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磨課一定要從磨“教學”法上升到磨教“學法”

作為教師教學需要經過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魚;第二境界——授人以漁;第三境界——悟其漁識。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指出:"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形象地指出了"魚""漁""漁識"三者之間的關係。

我從教二十多年,曾幾何時,與大多數教師一樣,我把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特別是"教"的方法、藝術,教材解讀一直奉為顛撲不破的真理而頂禮膜拜,深信不疑,時刻不忘拜師學藝,演練教學功夫,希望不誤人子弟,磨課也就自然從磨"教學"法開始。

教師磨課一定要從磨“教學”法上升到磨教“學法”

本文作者於水生在上課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委員會發佈德洛爾報告《學習:內在的財富》,提出了學習"四大支柱"問題,全面闡述了國際社會對人類未來和學習問題的理解,成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學習宣言。這"四大支柱"是:學會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 或"學會做人"(To be human)。其中"學會求知",是培養"學會學習"的能力,更多是為了掌握認識的手段,而不是獲得經過分類的系統化知識的本身。"求知"將是一個在認識和實踐之間無數次反覆、不斷"完成"而又重新開始的過程。學校教育教學則將其具體分為:教會學生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與人相處,這是學生進校接受教育的重要目的。

新課改的大潮衝擊下,我逐漸明白了:以前的演練最多隻能算作是授人以魚,難說是授人以漁,更別說是悟其漁識和培養學生素養。因此,磨課已經轉向鑽研如何教學生"學法"。

比如打磨講評課《全國卷改革試題解法》時,我不再炫耀自己精準閱讀教材,補充課外知識,也不沉溺於解剖"麻雀"式的答案分析上,而是讓學生先做練習先自學,並將學生以事先分好的組為單位,把有關歷年高考試題分門別類進行總結並形成分析報告。比如,法制改革、金融改革、社會改革的答案有何規律,學生在掌握大量實例基礎上,討論如何分析試題的思考角度,措辭上如何用好歸納演繹法去努力尋找試題背後隱藏的規律和歷史素養。

學生完成了前面的基礎準備後,我再用反詰法和探究式詢問方式,與同學討論"改革專題"蘊含的深刻內涵和相關要素。學生將自己研究後得出的答案與高考答案兩相對比後,師生共同確定其基本規律,讓學生再用新的真題實戰練兵,反覆推演後,由學生進行集體研判,師生共同探討言之有理的開放性答案。不侷限於研究答案本身。而注重解題方法和研究學習和考試背後包含的素養。

學生只有經過自己在課堂內外,特別是課堂內多進行大腦思考,動手演練、動口討論和表達後,才能腳踏實地地學會解題方法,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素養。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則盡心盡力地扮演好教練(即教會他們會練)和陪練(即陪伴他們實戰練會)的角色,學生就能真正擺脫教師手中無微不至的牽引,進而獨立地去解決新問題。

課堂打磨好教"學法",正是從授人以魚層次上升到授人以漁層次進而悟其漁識的重要標誌。磨"教學"法仍然是眾多教師熱衷的打磨方式,因為它畢竟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它如同治病治標,見效快,投入少,易操作。而磨教"學法"則需要立足課標和學生實際,結合教而言學,操作較複雜,費時較長,見效緩慢,短期不一定見效,甚至在平常考試中會暫時落後於磨"教學"法的教師,但筆者以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來看,只需兩到三年,即一個初中或高中階段,就完全能夠取得明顯效果。

有很多名師總結出經驗:磨課需要用一生的智慧去備好一節課。備教材,備學生,備自己。備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備自己,則是瞭解自己,揚長避短,用心打磨"學法"這一課。


作者:於水生(四川省綿陽江油市太白中學教師)

教師磨課一定要從磨“教學”法上升到磨教“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