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市值510亿美元超越京东和百度,BAT时代落幕,ATM时代到来,你怎么看?

深圳方远


感谢悟空的邀请,作为一个混迹互联网多年的程序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国内三大巨头依然是BAT的格局,没有所谓的ATM。今天着重来说说美团和百度。

美团:

美团这几年在外卖业务发展的风生水起。由最开始的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三大玩家,百度外卖最终卖身给了饿了么。外卖就剩下饿了么和美团了基本上是各占半壁江山。饿了么背后是阿里,美团背后是腾讯。但是美团除了外卖可圈可点,其它的业务在国内也不温不火。各大板块的业务都已经被阿里所覆盖。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其实最开始美团是由阿里投资的。但是由于美团要独立发展,阿里想收购。双方意见不统一,导致美团倒向了腾讯。阿里卖出了美团的股价,两家公司彻底决裂。

现在只要一提起百度,第一印象就是它的搜索引擎。国内当之无愧的老大,一直在影响着中国的网民,虽然其竞价排名的一直为人所诟病。但是,百度依然控制着整个互联网的入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百度一直在搜索引擎区域占优,不思进取、战略失误,错失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才是其市值被美团超越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单凭着市值去说现在是ATM的时代了还为是过早。百度目前一直在发力人工智能方向。并已经取得了很漂亮的成绩。而这一块美团,甚至是AT都无法超越的。而随着5G的即将商用。人工智能将给百度带来新的机遇。百度翻盘的机会还有。拭目以待吧。


有不同的观点可以评论中一起讨论下吧!


畅哥聊技术


从市值来看已经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值排名如下:

1、阿里巴巴:4234亿美金

2、腾讯控股:4104亿美金

3、美团点评:452亿美金

4、京东: 405亿美金

6、网易: 345亿美金

7、小米集团:293亿美金

8、拼多多: 233亿美金

9、腾讯音乐:232亿美金

10、携程: 200亿美金

11、爱奇艺: 133亿美金

12、微博: 99亿美金

13、陌陌: 66亿美金

互联网企业看起来挺红火的,市值超过100亿的也就10家,主要是头部企业太有光环了,BAT深入人心,但是从市值来看早已不是一个梯队的,如今百度的市值只有阿里和腾讯的十分之一,这个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体量了,中国互联网的头部企业从三足鼎立进入了二龙戏珠的时代,我们不仅要问百度为何跌出了一线队伍,美团有可能上位吗?

百度的市值也曾经冲击了千亿市值,时间就在一年前,2018年5月16日百度股价达到历史巅峰284美元,市值超过900亿美金,距离1000亿美金仅仅一步之遥。百度的股价图如下所示,其实百度的股价在2014年的11月就已经达到了250美金的价格,但是直到3年后的2017年10月才重返这个价格高位,并且此后一年多在此就价位上徘徊。直到2018年5月16日创下历史高点。

百度的衰落?或者说是不思进取吧?比较百度并没有跨进过千亿市值俱乐部,所以也没有衰落一说,只能说在同一起跑线的另外两个哥们都在奋进,他还在原地踏步踏,这是一种不思进取吧。

但是百度真的是不思进取吗?在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候,百度也曾经用19亿美金收购了91助手,也曾豪言要投资200亿做外卖!这些都没有为百度带来资本市场的回报,更没有带来更多的用户数量和用户体验。百度这么些年如果说孕育出了一个新产品,那么就是“爱奇艺”吧,这个算是大娱乐产业吧。百度在自己的主业上并没有突破,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当创始人感到危机的时候,向员工喊出:公司不需要小白兔,需要狼性文化的时候,他看到了公司的问题,但是他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当一家公司把企业发展的困境归咎于员工的时候,这家公司本身就已经失败了。做企业的人都知道,员工只是棋子,布棋局的人才能决定棋局的走向和胜负。

百度在发展战略上屡屡失误,一家以技术闻名的企业,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总是以流量的思维、营销的思维去定公司的战略!焉能不败!

2016年底,百度收购了“李叫兽”,这位互联网营销的天才成了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时年25岁,一年半以后(2018年4月)27岁的李叫兽辞去百度副总裁的职务离开了百度。对于双方短暂的结合,对李叫兽而言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对于百度而言,无疑是失败的。

终于百度抓住了一个机会——人工智能,这次百度要做一次“爱”,ALL in AI,在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下一个技术浪潮的方向,百度伸手抓了这个机会,2017年1月陆奇加入百度,担任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负责百度的产品、技术、市场和运营。2018年7月陆奇从百度离职,百度的股价也从那时候的270美元跌到如今的115美元,市值跌去了60%。

资本市场对股票有要求,必须持续增长,否则股价就回头,百度在新产品和新业务上没有突破,只能在老路上奔走,那么广告搜索的业务就会被赋予更大的依赖,因为他们贡献了更多的收入,在这条路上走得越快越深,越难以摆脱医疗广告带来的名誉损失,但是没有新的业务收入,放弃这块收入,百度的收入增长如何实现?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战略选择的错位,时间越长越会让企业难受。

百度衰落了,美团有机会晋升老三吗?难度非常大,在已经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中,虽然位居第三,但是差距并不明显,京东、小米都在紧盯着,没有上市的今日头条和滴滴打车的一级市场估值已经接近1000亿美金市值,老三的位置竞争非常的激烈。


壹号股权


我并不认为百度会就此落幕,也不认为美团现在超越了百度。

美团要说超越了京东,这个我相信,因为京东的资产确实太重了,以至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这些重资产里,但是,变现能力又很差。京东的使用体验确实还算不错,可以说是国内体验最好的电商平台之一,不过,这也无法改变京东一直亏损的现状。

而美团呢?至少在盈利状况上,比京东还是要强一些的。

我们看看美团的业务

美团主要是由线上的团购业务、外卖业务、在加上收购的摩拜单车组成。要说美团的外卖业务,现在还是没有实现盈利,市场份额倒是已经做得很大了,占有了外卖市场的大半江山。

线上的团购业务一直是美团的主要营收来源,而且猫眼电影也确实是做得不错,和大众点评合并以后,更是垄断了这个领域。

单车就差了许多了,到现在为止,共享单车还没有一家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美团收购摩拜本来是想做出行市场,结果现在也要死不活的状态,属于花了一笔冤枉钱。

我一直觉得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百度的技术沉淀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李彦宏个人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要知道,20年前,最早的搜索技术专利和论文,其实是李彦宏发表的,但是当时的环境其实并不适合做搜索引擎,李彦宏因为不得志,所以才回国创业的。而谷歌的创始人也是“借鉴”不少李彦宏当时的专利内容。

百度其实在技术领域做了不少的内容,百度的生态也相当的庞大,但是,百度确实光知道做,很少去推广自己的产品,因此,大部分他的产品都没什么人用,最后也就做得不上不下的。

我们在看一个公司的发展时,不能单单的从股价和市值上来评判。我觉得还是还是能够有机会重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的。


会技术的葛大爷


3月4日,美团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纪念日。或许是因为近期形势特殊,美团方面并没有大肆的庆祝,至今也只传出了王兴发布的一封内部信。在信中他针对美团前十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大环境的友好+团队的努力,并表示在未来的十年里,将会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让科技更好的普惠产业发展。

在这封内部信中还这样写到,“十年来,中国城镇化率过半, GDP中服务业占比过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这是中国生活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也让我们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这一领域有了巨大的机会”,以及“十年一瞬,以客户为中心、长期有耐心、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拥抱变化、每天前进三十公里、我不会但我可以学、苦练基本功……这些我们相信的,是十年来我们一路前行的航标,也将继续指引我们远航。”

虽然看着有股成功学的味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个人与团队的不懈努力,公司实现成功上市,平台成为行业中新一极等等,显然是很多创业者最想要听到的故事。不过如果你真认为美团的成功,只是如王兴感叹的那样,那么你很可能会变成成功学镰刀下的羔羊了。虽说道理确实是那个道理,但在王兴简短的内部信中,无疑也省略了太多穿插在这十年间的明枪暗箭和恩怨情仇。

从我们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在美团过去的这十年中,显然并非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相加,就能简单获得胜利,而是同样充满了血腥味、宫心计,以及自身业务不断扩张的庞大“战争”。

【过往十年,美团做到的不仅仅是“努力”】

圈内一直有段戏言称,红杉资本与Facebook命中“相冲”,它不仅在海外投资中错失了Facebook这支超强潜力股,在红杉资本中国也最初错过了王兴的校内网。但好在这次的擦肩,让红杉资本对王兴有了更多的关注,所以在其设立美团之初就立刻得到了对方的关注。从2010年开始到2016年,美团从A到E轮的融资中我们也都能看到红杉资本的身影,因此毫无疑问红杉资本对美团所作出的贡献不言而喻。

但是红杉资本作为弹药库,并不意味着美团的发展就能一路势如破竹。到了2010年,团购模式的价值逐渐被互联网行业发现,一时间也引发了大量的企业入局,有资料显示,2011年左右中国市场的团购企业数量就已经超过5000家,这也造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团大战”,并演变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中极为惨烈的一次淘汰赛。到了2013年,随着实力良莠不齐的企业被筛选过后,团购领域又迎来巨头入场,其中例如百度的糯米、阿里的淘点点,以及腾讯入股的大众点评,对于那些活下来的团购平台来说相当于是刚从血海中杀出,就又要面对巨头的绞肉机。

而美团在当时的应对,如今看来似乎也显露出它“不够专一”的特点。2013年11月美团外卖正式上线,但这次业务边界的拓展却使得美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没有感情的烧钱机器。从美团方面公开的融资历程中,其团购业务站稳脚跟的2010年-2013年期间,也只从VC手上拿到5500万美元,但是从2014年开始直到Pro-IPO为止,仅是披露了交易金额的融资就高达98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两笔集中在2016年(33亿美元)与2017年(40亿美元)。而这段时间也正是外卖补贴最为凶猛的阶段,当时甚至出现在平台上买一份豪华午餐加上派送费,比在线下实体店购买更便宜的现象。

与正面战场厮杀同时进行的,还有着大佬在幕后的觥筹交错。自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为“新美大”之后,美团的血液中就多了腾讯的资本,而这也为后来王兴联“腾”抗“里”打下了基础。

虽然至今还无法确认,美团与阿里系究竟是何时闹出的矛盾,不过王兴本人倒是屡屡在公开场合吐槽对方。不过吐槽归吐槽,王兴对阿里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尊敬,要不然在当时也不会费尽心力挖走对方的“中供铁军”,时任销售副总裁的干嘉伟。当时业内推测,王兴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只做“阿里系”的一部分,而是想要将边界拓展至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巨头。而当时在互联网行业中,能够与阿里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腾讯了。

但是与腾讯的合作对美团来说,显然并不意味着抱上了“人傻钱多”的大腿。在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的“东兴宴”之后,一直希望拓展出行领域的美团,在2018年4月宣布全资收购当时共享单车行业的代表企业摩拜。在后期美团方面发布的财报中显示,当初收购摩拜的37亿美元中,有82%买的其实是“商誉”。

事实上对于“商誉”这个词,除了可以作为品牌价值来理解之外,有些金融行业相关人士甚至会将其含糊的解释为“脸的价值”。在摩拜的“脸面”背后,其最重要的股东之一显然就是腾讯和红杉资本。但时至今日,美团的财报中共享单车乃至出行业务一直保持亏损,昔日的野心如今又似乎成为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出行已成为美团布下的又一手旗子】

在如此错综复杂,甚至有些惊心动魄的十年中,美团的经历显然不能用一句“不懈努力”来总结,而同样,在美团即将面对的未来中,科技研发也不会是万能药。虽然业内对于美团未来的发展道路各有说辞,但在众多意见中相对统一的一点在于,无论是内部信中所宣称科技研发投入的加大,还是美团这个平台本身对业务扩展的向往,又或者是王兴成为互联网行业新一极的想法,从本质上暂时都还有赖于美团外卖这头吃草产奶的现金牛。

2019年11月,美团公布了其2019财年的Q3财报。其中显示期内营收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其中餐饮外卖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营收为156亿,同比增长39.4%,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0.0%至1119亿元,订单量也同比增加38.1%达25亿笔,再次实现季度盈利。按照占比来算,餐饮外卖的营收如今占其总营收的56.7%,同时也是美团在财报中唯一提到了“盈利”的主要业务。这显然也就意味着美团的未来能够走多远,除了以王兴为代表的高层决策之外,还取决于这头现金牛的发展态势。

只要能够保证了餐饮外卖这头现金牛的健康,无疑就给了美团业务边界不断拓展的可能性。实际上,即便共享单车每季度带来的亏损都是财报中的阴霾,但在实际运营中,美团依然没有放弃在出行领域的扩展。在近两年以来,美团将原有的摩拜团队近乎拆分完毕,新的共享单车也换上了“美团黄”,而在四轮出行领域里虽然不再如往日那般进行大幅补贴,但依旧在稳步运转以等待时机。

【未来十年里,美团能否保住餐饮外卖的优势】

我们常说国内的互联网行业是个圈,但这并不是说市场小,谁伸个懒腰就能把其他人碰倒一片。而是在国内市场,先烧VC的钱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将平台做大,当市场初步培养起来之后,由巨头接盘转型或者联动其他业务进行盈利,此前几乎已经成为了业内常见的固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面对“广撒网”的资本方,而美团也在目前最重要的餐饮外卖业务线,里遇上了“老熟人”阿里巴巴。

2018年4月2日,阿里并购了外卖市场的另一巨头饿了么,从此成为饿了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弹药库,同年10月,阿里方面又宣布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而这个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也明确了未来的目标——重新定义城市生活。擅长电商和处理商家关系的阿里,要在本地生活领域直捣美团点评的黄龙,口碑、饿了么、淘票票,以及盒马鲜生等一众服务所组成的“围剿”大军,显然已经成为未来美团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对的最大威胁。如果让对手将本地生活的网织起来,在取得市场优势之后,对于美团来说可能就等于被“偷家”了。

2019年的1月,王兴突然在社交平台中感叹,“听到一个段子:2019可能会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因为王兴并没有对这句话进行评价,因此不少观点认为这句话既是在说整个互联网行业大环境,也是在说美团自己。而从行业大环境来看,过去的一年确实被业界称之为“寒冬”,众多企业纷纷“结构优化”并精简人员。

但是如果站在美团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似乎总有哪里不对。回首过去十年间腥风血雨的厮杀、再看如今已实现盈利,以及贯穿整个十年的业务边界拓展,2019年怎么看都不像是美团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如此看来,这句缺少主语的段子,似乎更像是王兴说给行业中的跟风者,尤其是那些目前依然靠to VC模式烧钱的同行听的,而美团自身则可能依旧“野心勃勃”。


三易生活


作为提问者,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第一,BAT落幕是意料中事,百度的没落从三年前就开始了。

百度依靠搜索起家,迄今为止没有找到另外的新的增长点,或许在自动驾驶或者语音识别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还没有见到效益,所以百度的市值被美团甚至头条超越都是意料中的。多说一句,个人认为百度是BAT中最没有节操的一个,不管是莆田系医院还是各种收债公司,总是能排在百度搜索的前排,前前后后出了多少问题,死了多少人,相信大家从新闻上也看得到,为了赚钱,节操碎了一地。

第二,ATM时代到来为时尚早,因为最大的变数在头条。

截止2018年底,头条的估值已无限接近百度的估值,之所以没有超越仅仅是因为头条目前没有上市,资本的杠杆没有加上,如果头条走上上市之路,分分钟可以超越百度京东甚至美团,到时候格局恐怕不是ATM,很可能是ATT。单单从架构和商业生态来看,个人更看好头条,因为字节跳动公司凭借头条、抖音、火山、西瓜、皮皮虾、图虫、激萌等各个细分领域的翘楚,包括最近刚推出的飞聊,共同组成了头条的商业帝国,飞聊社交软件的推出更是为这个帝国的珍珠穿上了一条链子,使得这个帝国成为完整的一体,且不说挑战微信,至少是不再需要担心被微信封杀封锁了,因此头条的未来,值得起到。

第三,BAT的存在是因为华为的缺席,未来的互联网巨头无论是什么都是以华为缺席为前提的。

2018年,华为的营收达到7200多亿元人民币,排名深圳第一,尽管利润不如阿里腾讯,但是这并不代表华为不如这两家互联网企业,而是因为大部分的利润都投入了研发之中。2018年,华为的科研经费投入113.34 亿欧元(约1100亿人民币),占据了企业2018年营业额的14.7%,远高于苹果公司的5.1%,在全中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五。所以有人说“华为=阿里+腾讯“并非毫无道理,因为腾讯和阿里的研发投入,在华为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假设华为走上资本之路(当然,任正非说华为不上市,因为资本贪婪的本性会影响华为的发展,而且华为多的是钱,不差钱),毫无疑问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融资案,没有之一。

基于以上几点,个人认为无论是BAT也好,ATM、ATT也好,这都是民众对互联网企业深切的期盼和认可,希望这些巨头能够脚踏实地为民众造福,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为中国人民的福祉做贡献。

最后,向无冕之王华为致以崇高的敬意,坐等鸿蒙上线,坐等5G时代到来。


深圳方远


说百度落幕为时过早,百度的核心是搜索,这是一座坚固的城池,再固守十年也没问题。

说美团领先,那只是资本游戏。美团有什么?除了电影票和外卖,其它业务都已经不受用户和商家青睐了。而外卖这种重资产重人力的业务,是没有多大想象空间和生命力的。

说头条领先,倒是有可能,因为头条抖音都是轻资产,没有天花板,发展空间巨大。

BAT的格局是已改变,世界本就没什么是不变的,但在潮水退却的周期中,谁最先倒下?无疑会先是MT。


新科技观察员


现在说美团成为三巨头的另外一个还为时过早。而且美团一直到现在还处于亏损的状态,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经营利润方面,都完全匹配不了三巨头之一。而美团现在只有外卖是赚钱的,所有剩余其他业务都是亏损的。

再来看阿里和腾讯。无论从营收规模还是用户规模上来说都完全碾压美团。虽然美团的市值现在暂时超过了百度,但是也完全不能相及阿里跟腾讯两个大企业。

美团竞争的还有小米,京东,还有未上市的今日头条,蚂蚁金服等等。这都是潜在的独角兽巨头。

就拿今日头条跟蚂蚁金服来说,如果上市了,他的市值必然超过了1000亿美金以上。这完全是美团比不了的。

而且美团现在只有靠不断的烧钱来维持着老用户或者是拉新客户,他的流量已基本上到头了。现在说ATM的时代还过早,at已经确定了,但这个m最终是谁还没有定论。

而且美团的现金流并不稳定,不断的亏损造成美还不停地融资。现在美团还没有自己造血的能力。一个企业连盈利的能力都不足以的话,是不能成为三巨头之一。

要想成为三巨头之一呢,必须在某些方面形成压倒式的优势。例如腾讯在社交方面几乎垄断了。阿里在电商方面以及支付方面我也处于垄断的地位。在看美团现在的外卖业务,虽说是一家独大,但是面对饿了么的竞争,并没有任何的优势。三四线城市饿了么的份额已经超越了美团。

至于其他的业务,美团完全是一直亏损,烧钱拉新用户的状态。所以总的来说,现在的ATM时代还过早,只有美团在某些方面形成垄断的地位,或者是经营利润超越了阿里或者腾讯,才有可能成为三巨头之一。这时候ATM的时代才将到来。


乐信娱乐


1我们可以从金融流,信息流,物质流来评价三家公司。腾讯从开始的社交和游戏到今天投资版图覆盖了金融,科技,电商。几乎整合了金融,信息,物质这三大流量生意。

2阿里从电商平台开始,整合物质流,整合这十年来物质过剩的传统制造模式,让更多的商品放到了网络平台,给海量用户提供海量高性价产品,帮助用户做筛选,然后逐步做了商业闭环和延伸,形成了跨界金融和信息服务生意的一个商业帝国

3美团把传统衣食住行都搬到了网上进行信息和物质需求匹配,本质上整合了物质和信息流,也跨界了金融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商业链。

4头条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做信息流整合到如今跨界电商,金融等多个领域,往深度内容社区发展。也是形成了一个头条商业生态体系

三者之间都是从各自的基础领域发力走生态商业模式,整合十年信息爆炸,十年物质过剩,十年金融扩张的三个流量生意,跟上了这三个趋势,就有了今天的ATM,至于百度一家技术公司陷入虚假医疗广告生意里,无法自拔,我就不说了。互联网世界,今天是老大的,明天可能变小弟,后天说不定消失了。没什么好比较,看谁活的长吧


鑫财经


感谢您的阅读!

美团四大业务,似乎囊括了我们常说的“吃穿住行”,不过用王兴的话:美团只做一件事,出售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可能他的目标是将美团打造成亚马逊那样的企业。

目前美团的四大业务,我们分为到点(美团,猫眼)、到家(外卖,跑腿),酒旅(美团旅行)新业务(美团打车)等等,纵观这些业务似乎能够符合王兴的服务平台。可是,这种平台是否会对百度造成影响呢?

美团,确实整体发展战略很明确,要不然市值也不会超过百度。不过,和百度不同,美团注重的是服务;而百度确实注意的是技术。

百度近几年发展不容易,因为广告问题,颇受争议!不过,百度的技术却不容置疑,李彦宏将百度做成了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搜索引擎公司确实这就是能力。虽然,现在的百度遭受着国内如360,搜狗这样搜索引擎的影响,不过百度确实还是目前的佼佼者。

而且,百度现在将AI做为首要任务,打造百度AI生态,这是未来的趋势,如果百度能在AI上颇有成效,估计能够让“百度AI市场”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链。


因此,单从百度和美团来看,我们可能更看重技术的百度,虽然美团目前态势不俗。


LeoGo科技


这是已经上市的,还没考虑没上市的呢,华为,蚂蚁金服,今日头条这都是超级独角兽,随便估值都能碾压美团,没上市是因为人家目前不差钱吧。早就是ath的时代了,就不算华为,头条蚂蚁金服那个不比美团厉害?尤其是头条,在未来的社交领域这可是有潜力挑战腾讯的存在,而且是唯一!就像中国是未来唯一一个可以挑战美国地位一样的存在。大家基本都差不多认可了,就在等时间了。腾讯明显社交领域垂垂老矣,不在引领社交领域的趋势了。而头条不仅引领国内社交领域趋势,而且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势头也很好。怎么也不可能轮得到美团。他永远只是二级梯队的,尤其是美团在阿里巴巴以及后续新进入者的不断挑战中。美团做的事进入门槛其实很低,无非是想做大做强确实不容易。门槛低就意味着以后会不断有挑战者,而且现在也是又很多挑战者啊。阿里目前就布局在搞美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