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通過各種各樣的戲劇抒發感情,表達現實的習慣。不論是上古時期祭神儀式之上帶著濃濃宗教風格的戲劇,還是後世之中文人們抒發個人情感的元曲,或者是日後的明清戲曲,京劇風格的咿咿呀呀,可以說,作為我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戲曲一路伴隨著我國的文化從無到有的發展了起來。

可是,若是對這些戲曲有了一定了解之後,我們就不難發現,我國的古代戲曲,似乎格外喜歡大團圓的結局:在《竇娥冤》,《鍘美案》之中,雖然說過程曲折,可是最終竇娥依靠自己升官的父親還了自己的清白,秦香蓮因為遇到包拯也懲罰了負心漢陳世美,類似的斷案戲曲大多數都是這種團圓的結局。

還有一種,則是藉助外來的力量,強行實現團圓的結局:《長生殿》之中,饒是貴妃已經死去,可是兩個人最終還是在仙境之中相見,得到了一個團圓的結局;牛郎織女的愛情雖然被王母娘娘阻攔,可是喜鵲們卻是給兩個人的愛情牽線搭橋。

最後一種,則是高中狀元之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樣得到了比較好的結局。比如說著名的《西廂記》之中,主角就是通過科舉考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而得到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不論是什麼類型的戲曲,

我國古代的這些戲曲的主題大多數都是大團圓的結局,有一些甚至不惜強行引入其他類型的不明力量,也要實現這種大團圓的結局。對於觀眾們來講,這樣的結局無疑給觀眾們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可是實際上,這種結局對我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一種不好的表率。

若是要深入的研究我國戲曲的這種大團圓結局,那麼勢必就要先知道這種大團圓樣式的結局出現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一·大團圓結局出現的原因

作為世界上的另外一個文明古國,古希臘同樣出現過非常發達的戲曲文化。只不過跟我國的戲曲比起來,古希臘的戲劇之中出現過大量的悲劇,英雄們經過自己的艱苦奮鬥,可是最終卻是並沒有得到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

事實上,這種戲曲文化上結局設定的原因,跟我國的傳統思想跟創作者的心裡活動是脫不開關係的。

1.跟傳統文化的關係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中,國人似乎對和諧,圓滿,團圓有著非常熱烈的期盼。在我國文化的美滿祝願之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福幾乎是隨處可見。同時,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中,也有破鏡重圓這樣追求家庭美滿的故事。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我國的傳統思想之中,善才是美的。 而在人們的普遍認識之中,認為只有團圓的結局才“美”。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一部文學作品是不是擁有一個團圓,美滿的結局,也逐漸成為了人們對作品評判的重要標準。在李漁的《閒情偶寄》中就指出: “全本收場, 名為‘大收煞’。此折之難, 在無包括之痕而有團圓之趣。

在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不論是為了迎合我國的傳統文化,還是為了得到一個良好的評價,都對戲曲的結局做出了嚴格的要求。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2.跟創作者的關係

說到對結局的創作,會出現這樣的結局,自然跟戲曲的創作者離不開關係。在我國古代,戲曲最主要的創作者其實就是我國古代的文人。對於這些文人來講,他們所追求的也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抒發情感,而是把自己的志向都寄託在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因此,言志成為了我國古代文人進行戲曲創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既然是訴說自己的志向,這些創作戲曲的文人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自己創作的文學作品之中得到一些心靈上的安慰。

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許多的戲曲之中都出現了高中狀元這樣的大團圓結局。事實上,在創作的過程之中,有不少的文人都把自己代入進入了自己所創作的主角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文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主角可以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了。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二·大團圓結局對我國文化產生的影響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已經瞭解到了產生這種大團圓結局的主要原因。這種大團圓結局既然成為了我國戲曲所常見的結局,那麼自然也會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產生許許多多不同的影響。

從好的方面來講,這種結局無疑是極大的促進了戲曲文化在我國的傳播以及發展。正是因為這種大團圓結局,戲曲文化完美的契合了我國人民本身的精神文化要求,讓戲曲在我國廣為流傳,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果不是這些戲曲本身的大團圓結局完美契合了我國傳統的精神文明需求,我相信,戲曲是很難取得歷史上的成就的。

與此同時,在促進戲曲文化的廣泛傳播的同時,這種大團圓的結局也在我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之中起到了負面作用,就是最終推動了了漢民族個體意識的缺失。在看似幸福美滿的大團圓結局之中,個人的悲歡喜樂似乎被無限制的磨滅。不論這些人物到底是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之中遭遇了多少苦難,當最後實現了大團圓的結局之後,面對有時幾乎是不堪回首的過去,這些人物卻都能在大團圓的時候放下自己本身的個體意識。

對於現實世界來講,這樣的安排顯然是並不合適的,那麼這些古代文人又為什麼會創作出這種結局來呢?以下我們就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分析這些古代文人的意圖。

第一個意圖:實現個人理想。

前面我們已經說到,這些古代文人在創作戲曲的時候其實是寄託了自己的志向在其中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就必然需要一個合適的大團圓的結局,在這樣的想法面前,個體意識就顯得格外空洞。

在關漢卿的《竇娥冤》之中,當竇娥在被斬首之前立下誓言之時,可以說竇娥本身的個人意識被爆發到了極點。而在這一次爆發之後,竇娥的個人意識便是再也沒有任何出現的機會,最後依靠自己的父親幫助自己沉冤得雪。

在破鏡重圓的故事之中,只要是能夠得到重新團圓的機會,對於裡面的女主角而言,不論自己的丈夫在這個過程之中做出了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原諒的,似乎跟團圓相比,這些人的個人意識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從這兩個故事之中我們不難看出,雖然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之中都提到了個人意識的部分,可是為了這種大團圓的結局,為了實現作者本身對個人理想的追求,作品之中的個人意識基本上都是缺失的。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第二個意圖:宣揚倫理道德,消弭故事矛盾

伴隨著儒家思想的不斷髮展,宋明理學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倫理道德的要求逐漸提升。在這個過程之中,大團圓結局無疑可以極大的宣傳儒家的這種倫理道德,同時也能幫助作者去更好的消弭故事之中的矛盾,讓故事符合傳統思想之中的真善美。

被稱為“南戲之祖”的《琵琶記》的結局便是一個標準的大團圓結局,在戲曲的最後,丈夫加官進爵,女子跟自己的丈夫團圓,不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大團圓結局。可是在這樣的結局背後,女主角趙五娘的個人意識卻是蕩然無存,明明是自己的丈夫在中舉之後另尋新歡,可是當新歡自願做妾侍之後,趙五娘卻是直接原諒了自己的丈夫,就跟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一家人又是重新團圓的生活在了一起。

在這個故事之中,雖然是大團圓樣式的結局,可是在這個戲曲之中我們也不難看到那些封建禮教對傳統女性的束縛。特別是在故事的過程中,趙五娘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個人意識根本就沒有得到任何的反映。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很顯然的,在這些大團圓的故事之中,作者們所重視的都是這些故事本身面對的社會面貌,他們所著重反映的是整個故事之中的整體,而不是這些故事之中那些個體的意識。杜宇我國的民族精神來講,這種安排恰巧反映了漢民族文化個體精神上的一種缺失。

很早之前,我國就有舍小家為大家的說法。這種說法雖然是愛國精神的一種表現,可是同樣也反映了漢民族個體意識的缺失。似乎在大家的意識之中,集體利益永遠是高於個人利益的,在很多時候個人意識都會出現缺失,這種民族精神上的缺失正是大團圓結局頻繁出現的重要原因。

三·我國對大團圓結局的批判

伴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傳入,近代時期,我國的一切學者也逐漸開始了對這種大團圓結局的反思,最終在戲劇理論界曾引發了一場關於 “中國古代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悲劇”的大討論。跟古希臘的悲喜劇相比,我國的這種大團圓結局總是顯得過於單一,同時在團圓的過程之中又失去了什麼。

在近代學者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中, 將我國古代戲曲概括為: “吾國人之精神, 世間的也, 樂天的也。故其代表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之色彩, 始於悲者終於歡,始於離者終於合, 始於困者終於亨。”

伴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學者們也越來越注意到了這種大團圓結局本身的弊端。甚至還有不少的學者認為,這種大團圓結局的實質上是為了當時的封建禮教所服務的,這種大團圓結局是非常落後的。也有過激的學者認為,我國根本就沒有悲劇,我國古代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悲劇。

這種說法實際上有一些過激,畢竟在我國古代的一些文學作品之中,悲劇也不是沒有。最重要的是,在近代批判的過程之中,當時的學者們所重視的仍然是對大團圓這種結局本身的批判,卻是沒有將這種批判最終上升到個人意識的層次上去,這就限制了這種批判本身的成果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小結

這種大團圓結局的出現,實際上跟我國傳統文化跟傳統思想是脫不開關係的。畢竟,我國的傳統思想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跟圓滿,正是因為這種思想對作者們的影響,再加上作者們本身對理想的追求,才最終導致了這種大團圓結局的出現。

探析古代戲曲的“大團圓”結局,談“團圓”美好蘊意下的“瑕疵”

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之中,大團圓結局曾經也一度在我國戲曲文化發展的過程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不過在這個過程之種,不可否認的卻是,這種大團圓思想的確跟民族本身個體意識的缺失是脫不開關係的。

在推動戲曲文化發展的過程之中,這種大團圓的思想同時也影響到了漢民族的個體意識。

而在傳統文化跟傳統思想的雙重影響下。當時的作者們會創作出這樣的結局也不足為奇。文化畢竟是紮根於當時的社會環境的,文學創作必然是來自於當時的社會生活的,戲曲既然紮根於我國傳統文化跟傳統思想的土壤之中,那麼會出現這種大團圓的結局,自然也不能僅僅是指責當時的作者們輕視個人意識。

從近代開始的對大團圓結局的批判,固然是文化思想領域的一種突破跟進步。可是近代的批判也僅僅是批判了這種結局本身的缺陷,並沒有認識到結局背後關於個體意識缺失的問題。

這種問題關乎於民族精神,自然不是說修改就可以修改的。不過我相信,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發展,漢民族的個體意識的覺醒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伴隨著個體意識的覺醒,我國的傳統文化必然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