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70年代的缝纫机还有人高价回收,它到底有何价值?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这句话出自元·岳伯川《铁拐李》,其意思是花有重开的时候,人不能返回到少年时代,是让我们懂得珍惜少年时代。


常听朋友们说起一句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话真的很经典,情真意切,只要是过来人,都能明白其中蕴含的真情。

在70年代,物质生活并不富裕,身上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当年母亲都是用手缝。而在有条件的家庭,缝缝补补可以用到缝纫机,这在70年代算是一个家庭大件了。



现在新衣服基本穿不坏,需要缝缝补补的情况很少,或者坏了就直接换新的了。但依然会发现,有人愿意出高价来回收70年代的缝纫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这东西还能做什么?专家一语道破了玄机。

既然是70年代的物件了,很多都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因为常年搁置在角落里,里面的零部件会损坏。愿意花钱回收的人,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拍电视剧用。当然如今短视频也很火,一些需要70年代布景的时候,一台那个年代的缝纫机,是多么有代入感。

第四种情况,主题感很强的博物馆。物以稀为贵,70年代的缝纫机能放到现在,那已经是个“古董”了。在举办一些主题博物展览时,是需要的。



归根结底,专家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词语来形容:情怀。不论拿去做什么用途,其实那都是一种“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