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需不需要“奖勤罚懒”?

鸡肋


我是索菲,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学校需要“奖勤罚懒”,但是现在绩效工资改革,不允许乱发补贴,津贴,奖金,如果发,这一部分钱从哪出?高校有收入,九年义务教育都是财政拨款,买一把笤帚都要申请,怎么奖励?只能在年终考核和评优评先上奖励,年年都评优,其他人肯定不愿意,所以不好办。

2.学校需要“奖勤罚懒”,但是,进入学校工作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打过招呼的,也就是有关系的,平时一个电话,某校长,某主任,我家的那个谁最近怎么样?年轻人多给压担子,该批评就批评,该压的担子就是过段时间提拔成教研主任了,再试问敢批评吗?

3.学校需要“奖勤罚懒”,要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口头表扬,大会表扬,发荣誉证书这些都可以,物质奖励恐怕很难实行。
总之,公道自在人心,多干点肯定没坏处,有助于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醒一下个别人,作为教师可不能做徒有虚名的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索菲夜话


学校需要“奖勤罚懒”,任何单位都需要“奖勤罚懒”。

讲一件我在大学工作亲身经历的事情。1992年教育主管部门对职称评定做重大改革,之前是主要按照工作年限评聘,要改为按照教学科研成果评聘,教学科研都有个最低标准,当时大部分老师科研成果为零。

我们那时每天打牌,一玩就是一夜。自从改革职称评定标准,打牌的没有了,大家都去图书馆、实验室了。

当然,也有个别老师不以为然,继续打牌玩乐混日子,有的人到退休还是讲师。

“奖勤罚懒”是公平的机制,也的确是可以促进人们努力工作的。


只留清气满人间


学校需不需要奖惩罚懒,我觉得是完全有必要的,这也是对辛勤付出老师的一个肯定,有了奖惩措施,教师会更有工作的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有必要体现教师价值。比如:

第一,设立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奖励办法

1、学校对每次校级各类竞赛活动评分结果进行奖励。每次活动按评比分组分别对第一名进行奖励,具体金额由学校行政会议根据活动的规模和难易程度来决定。参加其他级别的竞赛活动奖励,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对体、音、美、微机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经学校批准的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和活动获奖的,对组织活动的教师予以奖励。依据获奖的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学校分别予以不同等级的奖励。

3、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成果在正规教育刊物上发表或在正规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学校视级别予以奖励,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别奖励。

4、每学年学校评选的各类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教案、作业、上课优质奖,应该予以每人的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设立教学质量奖惩办法

1、评比依据:以中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成绩为准,以班为单位。(中期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占20%,期末以县教研室组织的考试为准,占80%)

2、评比项目: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学校抽样检测的科目只评比平均成绩和优秀率两项。

3、评比范围: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数学在同年级四个平行班中评比,英语(五、六年级,三、四年级各为一个评比组)、科学、思品、体育、音乐、美术、信息(视情况而定)等科目在同科目中评比。

4、奖励办法:年级单科平均成绩第一名奖科任教师奖励多少,及格率第一名奖励多少,优秀率第一名奖励多少。三项均居第一名的学校颁发教学质量奖。

奖惩只是一种激励机制,不在多少,对于那些没有付出的老师,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老师,应该跟他们的付出成正比。


峰158513373


“奖勤罚懒”是单位激发多劳多得、营造人人争先氛围、体现劳动价值的必要手段。否则就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得多的白干、不想干就不干的吃“大锅饭”,长此以往,工作就没有人干了。

公立的学校教师短缺,学校无权解聘,学校无权干涉教师工资,这些现实状况,很大程度制约着学校对教师的管理,缺乏极限的雷霆手段。不像私立学校,可以罚款、待岗,甚至解聘、辞退。

极个别害群之马就是看清这一点,抓住管理的无奈和无计可施,对待管理不阴不阳,对待工作吊儿郎当,就看能把自己怎么样。这种坏风气如果不打压,就会给积极努力的氛围形成负面消极影响。学校如果再失去基本的奖罚,学校根本就谈不到管理二字。

因为十八大之后禁止发放各种奖励、补贴,公立学校经费又都是按学生人数下拨办公经费,学校根本拿不出奖励的金额。目前能够使用的奖勤罚懒手段,也只能是在绩效考核、评优评模、晋级资格这些方面作以体现,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出现重大失误、教育教学成效太差的老师予以惩罚,给优秀的教师更多的光环和实惠,鼓励大家以工作为重,打造积极向上、争优创先的工作环境。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


境由心造63863591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认为,只要有人工作的地方,就得奖勤罚懒。这既是对那些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的肯定,也是对那些不作为“懒汉”的鞭策。也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崇尚勤劳美德的传统。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应注重这种优良品质的培养。


根之中国


您好,我认为学校是需要奖勤罚懒的。

不然的话,没有制度,没有奖励,一盘散沙,学校会成什么样子呀?

现在的麻烦不在于要不要奖勤罚懒,而在于如何奖勤罚懒?勤和懒的标准是什么?

是以每天按时考勤,上班打卡,作为标准吗?

是以教师的带课课时数,作为标准吗?

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老师奖勤罚懒的标准呢?

似乎每一条标准都有道理,但似乎每一条标准也都不够完善。

教育有它的复杂性。制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来,作为奖勤罚懒的参考是很麻烦的。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九哥朱建文


对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不需要的。

在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这样的话,不打勤的,也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一个人的勤与懒都没有什么关系,有些人只是性格上自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长处,我们不能拿懒与勤来作为判断这个学生,老师们也不能对哪些稍微有点懒的学生有偏见,在我看来学校应该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细心教导,该严就严,把自身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们,所以我反对学校奖勤罚懒。


FUXUNDE


学校实行“奖勤罚惩"制度,是贯彻执行党的多劳分得的原则而制定的。这制度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有力措施,切实可行,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和好评。


谭文禄


需要,这样才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剧满天下福


我认为需要,教育就是要让人成人,然后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