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LifeWear》第二期出爐,穿搭之外更多了對“宜居城市”的思考

最近,被優衣庫粉絲戲稱為“比KAWS UT更難搶的”品牌雜誌《LifeWear Magazine》在初創號登場半年後,終於伴隨著2020春夏系列的上市,迎來了第二期。這期雜誌以“宜居城市(livable city)”為主題繼續講述著優衣庫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用不同形式強調的品牌理念——LifeWear服適人生。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說這本雜誌比KAWS UT難搶毫不誇張,一是因為這本雜誌一年僅出版兩期,每期世界範圍內免費發放100萬冊。二是因為優衣庫請來打造這本雜誌的主編可是大有來頭,他正是一手拯救了日本時尚聖經——《POPEYE》並打造了“City Boy”風格的木下孝浩。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2018年,在《POPEYE》總編輯木下孝浩宣佈離任僅一個月之後,優衣庫所屬的日本迅銷集團便宣佈木下孝浩正式加入品牌,並將參與到優衣庫品牌營銷與推廣等各項工作,而《LifeWear Magazine》正是他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在這本120頁的雜誌中,包括16個板塊的內容:2019秋冬系列、即將發佈的“JW Anderson x UNIQLO”系列的Lookbook、胡志明市城市導覽、品牌代言人專訪等獨家內容。通過諸多人物與優衣庫產生的聯繫,來詮釋不同人理解下LifeWear千姿百態的形象。

翻開雜誌還是木下擅長的“City Boy”風格,同優衣庫的服裝結合也是毫無違和,堪稱一本基本款穿搭聖經。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在“JW Anderson x UNIQLO“ 系列中,則以俏皮的方式展現了“一週不重樣的穿搭”。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除此之外,優衣庫還與品牌大使費德勒進行了“一問一答”的專訪來探尋他的“服適人生”。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第二期在延續第一期大獲好評的風格和形式前提下,優衣庫在思考城市、人與服裝之間的關係。“宜居”對這世界上的每個人究竟意味著什麼?怎樣的著裝才適合宜居?哪些城市宜居……這些問題都值得細細思索。但優衣庫並未強求得出答案,而是圍繞“宜居城市”展開,同不同人聊到了東京、京都、哥本哈根、紐約、洛杉磯、夏威夷和哈瓦那等城市,形式也很豐富,值得一看。

優衣庫邀請了7位生活在東京的普通人講述他們的東京生活並分享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除此之外,還和《MONOCLE》合作帶來了一份東京城市指南。

在這份指南里,Eatrip 的主廚 Yuri Nomura、《原宿牛仔》的作者 W David Marx、Hender Scheme創始人Ryo Kashiwazaki和《MONOCLE》主編Tyler Brûlé分別帶來了原宿、銀座、淺草和新宿攻略,推薦了每個街區值得打卡的地點,具體包括餐廳、酒吧、有意思的店鋪、博物館等。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而說到宜居城市,哥本哈根也是繞不開的名字,這期雜誌圍繞食物、釀酒廠、酒店、交通和城市規劃這幾個關鍵詞帶來了關於哥本哈根的介紹。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哈瓦那的出現倒是讓人比較意外,這期優衣庫將U系列大片的拍攝放在了哈瓦那,同時帶來了一篇哈瓦那遊記。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另外幾座城市則都和藝術家或者設計師搭檔出現,Daniel Arsham 和紐約、Miranda July和洛杉磯、Jonathan Anderson和京都。

优衣库《LifeWear》第二期出炉,穿搭之外更多了对“宜居城市”的思考

雜誌依舊有實體和電子兩版,實體版本可以到優衣庫門店免費取閱,目前已經登陸日本店鋪,之後也會在國內部分門店發放。電子版也已經上線,可登陸優衣庫官網查看,不過還有部分內容沒有解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