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春转换干支纪年小常识一举粉碎“曹雪芹墓碑”的荒唐闹剧

1992年7月,时任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撰文介绍北京通县张家湾农民李景柱于1968年“发现”的“曹雪芹墓碑”(后又被冯指为“墓石”),由此引发了20多年来围绕这块丑陋不堪的石头间歇性发作的荒唐闹剧。


从立春转换干支纪年小常识一举粉碎“曹雪芹墓碑”的荒唐闹剧

“曹雪芹墓石(墓碑)”。


冯其庸的长文《曹雪芹墓石目见记》原载1992年8月16日《文汇报》,后收入冯著《曹雪芹家世新考(增订本)》,其中详细叙述了“曹雪芹墓石”的发现经过和冯本人的考证意见。《目见记》一文并没有提出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墓石(墓碑)”的真实性,以至于冯其庸在文章结尾只能写道:“我的这些看法都只是直感式的初步的意见,提出来只是为了引发大家的研究和思考而已。


冯其庸的“一家之言”当年的确引发了巨大争议,由冯其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的《曹雪芹墓石论争集》汇集了两派截然对立的意见。赫赫有名的“文物专家”和“红学家”傅大卣、史树青、王利器、邓绍基、刘世德、陈毓罴、杜景华等人,坚决认为“不是伪造”,“不容疑”。以“红学泰斗”周汝昌为代表的“反对派”阵营,秦公和顾平旦等人则认为“漏窦重重,大可疑议”。


正方均认为该“墓石”证明了“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按,1763年2月12日,“壬午除夕”是所谓“乾隆时期钞本”“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称曹雪芹于“壬午除夕”“泪尽而逝”)。反方由于不认同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说,以及对“墓石”的材质和刻写规范等问题存疑,因此认为“墓石”是假文物。


无论如何,证真也好,打假也罢,正常的学术讨论你来我往摆事实讲道理就行了,这种态度和方式相信下里巴人、农夫村妇、引车卖浆之徒都能理解和接受,但事竟有大谬不然者。


2009年,欧阳健、曲沐等人分别在各自的博客上公开刊发了《关于“〈红楼梦〉大讨论”的三地书》,这是欧阳健、曲沐和吴国柱等学者于1993年到1995年之间的相互通信,其中就有谈到“曹雪芹墓石”的内容。曲沐写了一篇纪念欧阳健亡妻的文章《纪念小唐》,其中也谈到了有关“曹雪芹墓石”的辩论。综合来看,以冯其庸为领军人物的“证真派”可真是厉害得狠呢。


1992年10月,“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扬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曲沐在南京会见了欧阳健的夫人唐继珍。曲沐告诉唐女士:“冯其庸先生为墓石问题很生气,谁都不敢说墓石是假的。


1994年5月10日,曲沐在致欧阳健的信中写道:“在扬州会上我就看到,为了一块墓石,冯(其庸)、林(冠夫)、杜(景华)等人那副神气,实在可怕。”


“证真派”这么厉害,这么可怕,“曹雪芹墓石(墓碑)”就能被证真了吗?天底下可没有这样的便宜事。据一位在京的老先生电话告诉我,墓石(墓碑)“当然是假的”,“有关部门”为了给“某人”留点面子,才没有继续深入报道。


轰轰烈烈的“曹雪芹墓石(墓碑)”确实偃旗息鼓了好一阵。2005年5月8日,《解放日报》刊发了一篇对冯其庸的访谈报道,在这篇署名“冯其庸、曹可凡”、题为《伤心最此断肠辞》的访谈报道中,冯其庸旧话重提,“坚信不疑”“曹雪芹墓石”不是造假。


半年多之后,据全国多家报纸报道,2006年1月25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于1968年“出土”的“曹雪芹墓石”在通州博物馆正式展出,门票售价人民币1元,这是“曹雪芹墓石”首次对市民展出。


2006年1月27日,《北京日报》的报道称:“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为石展题写了展题,认为这块墓石为揭开曹雪芹去世之谜提供了真凭实据。”这就是说,冯其庸认为刻写着“曹公讳霑墓,壬午”这7个字的所谓“墓石”“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1763年2月12日)。


据《北京日报》报道,通州原文物所所长、文物专家周良先生在1月25日的石展上介绍:“目前,文物界、历史届基本都认定这块墓石确实是曹雪芹的墓石”。大家看看,这当然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说法。

行文至此,我且引用冯其庸的旧文,向大家介绍“曹雪芹墓石(墓碑)”的基本情况,然后展开一锤定音的证伪。冯其庸在《曹雪芹墓石目见记》一文中写道:

只见墓碑平躺在房子里,约1米左右高,40多厘米宽,15厘米左右厚,墓碑质地是青石,做工很粗糙,像是一块普通的台阶石,只有粗加工,没有像一般墓碑那样打磨,碑面上粗加工时用凿子凿出来的一道道斜线都还原样未动,证明是根本未打磨过。碑面上凿刻“曹公讳霑墓”五个字,也不像一般碑文的写刻,就像是用凿子直接凿的,因为字体是笔画一样粗细、方方正正的字体,有点类似八分书,但毫无笔意,所以说可能是未经书写,直接凿刻的。总之给人以十分草率的印象。因为刻得很浅,字迹与石色一样,几乎已看不清楚,但只要仔细看看,还是可以毫不含糊地辨认出来的。在碑文的左下端有“壬午”两字,“午”字已剥落左半边,但还能看出确是“午”字。


我们对着这块石碑,反复仔细观察,并拍了照片,觉得石碑和碑上所刻字迹,都是旧的原有的,并非后来新凿的。不过字迹上有少量被新擦过的痕迹,显出与原字迹不是一个颜色,两者新旧区别分明,一看即知。经询问,这是李景柱怕字看不清,用磨石擦了几下的缘故。

实话跟大家讲,坚信墓石为真也好,质疑墓石为假也罢,当年论战的正反两方都没有提出有力的证据来证实或者证伪。大家可以去翻一翻当年的《论争集》,看看有多少人能看明白那两堆“专家”的啰啰嗦嗦。


请大家注意,当年论战的两方在辨析这块“墓石(墓碑)”的真伪时,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常识性判断——如果“曹雪芹”的确死于“壬午除夕”,并且他生前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的确为他立了墓碑或者埋了墓石,这块石头上绝无任何可能刻上“壬午”两字!


在我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专家学者公开指出,“壬午除夕”的书写方式根本不能成立,因为1763年2月4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已经立春,立春后属癸未年,因此曹雪芹的墓石(墓碑)上如果要刻上去世时间,正确的刻法一定是“癸未”,这是常识!

从立春转换干支纪年小常识一举粉碎“曹雪芹墓碑”的荒唐闹剧

“日梭万年历”显示“壬午除夕”实际上是癸未年甲寅月戊午日。


所谓的“墓石(墓碑)”不但在干支纪年问题上犯了严重的常识性错误,败露了作伪的本质,在碑文文字内容方面也错得离谱。著名“文物鉴定家”史树青辩称“墓石”的规格、标准存在许多不合理处,是因为这个“墓志”是“急就的,临时找的,所以石头很旧,字也很草率”,符合曹雪芹死前的状况。可是,这种辩解苍白无力,完全无视清政府对丧葬仪式严格的法律规定。

《钦定大清通礼》卷五十《凶礼》对品官墓葬的规定是:

墓门勒石,书“某官某公之墓”。五品以上用碑,龟趺螭首;六品、七品用碣,方趺圆首。圹志用石二,一书如碑碣,一详记姓讳谥字(无谥则止书字)、州、邑、里、居、服官、迁次及其生卒年月日时、葬处、坐向、所遗子女。石字内向,以铁合而束之。

《凶礼》对士人墓葬的规定是:

墓门、石碣圆首方趺,勒曰“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刻圹志(式见官员丧仪)。

以上引文中的“圹志”就是通常所说的“墓石”或“墓志”,是下葬时特意和棺柩一起埋在墓穴内的刻石。


大家将“曹雪芹墓石(墓碑)”跟上述法律规定对比一下就知道,这块石头即不是墓碑,也不是墓石——墓石是两块小石板,不是一块大石头。


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卷四说曹雪芹“以老贡生槁死牖下,徒抱伯道之嗟”。可见这个传说中的曹雪芹一生穷困潦倒,从未有过一官半职,因此他死后即使有墓碑或墓石,上面也绝无可能刻上“曹公”二字,按法律规定最多也就是“庶士曹讳霑雪芹之墓”。这仍然属于常识的范畴。


从以上两个简单的常识来看,大家可以确认“曹雪芹墓石(墓碑)”就是一个弥天大谎,是毫无常识、荒唐丑陋的造假!


在此,我对通州博物馆在石展问题上毫无常识、公然展假、传播谬见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并呼吁学术界和新闻界立即展开深入调查,彻底揭穿这块假墓石的来历,维护“实事求是”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尊严。


从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围绕“曹雪芹墓石(墓碑)”演出的荒唐闹剧,还不仅仅是“学术”问题,确有必要深入追查。


2009年9月初,《南风窗》刊发了一篇记者章剑锋采写的专访《对话红学家冯其庸:一部〈红楼梦〉,几多是非人 》。在这次访谈中,冯其庸继续为“曹雪芹墓石”张目。我特别注意到的是,原来“圈里人”传言冯其庸因“曹雪芹墓石”收受了张家湾地方政府的贿赂,得了一块地,盖了一座“瓜饭楼”——冯其庸对此当然是断然否认的。

《南方窗》专访写道:

1992年,曹雪芹墓石在张家湾再次被发现,冯其庸前来考察,确定是“可信的,无可怀疑的”。当时镇里的官员即动员老先生离休后到张家湾定居。冯先生的夫人夏老师说,那时候城里的房子也买不起,于是就掏钱在这里买了一块地,请人盖了这所“瓜饭楼”。

因为此事,据说圈子里有人还对冯其庸含沙射影议论过一番。

“造谣说是我肯定了那块石头,所以政府就给了我这个房子。”老先生说,“那不可能的。要是这样,张家湾政府不就垮台了?贪污怎么行啊?这等于是贪污钱啊!”

不知道是记者章剑锋写错了,还是冯其庸刻意为之——如果张家湾地方政府因为冯其庸肯定了那块石头而给了他一套房子,这不叫“贪污”,这叫“行贿”“受贿”。冯其庸没有“贪污”,但他就没有“受贿”吗?既然“曹雪芹墓石”是假的,冯其庸理所当然就有“受贿”的重大嫌疑。


从立春转换干支纪年小常识一举粉碎“曹雪芹墓碑”的荒唐闹剧

由冯其庸(号“宽堂”)题诗钤印的所谓“曹雪芹墓石精拓本”。


据说,通州博物馆折腾“曹雪芹墓石(墓碑)”展览,没多久就偃旗息鼓了,“曹雪芹墓石(墓碑)”也悄悄地搬去了不知哪个角落。请大家注意,只要不对“曹雪芹墓石(墓碑)”这一造假事件穷追猛打,这块丑陋不堪的垫脚石还会继续间歇性上演荒唐闹剧。


(完了)

#红学# #曹雪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