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封闭药喷药后下大雨对大豆有什么影响?

用户3011714291821


大豆除草剂在清江鹤这儿,很长一短时间内种植都不敢用除草剂除草。因为由于除草专业技术的缺乏,导致部分种植者乱用除草剂而发生过严重药害甚至绝收。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误用除草剂的负面影响,导致很多大豆种植者宁可用锄头人工锄草,也不用省工省时又省力的化学除草剂除草。



后来通过部分大豆田间试验示范,化学除草技术才在大豆作物上运用。通过田间对比,化学除草效果明显优于人工除草。

一般情况下,种植者在种植大豆前都要用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封闭性除草。以防早期杂草与大豆幼苗争肥争水争光照争生长空间,妨碍大豆生产。



常用常见的大豆芽前土壤封闭性除草剂有百分之五十封草王,百分之八十异噁异丙甲乳剂,戊乐灵,二甲戊乐灵等除草剂。

为了扩大杂草谱,增加除草范围,生产中基本上都采用复配制剂或者两元或三元单剂复配形式进行使用。

常用的复配药剂如:二甲戊乐灵与噻昐磺隆两元复配。于大豆抪种覆土以后,用百分之三十三的二甲戊灵与百分之二十的噻吩磺隆两元复配兑水六十斤,均勻喷雾可以打一亩。



假如要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话,要先打药后盖地膜,再打孔种大豆,然后覆细土。对大豆安全。这种栽培模式,下雨后,除草剂对大豆也是安全的。

但是,假如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采用其他露地栽培形式的话,下雨对除草淋溶至土表以下,可能致大豆作现药害。

主要表现症状是大豆可能出苗速度减慢,叶片狭小,茎秆细瘦弱不禁风,分枝少。



出土以后,大豆继续保持药害症状缓慢生长或者停止生长。大豆的复叶缩卷,象口杯状。叶表皮粗糙刺手,植株矮化重者死苗。

出现药害以后,可以用氨基酸叶面肥与三十烷醇及芸苔素内酯三元复配使用,连续使用两到三次,大豆即可恢复生长。对于严重致畸,缺垄断苗者,可以立即补种以保证亩基本苗,稳定产量。


清江鹤


大豆,一种比较耐贫瘠,耐旱,耐涝,又喜肥喜水,还能培肥地力的豆科作物,适应性非常广。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种植完大豆后都会喷一遍封闭性除草剂,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等,如果土壤有杂草,一般会加施敌草块,草胺膦或草甘膦等,可封闭加除草,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但天有不测风云,说不定就刚播上就来一场雨,特别是夏大豆,播期正逢雨季,那喷施除草剂对它有没有影响呢?



答案就是,肯定有影响!

如恰巧被你遇到了,不要慌慌,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一般没有大的问题。

大豆逢这样的事儿是经常的,大豆出土后叶片皱缩,生长缓慢,根系生长受阻。如果用量过大,茎基部会出现药害,造成死苗。

一旦遇到播后遇雨的情况,要及早划锄,破除板结,助幼苗出土。大豆的拱土力不是很高,因为它是拉弓出土。在复叶展开后,如果发现皱缩和叶片边缘枯干,可补喷一遍芸苔素内酯或1–2%的尿素水,或0.3%的磷酸二氢钾,或天达2116,或复硝酚钠等进行激活。



对于除草剂药用量并不是过多的地块,一般不用管它,进入雨季自然会慢慢解除。


努力就好


关于大豆田除草剂这个问题:黑龙江地区的大部分大豆田都是苗前封闭药和苗后叶面除草。由于近几年有草叫苋菜学名(马齿苋或皱果苋)变异了,根部变成红色。我老百姓俗称:红根苋菜。红根苋菜的生命力特别顽强。苗后叶面除草效果根本除杀不掉。我们这个地区大豆封闭除草打两遍。第一遍:秋整地时候混土喷药(一晌地4000克氟乐灵加院75%氯嘧磺隆20克) 一边喷药一边耙地。第二遍:大豆播完种苗前三元混剂(乙草胺+2.4D丁脂+噻吩磺隆)或(乙草胺+2.4丁脂+广灭灵)进行封闭除草。这两遍封闭除草能杀死大豆田90%的杂草。施药5小时后,药剂封闭层己经基本形成,下雨基本不影响大豆田的大豆苗。根据我多年种大豆的经验:大豆是个喜肥喜水农作物。大豆封闭喷药只要封闭药剂不超量越是下雨对杀草的效果越好。只要豆田里的低洼处不存水。5小时后,下大雨也不影响大豆苗。即使低洼的涝地。存水的地方水渗下去或风干了,豆苗出土后豆叶有一部分卷曲,也有一部分豆叶细长。苗后喷点乙酸和芸苔素。随着作物的生长很快就会缓过来了。所以大豆封闭喷药对大豆没什么影响!





昊爸与大豆的故事


实际生产中,大豆施用封闭除草剂后,最忌讳下大雨,一是于水过大易将喷施附着在土壤表层的药液随泥土一起冲走。流到田块低洼处,导致低洼处药剂浓度过高引发药害,或者是土壤湿度增加后使药剂渗透到土壤更深层处,如果此时种子刚发芽,则易遭受严重药害,出苗不齐,或受药剂抑制,严重影响生长,即便长出,也是叶片卷曲,不外展。新叶不出生长缓慢。

那么哪些大豆除草剂,施用后下大雨会对其产生影响呢?

实际生产中,大豆苗前封闭多以复配方式施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除禾阔杂草。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当然在施药后可能会遭受雨水天气影响导致发生一些药害。下面与大豆种植户们分享一下,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施用封闭除草药剂防除杂草的时,有哪些组合药剂施药后遇雨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例如:防除以苘麻,藜,反枝苋,鸭跖草,(包括稗草禾本科杂草)等为主的阔叶杂草时。我们所施用组合药剂施后遇雨的药害情况。



藜,苘麻:都是大豆田阔叶杂草,一般单一性施药封闭很难防除,所在施用封闭药时多采用复配方式施药。

1.)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5~8克+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1~1.2克。施药注意事项:对于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湿度大应降低用药量,平播,低洼田块不适宜使用该配方,如施药后遇雨易产生药害。

2.)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20~30克+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1~1.2克。施药注意事项:对于施药田块有机质含量低,田块土壤湿度过大应降低施用量,春季低温在8℃以下时不宜施用本配方。低洼易涝田块容易产生药害,且防除效果差,平播田块禁止施用该配方。


反枝苋:是大豆田一年生苋科草本植物,施药防除多以禾阔复配。

1.)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50丙炔氟草胺5~8克。施药注意事项:施药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湿度大应降低施药量,平播田块不宜施用该配方,施药后遇雨易造成药害。

2.)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20~30克。施药注意事项:施药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湿度大应降低施用量,平播田块慎用,施药后遇雨易产生药害。影响产量。


鸭跖草:是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群体生长优势明显,发展快。

1.)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50丙炔氟草胺5~8克。施药注意事项:施药田块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施度大应降低施药量,平播田块不宜使该配方。施用后短时间内降雨易产生药害。

2.)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48%异恶草松乳油30~50毫升+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1.5~2克。施药注意事项:施药田块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湿度大应降低施药量,该配方不宜施用平播田块。施药后短时间内需雨易产生药害,造成减产。

3.)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20~30克。施药注意事项:施药田块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湿度大应降低施药量,春季低温低洼田块禁用该配方,平播田不宜施用,如施药后短时间内遇雨易产生药害。

根据以上总总我们看,这些组合药剂在低温土壤湿度过大由其是施药后遇雨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实际生产中即便安全性较高的乙草胺,施药后如果需雨也极有可能产生药害。

所以在这里建议,我们豆农朋友们,在春季大豆播后苗前封闭这一块,应结合天气情况和当地气温,来进行安全性施药。避免因施药后遭受恶劣天气影响导致大豆幼苗受害,影响其生长,延迟生育期。

如若发生药害,可施用益护+碧护+芸苔素内酯,进行叶面喷施缓解药害。

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神农35


打完封闭除草剂遇到降雨,农户们主要担心有2点:

1、大豆种子吸收到除草剂药液,导致不出苗,出现缺苗断垄。

2、大豆还是会出苗,不过出苗后叶片无法正常展开,或者发黄发蔫,形成弱苗。

以上2种是常见的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打过封闭除草剂遇到降雨,并不是一定出现药害,很重要的一点,看降雨量的多少。

如果降雨量不大,下过雨之后,田间没有积水,基本上是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有利于防治杂草的效果(如果田间比较干旱,又没有降雨、没有灌溉的情况下,并不利于封闭除草剂的效果)。

如果降雨量过大,田间出现积水,除草剂药液会随着田间的降水下沉,有可能导致大豆种子吸收到药液,轻则形成弱苗,重则直接不出苗。

另外,从实际种植过程中来看,相信农户们在实际喷施除草剂时,都会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如果快要下雨,大家也不会去打除草剂,如果真是遇到了这种特殊的情况,大家就等大豆出苗,看出苗后的具体情况。

如果大豆出苗后,没有受到药害或者受药害的大豆占比很少,这是最好的,如果大豆不出苗或者出苗后药害比较严重,已经没办法挽救,那就及时毁种,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

最后再说一点,如果封闭除草剂使用技术拿捏不准,那就不要使用封闭除草剂,等到大豆出苗后使用苗后除草剂即可。


农民的小帮手


帮助不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