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招聘时要将社招和校招分别开来?

Seven_樂樂


我是管理学博士,且从事了十多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咨询,大大小小的专业招聘,我做过至少几十次,从我的经验来看,做招聘,首先就是要确定我们要在什么样的目标群体中去寻找所需要的人才,校招和社招所招聘的对象他们具备的特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分开招聘,更利于瞄准人才。

有很多公司人才招聘时定位非常清楚,招聘的目的也十分明确,最后通过发布招聘广告收集来的招聘简历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就是发布信息时瞄的不准。下面我来分析一下校招和社招所涉及的三种目标人群他们的特点,可招聘时参考。

1、大学校园

如果你把目标人群瞄准大学校园,即招聘应届毕业生,那么你至少要努力建立和维护你与目标大学的关系,及时获取毕业大学生的动态,并先下手为强,以确保招聘到的应届毕业生素质较高。

如果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比较健全,应届毕业生培养出来并留下来后对公司会非常认同,忠诚度会比较高,但前期的跳槽率一般也会比较高。因此瞄准毕业生时也要准确,是要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学习刻苦认真的,还是要那些担任过班干部、成绩也不错的,都要事先分析清楚。

2、大学刚毕业2-3年的职业族

这个目标群最大等特点是在社会上闯荡过两三年,经历过一定的“风吹雨打”和“人情世故”,有一定工作经验,对社会和企业的认知一般不会像刚毕业的大学生那么感性和幼稚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在探索中逐渐明确。因为他们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在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可塑性比较强,易于培养。同时,这个目标群一般都比较稳定,不会轻易跳槽。

3、大学毕业5-8年的职业族

这个目标群的最大特点是工作经验丰富,对自己所专长的领域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拥有比较稳定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一旦应聘到新岗位后能够很快的胜任工作。但这个目标群最大的不足就是由于其专业、观念、工作方法等都已经基本定型,以至于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差。这种人在找工作时投机性比较强,喜欢“讨价还价”、有点“斤斤计较”,一旦觉得企业不适合自己,会选择马上走人。


跟曾庆学学合伙制


社招校招要求不同,分开招聘是为了更好满足公司需求

首先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应届生选择社招基本上是没戏,为什么?

社会招聘对于应聘者的要求相对校园招聘而言要更高,尤其是在工作经验层面,所以对于完全没有经验的应届生而言,参与社招基本上就是被淘汰。

然后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公司需要区分社招和校园招聘?

其实这和这家公司的用人需求有关系。

企业的用人需求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不同的需求,但是整体而言,其实用人需求是分为两个层面的,第一是短期内的需求,第二是长期的需求。

比如说,公司需要招聘两位运营岗位的人员,一位是公司短期之内非常迫切需要用到的,对他的要求是上手即可使用的,而另外一位则是针对项目发展壮大之后需要用到的,那么这两个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就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短期之内迫切需要的,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对相应的岗位比较熟悉,所以用有经验的人才比较好,但是第二个岗位短期之内不需要他发挥特别大的作用,所以企业可以招募一些对经验要求不高的员工。

而这两类人才分别对应的就是社会招聘员工和校园招聘的员工。

这个案例就足以概括大部分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的关系,社会招聘是满足企业短期之内的用人需求,而校园招聘是满足企业长期之内的用人需求。

如果你有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校园招聘的岗位,很多都和管理培训生、储备经理等头衔有关,这也从侧面说明,校园招聘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储备后备人才,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解决目前的人才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