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被发现的?

林延山


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唐高宗弘道元年即683年,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唐中宗神龙二年即706年5月,中宗李显下令将武则天葬入,至此完成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在历史上,乾陵和其他皇陵一样都遭到盗墓者的觊觎,也具体被实施过盗掘,历史上最有名的盗掘活动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唐朝末年发生黄巢起义,黄巢动用40万大军盗掘乾陵,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没有找到墓道口,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留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

第二次是五代时期,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对唐皇陵进行了全面盗掘,“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最终乾陵再一次经受住了盗掘的考验。

第三次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这样一方面可以筹集军费,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捞到很多古玩文物宝贝。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队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他的手下炸了很多地方,最终也没有能够找到墓道口。

乾陵屡遭盗掘,但是墓道口都安然无恙未被发现,这一切都要归公于乾陵自身建筑模式。唐太宗时期,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前特意交代太宗,自己死后要薄葬,不起坟茔,以山为陵。唐太宗深爱长孙皇后,按照她的遗愿以山为陵,并将此条规矩写进祖制,自此之后唐朝帝王的陵墓都是以山为陵。以山为陵的最大好处就是只要找不到墓道口,就进不去地宫,而以山为陵的陵墓面积又大,要想找到墓道口确实是一个难题,所以历代盗墓者在梁山上狂轰滥炸,最终也没有找到盗墓口,这才确保了乾陵的安全。

乾陵盗墓口的发现也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1958年冬,西兰公路复修要经过乾陵,需要大量的石料,于是乾陵附近的农民变到乾陵所在的梁山上炸取石料。11月27日下午,当地农民在距离无字碑以北1公里处的梁山主峰东南坡炸石头,前两炮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异样,但在炸完第三炮之后,炸石的农民发现炸出的石头中竟然有非常规则的石条,于是上前去查看,爆炸面上全是石条,像是人工开凿的,石条上面还有字,有些还连着像钢筋异样的东西。在场的农民猜测是不是把武则天的陵墓给炸开了。

农民预感到事情的重要性,于是停止了继续炸石的工作,赶紧到乾县政府办公室汇报此情况,听过汇报后,尤其是在乾陵所在的梁山上炸出带文字的条形石,极有可能是炸开了乾陵的墓道,于是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自然这个消息非常重大,于是派县政府一个干部到现场实地查看一下,最终确定应该是与乾陵有关。一方面对现场进行了保护,杜绝继续炸石,另外一方面及时向省里有关部门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乾陵发掘委员会”,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

发掘表明: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0.6米的石条塞满。墓道呈斜坡状,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沏,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这与《旧唐书-严善思传》记载的: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

就这样,乾陵在经历多次疯狂盗掘后而保存完整,却被几位农民修路炸石而发现墓道口,在清理完墓道后,考古专家对乾陵其他地方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没有搜索到任何盗洞,这表明乾陵保存依旧完整,没有被盗掘过。

后来陕西省上报给国务院一份《乾陵发掘计划》,希望对乾陵进行考古挖掘,周恩来总理看过之后,对此计划进行了批示

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之后国务院专门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自此开始凡是没有被盗掘的帝王陵墓全部停止发掘,国家只对那些已经被盗过的陵墓进行抢救性清理。乾陵发掘就此停止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对其进行发掘考古。



乾陵墓道口现身天下,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若非周总理当年阻止,乾陵说不定早就被摸金校尉郭沫若给“发掘”了。

乾陵存在至今,遇到过四次比较大的危机,但直到今天仍然安然无恙。

1、最早对乾陵下手的,相传是唐朝末年的黄巢,动用了40万人挖掘梁山,依然没有找到墓道口,为此挖了一道40多米深的沟,称之为“黄巢沟”,堪称史上最尴尬盗墓团体。

2、五代十国时期,温韬(没错,就是画江湖不良人中的温韬),曾任陕西军区司令员,利用职务之便,疯狂盗墓,唐朝的墓基本上全部搞定,除了乾陵,至于原因,没有记载。

3、随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孙连仲看到孙殿英在清朝墓中收获颇丰,效仿其动用了一个师的兵力找乾陵的墓道口,到处乱炸,也依然无功而返。

4、郭沫若凭借对甲骨文的研究、以及其他在考古方面的贡献,成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当年带队发掘永乐帝朱棣的长陵,随后因为难度太大,转而开发定陵,而且就在定陵的发掘过程中,在郭沫若等人的提一下,文化部向国务院提交《乾陵发掘计划》,周总理批示“此事,留给后人来完成吧”,就此作罢,否则以那个时代的激进性,搞定乾陵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里面的东西恐怕也要随之而陨了。

5、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

诚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人们猜测王羲之的真迹《兰亭集序》在李世民的昭陵中,恐怕已被丧心病狂的温韬给当成废物损毁,同时也寄希望于《兰亭集序》保存于武则天的乾陵中,究竟如何,只能等将来文物保护做到100%完美的时候才能来看。不过窃以为,让先人的陵寝长埋地下,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尊重,不过料想“人性”二字,恐怕乾陵早晚也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可叹。


史味人生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是众多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乾陵墓道的发现是非常偶然的,但也可能是天意吧。有史记载,乾陵曾遭受多次盗掘,唐末农民起义领导者黄巢,五代唐墓大盗温韬,民国军阀孙连仲,都想一窥此陵的真容,但终都没能如愿,虽然没有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却似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令乾陵的神秘色彩倍增。

1958年,因西兰公路复修经过乾陵,需要大量的石料,乾陵附近的农民便到武则天陵墓所在的梁山上炸石取料。炸过第三炮后,飞出几块石条,上面刻有文字,还连着些像钢筋一样的东西,因当地早有乾陵之说,故村民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在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认真的考察后,终确认此处为乾陵墓道。但因技术不足,政府怕立即考古发掘会对乾陵有所破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故就地保护暂不发掘。

一座大山,两位皇帝,1300多年的神秘面纱,还在等待它的揭开,相信到那时,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会更进一步!


聊古知风月


对于很多人来说,乾陵简直就是传奇般的存在,因为这座陵墓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葬有两位皇帝的陵墓,即武则天和李治合葬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它无论是内部构造还是碑刻图样都显得异常壮观,也正是因为如此,也让古往今来的很多盗墓贼垂涎三尺。

因为唐代的帝王十分对于陵寝的保护十分重视,唐代帝王还设有专门看管陵园的官员,为了确保陵墓的安全,唐代的统治者还在陵园外面驻扎了军队,唐玄宗和唐懿宗还亲自去拜谒过乾陵,还规定了公卿寻陵制度,陵墓的外观也十分受到重视,唐朝各个陵墓外面还会种植柏树,因而乾陵也叫“柏城”。而据《宣室志》记载唐代有个人拜谒过乾陵之后,曾做梦梦到过乾陵的盛况,里面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栩栩如生地站在他面前,但是经历百余年乾陵依旧样貌如新,可见当时统治者对于它的重视程度。

但是在黄巢起义之后,关中地区沦为战场,唐昭宗天祐元年,朱温毁坏长安城,第二年又有了“盗焚乾陵下宫”的时间,而在五代战乱时期,又有盗墓贼温韬,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乾陵的大门。

民国初年的时候,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很多人都想通过盗墓来发财,当时的国民党军官孙连仲为了能够把乾陵的财宝给据为己有,派出了很多人前去盗掘乾陵,在获得了乾陵的准确位置以后又派大量的军队把乾陵团团的围住,然后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在乾陵附近开展军事行动,并且派人在乾陵的周围埋藏了大量的炸药,把乾陵附近炸的一片稀巴烂,最终引起了乾陵上空的环境骤变,引起了雷雨交加的景象,也就放弃了这个盗墓的行动。

乾陵在几千年以来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盗掘以后,仍然是大规模的保存了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人无意之间发现了乾陵墓道口的存在,那是在1958年冬天国家正在组织修建乾陵的西兰公路,去梁山炸取石料的时候,也就是在11月27日的时候有个叫做贺社社的年轻人,炸出来了很多的条石,大家发现这些有规则的石头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并且还刻着很多文字,很像当地流传的乾陵墓道口之石。

贺社社等人,跑到了当时的乾县政府办公室,告诉当时的县长和县委书记自己可能把乾陵墓道给炸开了,几乎所有人都是半信半疑,乾陵历经几千年都没有被盗,很多盗墓贼想尽了办法都以失败而告终,怎么可能轻易的被几个年轻人炸开墓道口。

但是这件事得到了乾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毕竟近千年来被盗墓贼垂涎欲滴的乾陵大门,终于有能被发掘到了,于是派了一位杨姓干部专门负责勘察乾陵墓道的问题,最终杨姓干部在陕西省相关的考古专家到来以后成立了专业的乾陵发掘委员会,开始正式发掘乾陵的墓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动员了成千上万的民兵和社员队伍,最终确定了乾陵确实存在,不过当时国家没有相对应的技术能够保证乾陵里面的文物不受损的情况下被完全的发掘出来,最终只能暂时搁置进一步打开乾陵地宫的计划。

50年代至今,乾陵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1961年,乾陵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成立了乾陵博物馆,收藏乾陵文物达四千件,1987年修整了乾陵神道,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乾陵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也大大加强。


木剑温不胜


大家好!我是热爱中国历史的小熙,诚心学习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驾崩之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据说陪葬品高达500吨之多!谁都找到墓道口,谁就可能富可敌国了!



为了找武则天的墓道口,世人可谓是机关算尽。

唐朝末年,黄巢动用40万大军盗掘乾陵,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能找到墓道口。那条深沟被后人称为“黄巢沟”。

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发掘所有唐朝皇陵,除乾陵得以幸免。

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动用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炸了很多地方,也没能找到墓道口。


以上都是有记载的盗墓大咖们,至于名不见经传的小盗墓贼们更是多如牛毛。正是:撼山易,撼乾陵难!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墓道口。还是农民大哥威武啊!

经敬爱的周总理批示,乾陵得以完整保存,成为唐十八陵中惟一保存完整的陵墓。

本文系“小熙为人人”自媒体原创,敬请指正!欢迎转发!

文中图片均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感谢对小熙的关注与支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小熙为人人


1960年,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则天的墓道口。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盗墓贼们找了...


陆上上签


说起这个就有些讽刺意味了,乾陵在历史上记录在册的有名有姓的盗墓贼就有17个,最有名的有黄巢带领四十万大军挖了40米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还有温韬,和国名党军的孙连仲,这些人分别用了多种方法,但最终都没找到墓道口,最后在开山取石时,被几个农民炸石头炸出来了,最后上报国家,考古学家研究后确定这就是乾陵的墓道口。


小葛哥的Vlog


历史往往充满了封闭和匪夷所思,世人都知道乾陵陪葬多,得之可以富可敌国,但是古往今来那么多人找啊找,也没找出来个所以然。这里边明里暗里也有不少名人都参与过盗武则天的墓,可是一无所获。

谁曾想几个农民随随便便就把它弄出来了,也幸好是当今时代被发现,不然要是被黄巢这类人发现可就什么也不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