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驚蟄已至,春雷帶雨,嗖嗖的夾著風,一聲“阿嚏”,泉州的溫度像是回到了冬。

“你去幫我打些醬油回來。”這是以前老一輩的人常對小孩說的話,現在拎著醬油瓶去“打”醬油的情形幾乎難得一見,但咱們泉州還有一家醬油廠,經常能看到“老熟客”拎著空瓶子去“打”醬油,那就是小浯塘醬油廠。


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純手工的古法醬油,你可以清晰的看到每個大缸上都寫著不同的日期,有1年,3年,更有5年陳的醬油。

不同年份的醬油醬缸都會有序排放,從剛下缸不久的醬缸旁走向陳釀區,你會聞到那股“豆香味兒”越來越濃厚,即使缸上壓著沉甸甸的蓋子,也無法阻止陳年醬油散發出來的“魅力”,讓人垂涎欲滴。


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古法醬油經過長時間的日曬夜露,吸收了日夜之精華,體態烏金溫潤,如果你細細品嚐一滴,那種說不清的醬豆香味兒在嘴裡氳開,入口後回甘,彷彿坐上了穿梭時光的列車,久違的味道又回來了…有人說電影跟人生一樣,都是餘味定輸贏。我想說醬油也是。

用古法醬油拌飯,可以多吃兩碗。


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古法醬油“貴”,貴在它保持了傳統的醬油釀造技藝;貴在它需要累月經年的等待和守候;貴在它選料的苛刻和堅持;貴在它帶給我們美味和健康。

進入古法醬油廠,你可以看到滿院子數不清數量的醬缸上有兩種類型的蓋子,一種是比扁平的陶蓋,一種是錐形的竹編蓋。我問年輕的古法醬油傳承人,為何用兩種不同的蓋子?

“扁平的蓋比較重,不容易被風颳開,密封性比較好,不過,缺點就是它重,易碎。要是突然遇到驟雨,蓋的速度就會比較慢(晝晴則曬,夜晴則露)。而這種錐形的竹編蓋比較輕盈比較透氣,方便頻繁開與蓋。”


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一缸好醬油,需要歷經歲月的考驗,開缸,醬油表面會出現一層棕黑色的醬晶,上面還附著一粒粒剔透的白色晶狀物,待一陣風來,滿園醬香蓋不住。

醬油“成熟”時,會插一根管子將醬油抽出來,第一抽醬油味道是最好的,營養也是最高的,它還有個特別的稱呼,叫“頭抽”,寓意為“拔得頭籌”。醬油的頭抽一般很少在市面上流通,所以在迎接頭抽的時候,才會顯得如此有儀式感。

悄悄告訴你一個秘密,這個歷經多年在缸底形成醬晶也是可以吃的,類似日本岩鹽的使用方法。打醬油的同時,不妨可以捎上一瓶醬晶,食材美味加分不言而喻。


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古法醬油的美味,其實不需要“蜻蜓點水”,打昏自己食髓之味,拌在飯裡一口下嚥,捧起碗在倥侗增添。

在三千年醬文化的歲月更迭中,衍生出了多種口味的醬油,廣泛落地在中國大江南北。這種天然釀造的醬油源於1954年的泉州晉江吳宗洲老先生的對傳統釀造技藝的敬畏與傳承,“天然釀造譽天下,健康營養益萬家”,獨特的“醬香”每天都吸引著各地人前來,品醬香,打醬油。


晉江:傳承“醬”心,留存情懷


而吳家古法醬油的青年傳承人,也不忘初心,“以道德求質量”,無論驕陽似火,狂風暴雨,都要精心巡查,照料它們。也許正是這樣樸實無華的方式,才讓小浯塘醬油生生不息地“飄溢”在人們的日常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