另一方面很多日本技术人员也留在那里。


是阿维啊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咱都知道这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科技这玩意,一个国家才能玩的转,才能做世界的领头羊。二战期间德国佬整出的黑科技,那海了去了,啥V2导弹,啥虎式坦克,据说还整出飞碟这种蝶形飞行器,再加上啥防空导弹,喷气式飞机。就因为小胡子希特勒喜欢大个的炮,愣是整出俩超级大炮,这是两门依靠铁轨才能运行的巨炮,分别叫“古斯塔夫”和“多拉”。八百毫米的口径,这吨位就达到了一千三百四十四吨,光炮弹就重达七吨,一炮下去这就能飞出去三十七千米的距离。

这些个东西,您要是没有个上百个脑瓜顶不长毛的科学家,根本就完不转。咱这么说吧,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二战期间整出几个黑科技,没几个吧。

说道这里,有人要说了:“老美不是整出个原子弹吗?”

别扯这玩意了,要不是小胡子希特勒要搞犹太人,推动原子弹进程的爱因斯坦估计还呆在德国搞他的发明创造呢!

所以科技的根子在哪,人才啊!

抢德国佬的人才

所以随着二战的推进,美国佬和老毛子进入德国,把德国给一分为二,分了之后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德国储备的海量的科学家。

这些个聪明的脑瓜都不长毛的人,要不是胁迫,要不是重金收买,要不是利诱,总之各种手段齐上,就是不能让对方给弄走为基本目的。

美国佬还专门制定了一个“回形针计划”,任务就是收集德国高阶科学家。干这任务的人开始只有一百人,到后来翻了七倍变成七百多人,这七百多人又分成了无数个小组,罗列各种的科目。

啥战斗机分队,啥导弹分队,啥火箭分队,就这么把一千六百多个德国科学家给整到了美国给美国人服务。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土星5型火箭之父的沃纳.冯.布劳恩。

说实在的就这一计划,使美国成为了大批德国纳粹的避风港。但美国佬可是至死不渝的维护这些人。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种超越世界的科技,成为世界的领头羊。

老毛子也多呈不让啊,二千人的队伍就拉到了老毛子的地头,其中核领域的专家就达到了三百三十八人。

就这么一场瓜分,造就了二战结束后世界俩巨头的出现,美国佬和红色苏联。

在后来的几十年间,俩人凭着这些班底,在世界上对着世界领头羊的位置你争我夺的搞的不可开交。

所以德国在二战之所以这么牛掰这和这帮子科学家密不可分啊。

小鬼子的科学家

转过脸咱瞅瞅小鬼子,这个头不高,脑瓜也没装几两肉,整个坦克出来,说是中型的放在欧洲地界上充其量就是一装甲车。搞一机关枪,还把把子给整歪了。搞了一堆遥控鱼雷,结果被揭穿了是一帮子小鬼子利用身高的优势,钻到鱼雷里面驾驶鱼雷和美国佬玩碰碰车的游戏。

搞个气球下边挂个炸弹,这就拜托他们的天照大神送到美国吓唬美国佬的气球炸弹,还有那个名字特别美的樱花自杀式飞机。这玩意谁要,搞优惠买一送一,一买必须一打,不然就臭了的玩意。

当然原子弹他们也玩了一把,结果给美国佬拿出来呈上之后,美国佬扣着大鼻涕就糊了一纸片子,根本就瞧不眼的玩意。

还有那些个石油专家,放着大庆那么大个油田愣是看不见,你说这帮玩意整回去干吗用,添双筷子白吃饭?那哪成啊!

说道这里,有些个朋友就要问了:“这小鬼子真没有东西可以分的了?”

还真有,731部队那些个搞细菌战的瘪犊子,他们的部队长石井四郎连同这帮家伙的所谓的科学材料,被美国佬一锅端回了家。这么说吧细菌这玩意是依靠无数的活体实验,积累出的数据做后盾来搞成果。

小鬼子在咱大华夏地头上最不缺的就是活体,这实验做的一遍又一遍,那数据积累的海了去了。这帮人被美国佬给请了过去。

想当年,在咱大华夏的解放军干美国佬的时候,这731部队出来的瘪犊子还上战场上放过毒。

最后总结一下,德国之所以能被瓜分最关节的一点就是,美国和老毛子把德国的土地瓜分了。而小鬼子这头就只有美国佬自己,没人抢,再加上这帮东西真上不了台面,即使有那也是靠着缺德才有了那么一丢丢成就的玩意,所以就没有发生争夺小鬼子科学家的事。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二战快要结束时,美苏其实早就对美日的科学家进行了一番研究,哪些是可以在战胜之后拉拢回国,已经开始接近,并逐步开始接触这些科学家了。只要你有才能,那么美苏两国帮你搞定一切,不管你以前干嘛了,以后成了美苏的人看,要么受到苏联保护,要么受到美国保护,只要你来吧。

关于为什么没有听说争夺日本的科学家的说法,是因为日本本土是被美国控制的,美国一国管控日本,其他国家在日本也没有驻军,怎么抢?并且日本确实也没什么值得美苏两国争抢的科学家,当时美苏两国的科技普遍都比日本好,不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美苏两国都看不上。

如果真要说日本有什么值得美苏关心的科技,那就是日本的生化技术和医学,这个要从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说起,这个部队简称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731部队。表面是个污水净化,实际上就是进行活体研究,对战后发现,整个731部队成立到结束,研究了朝鲜人民,我国人民,以及联军的战俘共计10000多人,很多人在此期间都被折磨致死。

因此,日本在生化细菌方面以及人体医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后来,在美国占领日本期间,有很多曾参与过731部队的日本人都被引渡到美国,美国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给予丰厚的优待,并以医学教授的身份活跃与美国,在美国南方的阳光地带安享晚年。

而美苏争夺德国科学家是非常激烈的,当时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一批,有人曾开玩笑说,德国迟发动战争10年,将会在10年之内统一世界。这未免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德国科学技术已经到了世界的顶层。美国更是在德国战败之后,制定了“回形针计划”,目的就是吸引德国方面的人才。

美苏争霸时期不断的月球竞赛,这中间的很多技术都是从德国掠取的,可以说:一个德国战败了,两个国家科技起来了。美苏两国利用德国这些科学家以及科技图纸,利用本国的工业实力,将科技推向了世纪,一波波的科技品应运而生。


历史深度揭秘


首先,德国在战败之后,美苏两国都曾在德国驻兵,因此德国被这两个国家都曾染指过。这里重点说一下美国,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制定了著名的“回形针计划”,吸收了大量德国的科学家,尤其是德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这项计划内,只要你有一定的能力,来了美国之后不仅能免受战争的影响,还能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因此大量的德国科学家都被美国的这个“回形针计划”所吸引。比较著名的就是布劳恩,布劳恩在德国的时候就有“火箭之父”的美誉,因此被德国纳粹政府视为重点保护对象,不仅将他吸收到了纳粹集团内,还给他以党卫军少校的军衔,在战后,布劳恩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美军还花费了巨额的代价让其移民美国。布劳恩到达美国之后,立马主持了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被后人称为美国航天之父。

回过头看一下日本,日本虽然名义上是被盟军占领了,但其实占领日本的只有美军一家,当时日本上下各个阶层都将美军视为救世主,此时就算苏联过来拉日本人去苏联,日本人都不想去,所有美苏两国根本没有争夺的这个意思。

其实日本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确实有限,根本达不到让美苏两国争抢的程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日军在东北三省嚯嚯了14年之久,但死活就是没有发现油田,因为当时所有的日本人都坚信一个学说,那就是“海底腐泥起源学说”,这个学说的创始人是高田纯一,他认为所有的石油都在沿海附近,所以日本人在沿海地区疯狂的勘探油田,最终结局自然是无功而返。

不过日本有一项技术勉强能拿得出手,那就是建立在活体实验基础上的生化技术和医学方面搜集的大量人体数据。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当数731部队和513部队,这里面的日寇掌握着大量从正常渠道无法获取的医学资料,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日寇大部分都被美军保护了起来,并且最终移民到了美国,为美国日后的医学发展贡献了一些肮脏的力量。



猫在荡秋千


1945年7月,美国联合情报目标局(JIOA) 启动阴天行动(Operation Overcast),同年11月更名为别针行动(Operation Paperclip),到1947年的11月为止,成功将1700多名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3700多名家属强行转移到美国。与此同时,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也在德国的被占领区实行奥索阿维亚希姆行动(Operation Osoaviakhim),将2200多名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及另外的6600名家属强行转移到苏联,甚至包括火箭工厂的设备和生产线附带技术人员整体搬迁。按现在的话说,人才争夺战中,美国抢西德苏联抢东德,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德国的顶尖科技人才就被美苏抢个精光。

(上图是美国一次转移104名德国科学家 地点:德克萨斯 布里斯港)


为什么美苏要如此疯抢德国的科技人才?

一,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战胜国的美苏来说理由充分得很

是德国发动了二战,并且德国从其它战败国如波兰,法国掠夺了大量财富,包括黄金,艺术品和科技人才装备,特别是抢走了不少苏联科学家。现在德国败了,人才就是美苏最好的战利品。再者说了,即使德国二战没有抢其它国家的科技人才,美苏也会将德国人才抢劫一空。

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苏联名义上是同盟国之一,暗地里却跟美国较劲,争夺战后世界老大之位。苏联担心和怀疑美国在偷偷转移德国的人才,而美国也同样怀疑苏联在悄悄转移德国的高科技设备和人才,东德和西德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于是美苏为保险起见,各自迅速将人才转至本国。如果德国只是被一个国家美国或者苏联占领,争夺人才可能就不会是公开抢了,而是私底下抢或偷了。

三,德国的很多科技和武器系统领先世界

德国敢于发动二战,最能给希特勒壮胆的就是德国领先的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下面例举的这些高科技是美苏梦寐以求的:

(德国 Me 262喷气式飞机,世界上第一架)


-制导技术:1943年德军首次使用 Fritz-X反舰炸弹,利用无线制导击沉一艘意大利战舰。同一时期,美军开发了雷达制导炸弹,但没有实战。

-远程导弹技术:使用液体燃料,重达14吨,垂直发射的V-2导弹,能飞出200公里,最高速度可达3500英里/小时,是世界首款弹道导弹。

-空降技术:二战爆发前的1938年3月12日,德军伞兵空降奥地利夺取Wagram机场,其它国家才迅速发展自己的空降兵。

-直升机技术:二战中德国开发并生产了Flettner FI-282系列直升机产品,1944年宝马公司正要大规模生产时,被盟军飞机炸毁生产线。

-火箭技术:德国的V-2s技术团队 首批88人被美国一次性带走,阿波罗登月的火箭及发射技术就来源于此。

(德国的V-2火箭)


-喷气技术:德国的Messerschmitt Me-262 是世界首款喷气式战斗机,1942年7月18日成功首飞,美国后来的F86, B-45s等技术来源于此。

-夜视技术:1939年,德军开发ZG 1229 Vampir 型夜视镜

-潜艇技术:这一项就不必多说,德国的潜艇技术世界闻名。


美国和苏联有没有抢日本的科学家?当然抢!只是方式不同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美苏分别占领相互较劲,而日本则完全不同。日本的高技术人才都在本土,美国和苏联都没有派兵在日本本土做战,根本就不存在抢夺的条件,那日本的技术是如何被美国收入囊中的?仔细一想就简单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军全面接管了日本,所有军工企业都接受美军驻扎审查和监督,不仅包括为军工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其它所有技术先进的企业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用抢吗? 直接拿!日本企业敢说一个不字?下面例举的这些日本高科技术就拱手送给了美国(比美国落后也可借鉴):

-驱逐舰技术:1941年日本开始制造世界最大的战舰岛风级驱逐舰(Shimakaze-Class Destroyer),设计航速40节,功率8万马力,但直到1943年才完工,几乎没有参加实战,后来在空袭中被击沉。

-轰炸机技术:G8N Renzan四发重型轰炸机,航程3200公里,第一架原型机1944年首飞,性能出色但来不及使用,盟军已敲开日本的大门。

-重型坦克技术:Type 5 Chi-Ri坦克的目标就是要摧毁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1944年才出来一台原型机,只是后来不了了之。

(日本的Type 5 Chi-Ri坦克)


-喷气式战机技术:受德国Me 262喷气式战机的启发,日本研制了Kikka型喷气战机,直到1945年8月才进行试飞,但来不及用于实战。

-防空炮技术:1943年日本开发了Type -5型高射炮,炮弹可打到20000米的高空,1945年8月美军的两架B-29轰炸机被击落,美军千方百计要找到它。

(日本的Type 5-15 防空高速炮)


-潜艇技术:1944年服役的I-201快速潜艇(超过20节),1945年建造完成的I-401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潜艇,比美国最大的还大60%,为了防止苏联夺取该潜艇,美军下令日军精深凿沉它。

--细菌战技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所有实验数据和病毒技术均被美国没收,技术人员被美国招募,所谓的"没收"只是个幌子而已民。


苏联从日本获得的技术非常少,除了缴获的日本关东军的军事装备等实物外,技术资料和科技人才基本没有。有人说,美国在二战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无偿掠夺了德国和日本的顶尖科技人才和技术,为以后的几十里成为世界霸主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