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病死的?脂砚斋:她的死与贾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曹雪芹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因为畸笏叟的建议,将秦可卿之事删去了四五页,以至于很多读者误以为秦可卿是病逝,但从原文和脂批中,依然可以找出很多证据,证明她的死亡与贾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秦可卿是病死的?脂砚斋:她的死与贾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焦大之骂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没有一处闲笔,可以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不是无意义的。其实在焦大醉骂一回,曹公就提前做了伏笔。

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毫无疑问,焦大骂这些话的由头是“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由此可知,这句话跟贾珍有密切关系。“爬灰”是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整个宁府,公公和儿媳的关系再没有别人,只能是贾珍和秦可卿。

不仅如此,脂砚斋还唯恐读者不明白,给出了更明确的批语:焦大之醉,伏可卿之病至死。脂砚斋为什么这么说呢?焦大之醉跟秦可卿之死有什么关系?因为与贾珍爬灰之人正是秦可卿,而且当时尤氏婆媳送王熙凤,王熙凤坐在车里都能听到的话,秦可卿焉能听不见?

秦可卿是病死的?脂砚斋:她的死与贾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尤氏生病

第十三回,我们才真正得见秦可卿死亡的诸多异常之处,其中最反常的莫过于尤氏犯了旧疾。按理说,尤氏是宁府的当家主母,家里的婚丧嫁娶大事,自然她都要出面料理,但偏偏她这时候病了,且是她第一次生病,原文说“谁知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

第十一回贾敬生辰,尤氏描述过秦可卿的病情。

“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从这段话里我们就能推断出,她和贾珍之事应该也正是这时候被人发觉,因此留下了心病,加上焦大之骂,这件事想捂住就很难了,以贾母的睿智,她不会一点消息也不知道,所以后来贾敬生辰,贾母干脆就不来了,王熙凤就说吃坏了肚子。

所以,尤氏生病,跟贾母生病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即她们知道了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事情,觉得是家丑,是丧伦败行之事,自己不愿意去趟这个浑水,所以就避而远之。不仅如此,秦可卿和贾珍之事,到了最后应该是贾府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她死后,众人的反应是“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秦可卿是病死的?脂砚斋:她的死与贾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瑞珠死亡

秦可卿有两个丫环,一名宝珠,一名瑞珠,按理说,主子死亡,跟奴才没关系,她们可以悲伤,但不至于要去殉情,瑞珠在秦可卿死后不久就选择触柱而亡,实在有违常理。

“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环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

这当然不是殉主。脂批说得很清楚:补天香楼未删之文;又说:是亦未删之笔。

由此可知,瑞珠死亡合理的推断是,瑞珠也知道了甚至是亲眼看到了贾珍和秦可卿之事,且这件事发生于天香楼之上。她是秦可卿的贴身丫环,时刻都在秦可卿身边,她无意间撞见秦可卿和贾珍之事的可能性最大。被身边的丫环撞破丑事,让秦可卿觉得不如一死了之,所以选择了死亡。秦可卿一死,瑞珠心中对贾珍充满恐惧,于是也触柱而亡。

另一个丫环宝珠大概也是知道的,情愿在铁槛寺陪伴秦可卿之灵啊。

秦可卿是病死的?脂砚斋:她的死与贾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脂批透露

秦可卿死亡一回,脂砚斋批语多的恐怖,单是秦可卿死亡的第十三回,个版本的脂批加在一起有八九十条之多!我们且看脂砚斋都说了什么。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这是脂砚斋透露最多的一次,一下子把曹雪芹原定的回目都交代了,且提示了被删去的情节,以及删去的原因,就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断定,秦可卿与贾珍之事是板上钉钉了。再看以下这些批语:

“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删却,是未删之笔。”“补天香楼未删之文。”

脂砚斋的这些批语,明确提到了一件事,即秦可卿之死与天香楼之事有关,既然原来的回目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前后情节联系起来,“遗簪”“更衣”等删去的四五页文字,以及秦可卿死亡,应该都发生于天香楼之上。秦可卿判词“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这里的“高楼大厦”说的应该正是天香楼,因为王熙凤等人听戏时是在楼上,“悬梁自缢”的自然就是秦可卿。

秦可卿是病死的?脂砚斋:她的死与贾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奢华葬礼

秦可卿死了,最难过的却是贾珍,原文说贾珍“哭得泪人一般”儿媳妇死了,最难过的是公公,而贾蓉在秦可卿葬礼中,简直成了摆设,这太奇怪了。不仅如此,贾珍还对着合家亲友,哭着说自己的媳妇被儿子强十倍,说完又哭……脂批说:“代秦氏死”等句,总是添实前文。对比后文贾敬死亡时,这简直就是讽刺。自己的父亲死了,他竟然有工夫去跟尤氏姐妹调笑,晚上开赌局。

这种种表现,只能说明一件事,他跟秦可卿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件事发生在天香楼,所以秦可卿死后,贾珍还专门找了九十九位道士,在天香楼打醮。贾珍为秦可卿操办葬礼之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的猫腻。贾府之人自然也看得出来。所以曹公虽然删了很多文字,但依然有很多笔墨是没法删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