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什麼時候覺得該及時止損分手了?


談戀愛什麼時候覺得該及時止損分手了?

1.失去幸福感時

戀愛的幸福感來自於“被關懷”,而“被關懷”來自於“被理解”。

其中,關懷是表象,理解是基礎,也是內核。在戀愛初期,兩個人總是誤以為情投意合的感覺產生於互相理解、具有共性等一系列心理基礎。

其實並不是。

情,是指對人或事物關心和牽掛的一種狀態,和愛結合就是愛情;

意,是指對事物的思想與情態和對事物的態度

狀態是表現在明面上的,態度卻是一種心理認同或者牴觸。所以初期的吸引,只做到了情投,而意合則仍需要長時間的、多層次、多方面地去了解才可。

初期時因為“狀態”而產生了去了解“態度”的契機,而中後期則需要根據“態度”去決定“狀態”的穩定性。

譬如,某一方總是逐漸感覺另一方對自己冷淡了、不上心了,這就是“狀態”的反應,也就是TA感覺不到“被關懷”了的意思。但這種狀態實實在在地是來源於“態度”上的分歧。

這種“態度分歧”卻不是簡簡單單地用“不愛了”三個字就可以解釋的。它是包含了三觀、性格、生活習慣、客觀條件(比如異地)等等因素的綜合。

當你摒棄掉強烈的情緒,冷靜下來,認真的思考“這個人到底適不適合我”的時候,你就是在正面地解答“態度分歧”,這個答案只有三種情況,“是”、“否”、“再看看”。

當你的答案為“否“時,那就去找解決“狀態”的手段;

當你的答案為“是”時,那就及時止損;

當你的答案為“再看看”時,那就結合一下後邊兩條。

2.失去自信力時

根據班杜拉(A.Bandura)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自信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表現在愛情上,最直觀的,是你是否認為自己能夠為另一半帶來幸福,或者在戀情預警時,是否有能力面對危機。

如果你沒有這個自信力,那麼很可能即將面對兩個後果:

  1. 於戀情本身,你是沒有能力也無法處理危機問題的,你能做的只是敷衍與拖延。最終這戀情還是要走向終結。
  2. 於戀情之外,失去自信力的感覺會在你處理其他方面問題時產生連帶的心理暗示,導致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逐漸變得萎靡和自卑。

所以,當你在第一條問題中得到答案是“再看看”時,不妨就看看,自身在處理戀愛危機和其他事物時自信力的表現是否較之前變得更低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假如自信力真的變低,也要意識到這種轉變的主客觀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不必過多抱怨對方。否則難以成長。

話說回來,既沒有了幸福感、又降低了自信力。確實應該及時止損了。

假如遭遇了回憶陷落導致你非要自我勉強,那不如再看看第三條。

3.看不到未來時

從底層邏輯來說,這一條應該放在基礎的位置被首先提出;但從表象出發看待問題,一向是更多人的思考邏輯。

所以,“看不到未來”往往是分手的臨門一腳,它是在放棄自我勉強的基礎上、對態度分歧的集中爆發。

事實上,就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權衡開始。

你會問自己,繼續戀情的話自己有何得失;你會從商人的角度去衡量,近期的收穫和遠期的風險。戀情就這樣變成了一場投資,你本能的不希望自己賠本。

所以那些痛苦、憤怒、糾結、心碎,歸根結底是出於這樣一種赤裸的權衡。權衡的目的自然就是為了及時止損,不需多說。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