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有八位夫人,吕雉为何只对戚夫人下手?


如果我说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的话,可能很多人会站在道德和人性的高度开对我进行批判了。吕后放过了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对戚夫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对于其他人正史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刘邦的夫人不少,但是威胁到吕后的却只有戚夫人一个,为了戚夫人,刘邦一度产生了废长立幼的念头。吕后对于戚夫人的恨意不是狭隘的争宠那么简单,事实上,吕后独立且极有主见,用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说法,吕后为人坚韧刚毅,吕后是一个十分成熟和自信的政治家,这也是司马迁将吕后的生平记入《吕太后本纪》的原因。

记得刘邦去世之后,匈奴的冒顿单于曾经给吕后写过一封信,信中竟然说自己在匈奴偏远之地缺少人的陪伴,吕后也新近丧夫,想邀请吕后的匈奴陪伴自己。对于冒顿这样污蔑性的语言,吕后选择的隐忍。她回信说:“我年老色衰,无力侍奉冒顿单于,但为了两国秦晋之好,大汉可以选派年轻貌美的公主嫁给冒顿。

有人说吕后丧权辱国,可是在当时匈奴强大、汉朝衰微的情况下,吕后所此举是牺牲个人之荣辱,而全的国家之大义,且秉承了刘邦定下的与匈奴和亲的国策。

因此不是吕后气量狭窄、容不下戚夫人,而是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直接威胁到吕后和其子汉惠帝刘盈的统治地位。大汉的江山可以说一半是吕后及吕氏家族辅助刘邦夺得,吕氏家族在刘邦创业过程中出人、出钱、出力,吕后的兄长也因战事而死。

大汉的天下是刘邦和吕后创立的,而戚夫人却半道插了进来,凭借刘邦的宠爱,妄图谋夺大汉的天下,让儿子刘如意成为大汉天子,这是吕后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吕后还可以接受刘邦宠爱其他的妃嫔,可以接受刘邦对自己并无怜爱之心,但是绝不能容忍将大汉天下拱手交给毫无政治经验的戚夫人和乳臭未干的小孩刘如意。

刘邦在世时,戚夫人不断的向刘邦哭诉,意图刘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去世后,她自己在寒宫仍然不知收敛、抱怨连连,并声称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日后定可以救自己出苦海。这些话,怎么可能逃过吕后安插在她身边的耳目的耳朵呢?


从医学常识来讲,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这件事本身就存疑。在古代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如果遭受此酷刑立刻死几乎是必然的,根本挺不到看到汉惠帝刘盈的那一刻。很多事情就算正史有载,也不能全信、不能妄听。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吕后作为登上权力顶峰的女子,为人所诟病是可以理解的。这和后来的武则天如出一辙,可以说吕后是武则天的榜样,女子要登上权力的巅峰必然有非常的手段,从谋略、胆识、胸襟、气度等各个方面必然超出他的对手一筹。无非常之手段,难成非常之功业。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