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的美国社会,为何物价却相对比较低?

我们是湖南人


按GDP计美国收入都不高,全美低收入占65%,中低收入18%,中高收入13%,高收入人群3%,对于低收入而言整体支出依然过高,压力一样大,(主要在住房,医疗支出)生活用品相对较低,这次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更大,整体支出要多20%左右。依赖中国的一元店,衣服,鞋,食品都涨,形成了对政府一定压力,一元店变2元店。

从全球结算货币、全球外汇交易货币与全球储备货币三个角度,来比较各大国际货币相对地位的变迁。可以总结出四个特征事实:一是美元依然是雄踞全球首位的国际货币,其地位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10年内甚至不降反升;二是作为美元最主要的挑战者,欧元在过去10年内不但没有缩小与美元的差距,两者的差距甚至还在拉大;三是未来10年内人民币要赶超的对象,并非美元与欧元组成的第一梯队货币,而是英镑与日元组成的第二梯队货币;四是真正综合反映一种货币的国际竞争力的,是该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而决定储备货币地位的,则是一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与流动性。

那么提供另外一种金融财经经济学数据出来大家参考分析。尝试变换思维,美国的GDP20多万亿,从最新数据来看,美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中的占比达到40.8%(2019年4月)、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达到43.1%(2016年)、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占比达到61.7%(2018年12月),几乎依然占到全球货币的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过去10年内,美元在全球支付货币与全球外汇交易货币中的占比还有所上升,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几乎不变。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几乎不变。这就意味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没有重创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甚至还有所强化。

美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大概1/5,20-23%之间。即是说美国国内流通的货币只有9万亿美元还不到。按照美国本土人口平均计算人平均大概只有几千元现金流左右。所以美国人没有多少现金周转的。美元成为国际货币,这些货币成为全球各国争宠储蓄货币。这样形成美国国内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周转运作的现金。所以危害到本土实业经济包括个人创业。美国扶持创业者有好多优惠政策。比其它国家政府支持的幅度还要大。奈何国内停留的周转资金短缺。例如使用每周或许是半个月发工资啊。

全世界的交易大多数都用美元,美元作为全球储蓄货币占61.7%。

其他国家为了买别的国家必须的东西,或者想储存国际通用货币,只能把自己国家生产的优质产品出口低价抢占市场大量倾销卖给美国来换取美元,这就美国物价低的其中之一原因。

美国进口的商品,价格稍微有点贵,供应商马上把产地搬到其他廉价的劳动力地方去了,所以物价十几年都很平稳,但是奇怪的是美国的本土食品价格也是非常平稳,不像我国的食品价格很波动。

美元在全球海外作为储蓄货币11多万亿的货币。而国内只有9万亿美元流动现金还不到。按照美国本土人口平均综合计算只有几千元钱流动货币。没有流动互转资金又怎会拉动国内的经济呢?又怎样拉动实体企业呢?

人人都传说美国人没有多少现金 ,现金都流向到海外各国作为储备交易货币。美国人平均只有几千元的流动货币。 所以美国不断通过加息希望美元回流本国,加息过多了又吃亏对本土企业冲击大,加息少了美元又不愿回流本土。

所以美国人平均其实那么穷的,人人手上都没有多少现金。

另外 我们看到的国际局势,不是真正的国际局势,是被媒体塑造出来的国际局势。所以看国际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学会思辨能力。客观对待。大家如果能有机会去国外走走看看,接触一些跟中国砖家不同的看法,眼界会更开阔!

你懂的。。。


股海人生260


吸血鬼少


䡢瀰筽


记住,美国的经济学家是拿过诺贝尔奖的。所以,美国的经济模式是最佳的。


用户8884956933076


美国的物价,相比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工业品,都是比较低的,这个是事实。

这有两个原因:美元成为了国际通用货币(以美国国家信用为支撑的纸币,可以流通全球,且获得认可,这在世界经济史上还是头一次);美国占据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利润链的顶层,垄断了尖端技术和标准准入。

(美国占据利润链顶端)

现代世界的经济秩序,是美国在1970年代时主导的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的国际分工。在这种分工体系中,美国是给留下了利润链最顶端的工业体系:标准制定和信息工业。西方发达国家在产业分工中,也不是一碗水端平,如英国就占据了处于第二阶层的金融业,德国处于第三阶层的装备、设备制造业,日本则处于第四阶层的消费品、电子工业。因为日本所处的消费品阶层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有一段时间,会有一种日本的产品铺天盖地一样的感觉,但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却一点也不比日本少赚多少,因为他们躲在了产品的背后,攫取的利润甚至比作为制造工厂的日本还要多。

世界上那些不发达国家要想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就要获得大量的美元,就要选择对美出口来获取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不发达国家是不可能作为西方工业体系中的一员来存在的,因为这些西方国家已经占据了利润链的顶端,他们必然要维护这种地位。那些不发达国家只能从一些容易加工的低附加值的轻工业做起,比如玩具、衣服、鞋子等消费品,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污染,获得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这些产品美国并不是不能生产,他们要是想生产的话,效率还会更高,但是美国认为自己国内的生产要素太高了,生产这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不划算,他们已经习惯了设置一些标准,垄断高精尖的技术就能获得大量的利润,对这些轻工业不屑一顾。

(美元霸权是美国物价低的原因之一)

这留给了这些不发达国家一条参与国际贸易的途径,由于准入门槛不高,很多不发达国家纷纷涌入进来。为了获取美元,他们都在积极地对美出口。这样美国就成了买家市场,坐看这些生产厂商互相杀价,结果就是这些不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到美国后就低到离谱了。中国要是提价,美国公司自然会向更便宜的印度公司下单。在美国,中国产品是多,但也不是全部,亚非拉各个国家的便宜产品都能看到。

但是美国卖到中国来的东西却往往是卖方市场,像电脑、汽车、飞机,还有好莱坞的大片和美国教授的讲座。你爱买不买,唯此一家。因为只有美国有这个技术,能够生产这些产品。我们没有这种技术,没有对于这种技术的知识,因此很少有能力去评判、去鉴别这种产品的优劣。即便被人家狠宰了一把,自己还不知道。比如前段时间火了一把的石墨烃,还有芯片刻录机等,中国研发出来后,进口价格直接刨掉了2/3,于此可见,美国在这么多年的技术垄断中,赚了多少利润?

于是长期以来,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只要是美国的就好东西。即便感觉那里不好,也只好闷声不响,生怕被人嘲笑。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人来美国,包括做生意的,或者读书的学生,做访问学者的大学老师,他们或多或少带有这种心理,那些接待他们的美国公司或者美国大学很多都是很平常的,有些甚至都是三流公司和三流大学。可是中国人在心理上就把自己定位定得比美国人矮,这是我们这个国家长期积累下来的心态。这种心理归根结底就是技术,没有技术、没有鉴别技术的知识,就是没有底气。即使现在中国的技术进步逐渐在进步,比如量子通信,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是国际领先了,可是很多人跪久了,心理行依然认为外国的技术才是真的先进。


(量子科技中国后发先至)

而事实上,现代社会所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国尽管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领先,但都是在西方国家已经开辟出来的赛道,中国依靠着吃苦耐劳和规模优势做到了后发先至,但是中国还没有在很多领域是开创者,引领者。因此,这种心理上的弱势地位要想得到扭转,必得中国的科技要真正的突破现有的成规,做到颠覆性的、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关于技术突破,美国对其他国家就更是包藏祸心了。对于一些尖端的技术,自然是技术垄断。一些非尖端的技术,美国可以免费提供,让世界其他国家都免费使用,达到标准准入,提高其他国家进入这个领域的门槛。中国现在技术是有一些进步,可是却越来越缺少创新的动力,所谓的专利大多不涉及产品核心零部件,而是在产品的外观、颜色等方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与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有关。有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我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东西,很快就被人家山寨去了,这样我就赚不到钱。所以为什么还要搞创新?直接抄人家不就完了,钱来的快。大家都抄来抄去,抄到最后,就都抄美国的。比如微软在中国是赚不到钱,但是同时也彻底把中国的操作系统产业踩在了脚底下。中国有占到了什么便宜吗?尤其要在一些新兴的科技领域抢占先机。如果所有的技术行业最后都跟操作系统一样,那就相当于整个国家被美国踩在了脚底下。

(美国极限施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秩序,其实和战前没有多大差别,只有少数的几个小国家、地区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大多数依然是贫穷和战乱不断的不发达国家,即使有那么几个大国努力发展,也都会遇到发达国家的阻挠和遏制。发达国家通过“工业剪刀差”来获得优越的产业分工地位,使得国民能够买到消费品,在提升国民的幸福感的同时,也是保障选票的有力手段。

有了这样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他们自然不会愿意让这些发展中大国进入到他们的“俱乐部”里了。


而知而行的历史


不给提供好的管理服务,执政能力差,一人一票给他选下去!美国政府和总统在美国公民面前就是个伺候人的。


河马行空1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社会,物价低平民才能保证有基本生存,我所在的县里工资低消费高,都不知道怎么生存,年轻人都跑外面打工,有回来的一看家里工资情况,过完年还是出去打工了。那么多留守儿童,这一代小孩教育没有我们那一代好。


龙耀九天


因为美帝是民富国强,它们根本没有什么特色优越性可言,而且美帝的印钞权并不掌握在政府手里,不是美帝政府想印就能印的。


阿Q正传007


看看中国的名酒在那价位为什么比国内还便宜。就明白有多少像中国一样把商品便宜卖向国外!


陕西王老头


………


幸福人生开心果


有仙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