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给自己增添筹码,六点渠道,简单分析


大学生如何给自己增添筹码,六点渠道,简单分析


大家好我是小默爱生活

今年,应届毕业生874万,毕业人数同比增长50万。

再加上现在这个大环境,没有竞争力,毕业即失业,真有可能。

怎样增长竞争力,在保证自己专业水平得情况下,我简单提几个渠道给各位老哥参考。

一、给老师当助理

那些老师?辅导员助理、学院学校各部门老师助理、党支部助理。

原因?最核心原因,你尽心尽力,老师的很多资源也会给你提供,甚至老师直接给你介绍工作(我考完研第二天老师就联系我让我去他公司实习);

其次,多和老师交流,多学学,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有时候老师会指出你的缺点,给些建议

当助理要处理很多事情,这也是种不小的锻炼。

如何被选上?

最好从大一就活跃一点,先以班干部做好为主,展示自己。(每个学校不一样,仅参考,以下皆如此)

二、做与专业有关的科研项目

大多数学校,学生是可以申请一些科研项目或者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般流程:

有个不错的idea和几人组成的团队,

然后完成项目的架构以及实现基础功能(完成一部分),

接着填写申请书(一定要找个老师把关),

申请通过一般都会有一些经费5000--2、3W的(仅参考)

这种挑战性比较高,毕竟涉及到经费,况且后期结题一般得发表一篇论文或者形成较专业的报告。当然,你所得到的收获肯定也很多,慎重考虑。

如何申请?

关注你所在大学的官网通知,项目申请一定会发布出来的,建议翻看之前的公告,找到去年的通知,记录时间,早做准备。

三、多考取证书

很多软能力,如谈判能力、组织能力等我们大多没有参考案例、条件,很难去提升,所以多得证书就是你能力的合理体现,贵精不贵多。

1.学位证和毕业证

这个的重要性不多强调,但每一届都会有那么些人获取不到这两证,希望老哥们不会这样子。

2.专业证书

专业证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大多一年考两次,经济师一年考一次。

根据不同就业情况,专业证书的重要性也都不相同,但你不确定未来何时会用到,考了比较好。

一般国企、事业单位对证书比较看重,有个证书每个月可以多得一些工资也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些资历。

可以跨考,比如你建筑专业,你想要走人力资源方向,那你可以考个初级经济师,但你本专业的证书我还是建议你考上,同样,未来万一用上了呢。

3.四六级

部分学校对四级有要求(没考上不给毕业证),部分企业对四六级有要求,有些公司要求六级不能低于500分,所以各位加油啦。(要求不太高,四六级全都飘过就行)

4.教师资格证书

不是只有去学校当老师才需要的,你有教师资格证也可以去一些培训机构当老师,做为自己的副业呀,或者家教。

有教师资格证的话,更方便一点。

当然,你从没有想过要做培训、教育类工作的可以忽略。

5.计算机二级证书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讲没必要。

(一是很简单,二是不看重)

但如果往非IT行业发展的话,考也可。

计算机二级资源我之前发过,自己翻我的动态。

6.普通话、三笔字

普通话建议各位抽时间考一下,这个很简单,一般都是二乙,努力点二甲等。

三笔字一般是往教育行业发展的才考,自己琢磨。

7.驾驶证和献血证

驾驶证的话建议大学期间抽时间考了,因为你毕业有工作后你很难抽出时间去学。

大学期间献一次血,表爱心还是不错的。

四、入党

入党是一件很重要且很难的事。一般你得花三年时间才可能入党成功,得上团校、党校,各种考试考察等等。

入党是需要信仰的,相信党、尊重党规党纪。

当然如果你入党成功,肯定能表明你是很优秀的一个人。

慎重考虑。

五、多获奖多获荣誉称号

根据档次排名:

1.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般是两学期都年级前三且获得一些市级、校级奖的人容易申请成功)

2.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优秀班干部、创新实践标兵等等。

一定一定注意申请要求,大多数要求你的专业排名达到要求才能申请,但有些不需要你成绩有多好,只要你满足申请条件,

(有些是参加社会实践、有些是参加比赛等)

3.校级奖学金,一般分为三等。

(大多数学校都是根据成绩排名定的)

4.比赛奖,后面我单独说

5.助学金。

一些是学校为了扶持家庭贫困的学生,一些是鼓励优秀的学生,自己看清楚学校发布的公告再考虑如何获取。

比如我所在学校就有创新创业奖学金,分三等10000,5000,3000.只要你在学校认可的创新类比赛获得相应奖状就可申请,还有其他如写论文、申专利等也可以申请。

六、参加比赛

首先,你得搞清楚比赛根据规模大小有等级之分,并且根据比赛的内容粗糙分为创新类、专业类。

大学生如何给自己增添筹码,六点渠道,简单分析

我是计算机专业,所以我所在学校的分类包含了一些创新类的比赛和各种编程、设计类的,各个专业不相同,你们自己官网找或者问老师

三点建议:

1、参加比赛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比赛中打磨自己的作品才是最佳的。

2、先多看,去找一些获得国奖、市级一二等奖的案例,多看别人是咋做的,有那些创意、那些优点,你觉得对方凭借啥获奖的,吸收成为自己得才最关键。

3、一定要用心去孵化、打磨你的项目。比赛相互之间的互通的,只要你有一份好的策划案和项目成果,你可以参加很多比赛。

举个例子:

A 我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B 我的idea是在快递上投放广告,

C 我在中国知网上找了很多与快递、广告有关的知识参考,

D 然后看了很多已获奖的优秀策划书,寻找他们的优点、技巧、创意点

E 然后组织团队一起写了份策划书以及做了个关于快递广告投放的网站

F 报名参加比赛,获奖或者被淘汰,根据评委的问答,寻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打磨作品

G继续参加或者参加其他创新类的比赛,也可以参加网站类的比赛(因为团队做的是网站,满足条件)

整个过程伴随了我整个大学,通过这些比赛,对团队意识、任务安排、项目规划、网站搭建、演说技巧等能力或多或少都有锻炼,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并且我的团队成员XX,去面试的时候,跟HR说了我们比赛的idea、经历、他是如何做的网站,offer到手。

并且因为我的这些经历,我成为了学院创新创业部门的助理,然后给很多老师做事情,然后和很多老师成为了朋友,然后其中一个老师直接给了我份工作。

比赛是展示自己最好的舞台,你表现的越多,你出错的概率越多,你就越知道自己的不足。

有些情况你表现得非常好,评委直接给你offer,我就遇到过几例这种,但这只是个例,羡慕一下就好。

“不应该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做项目,而是做好一个项目顺手参加比赛得个奖。”

这道理是我在一个国赛现场被其他优秀参赛大佬按在地上摩擦感受到的。

一所好的大学真的很有必要,他所拥有的经费、做项目的环境等等远超普通大学。

如果有高三小哥一定得多加努力,高考加油把,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还有很多其他得如发表论文到XX学报期刊,申请专利等等就不细说了。

成为一些学生会主席,社团部门部长这类,事情会特别多,如果走技术,靠专业求职的情况下慎重考虑,因为锻炼得方向不一致。

有一个好方法:

登录你们学校得官网,打开公告,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查找并记录有那些比赛、奖学金、社会实践、科研申报等等

(凡是你觉得你能参加得)

记录下来,再筛选,选取一些你觉得有必要或者很重要得活动,大学四年就盯着这个做吧。

不要再做大学可以天天玩的美梦了,找不到工作警告

希望老哥们都能在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尽情嘲笑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