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中保研測試的所有車型中,上汽集團三款車型墊底標紅,在正面小角度碰撞測試中拿的“最差成績”,三款車型分別為上汽大眾帕薩特、上汽大眾途觀L、上汽通用別克GL8。

兩款車型為上汽大眾生產,一款車型為上汽通用生產,三款曾經被不少人認為是“公路坦克”的車型,均在小角度碰撞測試中取得了最差成績。

按照中保研數據統計方面,小角度碰撞測試中得分越高的車型,問題越大,其中帕薩特打破行業極限,奪得44分最差成績,而途觀L以及GL8則取得24分差評成績。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在所有測試車輛中,優秀車型同樣不少,譬如說取得最優車型為六款車型,其中豐田三款車型,寶馬一款,沃爾沃一款,日產一款,除此之外不一定、領克、WEY、現代也有車型取得小角度碰撞出色成績。

由此可見中保研小角度測試環節並非傳言“魔鬼測試”,只要控制車輛架構基本優勢,仍然可以獲得出色較為出色碰撞結果,以此來保證小角度碰撞過程中乘員安全。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當然,上汽大眾兩款車型指定出了問題。

以國內能被唾沫星子淹死的帕薩特為例,其國內小角度碰撞測試成績如此這般,其A柱直接彎折,不具備抵抗能力,同時碰撞時因為工作臺直接受到壓縮導致氣囊無法承接假人頭部。

假人頭部測試成績不佳,下部則因為車輛形變量導致空間受到壓縮,有媒體評測假人在事故中“非死即傷”。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國內帕薩特是廢了,但這不代表大眾帕薩特就廢了,大眾生產的帕薩特跟上汽大眾生產的帕薩特,那還是有區別的。

譬如說海外生產的帕薩特,那碰撞測試就沒問題。下圖為大眾面向美國市場推出的2016款帕薩特碰撞成績,單單從結構形變量上來看,沒有產品問題。

A柱無肉眼形變量,至少剛性要比上汽大眾強不少。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除了帕薩特之外,咱們還得看另一款途觀L的成績。

上汽大眾生產的途觀L在中保研偏置碰撞測試中成績同樣不能算出色,同樣的問題A柱發生彎折,假人碰撞成績不佳,小角度碰撞測試直接拿到P級最差評分。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其中起到保護作用的A柱子整體下方,直接則被撕裂,鋼材強度讓人憂傷。當然還是那句話,大眾設計的途觀不一定存在問題,問題仍然出在上汽大眾生產的相關車型上。

海外版本途觀碰撞測試成績,就要比上汽大眾碰撞測試好上許多。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譬如說2018款美版途觀,其各方面碰撞測試均取得G級評分,整體安全性毋庸置疑。正面、側面、小角度碰撞測試實力堪稱一絕,既然海外版本擁有出色碰撞成績,證明大眾本身車輛設計不存在問題。

但問題還是出了,國內上汽大眾生產的相關車型,問題還不小。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海內外碰撞測試對比,非常生動的說明了一個事實:那不是大眾不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否則你怎麼解釋同技術標準的途觀,海外測試全優,國內測試A柱都彎成這樣了。

拋開海內外平臺不同的帕薩特不說,海內外同架構的途觀,理應海外高度同步安全標準才是,但上汽大眾生產的車型,那碰撞成績就是這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MQB平臺本身不存在問題,畢竟已經經受了IIHS碰撞測試的途觀已經驗證平臺穩定性。問題必然出在鋼材用料上。

舉個栗子,強度1500MPa的高強度鋼材與強度980MPa的鋼材受力極限天差地別,如果上汽大眾在鋼材強度上做了文章,必然會導致碰撞成績不佳。

當然,截止到今天,上汽大眾仍然未對碰撞測試做出正面回覆,其姿態可見高傲。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我們查閱了相關資料,帕薩特B8在產品推出之初,做了兩方面的宣傳。

其一:空間最大化。

帕薩特B8為MQB平臺生產的最大車型之一,規格僅次於4.9米的CrossBlue跨界SUV,按照上汽大眾說法,為了達到最佳空間屬性,設計師將前隔板前移40mm,同時針對門檻區域重新設計,使得空間繼續優化。

其二:輕量化處理。

帕薩特B8從車身、內飾多方面削減重量,其首次應用了整塊鋁製面板,多個部位“創新”減重,集腋成裘降低整車質量。

這兩項改進,均屬於上汽大眾國內單獨優化,產品設計之初也並未進行專項測試,這才使得其在總保研測試中直接翻車,如果能高度同步海外生產標準,相信成績不至於為這般。

畢竟同平臺、同級的姊妹車型邁騰,成績要比帕薩特優秀不少。

不是大眾不行,而是上汽大眾“出了問題”

上汽大眾或許很出色,但在碰撞安全這件事兒上可以看出來,兩款20萬級車型均取得差評,尤其是考研企業核心功底的偏置碰撞測試方面表現不佳。

搞不定實驗室應試教育,如何讓這些車輛搞定車速更快、更復雜的日常碰撞,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