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着色难,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果农如何科学促进果实着色?


葡萄着色难原因很多,简单分析下,

1.树势长势中庸的树最容易上色,过弱和过旺都不利于上色,树势过旺,营养容易向枝条转移,上色困难。过弱,营养容易供给不上,上色困难。

2.产量挂果太多,叶果比率下降,叶片不能制造充足的养分用以果实转色成熟。

3.光照不足。

4.温度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花色苷的形成和糖分的积累,白天适当的温度可加速葡萄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但不宜过高,高于四十度会阻碍葡萄上色。夜晚低温可抑制葡萄呼吸消耗能量,有利于上色和糖分积累。

5.营养元素葡萄转色期使用氮肥过多,特别是尿素,则表现为枝梢生长旺盛,叶色深绿,容易导致葡萄贪青晚熟、成熟期推迟、果实糖分积累少、着色差、着色慢、口感淡等问题。磷钾是上色的黄金搭档,磷能提供能量,有利于葡萄着色,促进花色苷积累,钾本身不能参与花色苷形成,但能激活酶的活性促进上色。所以后期用钾肥不要总偏施用硫酸钾,可适量补充磷。

6.病虫害病虫害导致叶片果实受损。受损叶片光合效能降低,造成树体营养积累不足,影响果实着色。尤其是后期霜霉病的发生也造成果实着色较差,严重的出现软果。

应积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促进葡萄着色。

1.摘叶转果。在果实开始成熟前,把果穗附近遮挡阳光的老叶、病叶及时摘除,将健壮叶片移开。待果穗阳面已充分着色时翻转果穗,使果穗各部分充分接受阳光,促进果穗均匀着色。果实转色期摘除果穗上部的2~3片叶。

2.调控水肥。加强补充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并且少施或不施尿素等含高氮的肥料;着色中后期开始减少灌水量,滴肥时的用水量是膨果期的一半,保持20厘米深土层的土壤湿润即可

3.提前摘袋。采取套袋栽培的葡萄,可在果实开始转色时,提前将果袋摘下来,让果穗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促进果实着色。

4.适时环剥(或环割)。果实开始着色前,在结果母枝或结果枝基部进行环割或环剥,可使果实提早3~5天成熟,同时显著改善果实品质。

5.施 用增色剂。乙烯利在葡萄上使用有很好的增糖增色作用。在果实开始着色时,使用500~ 1 000 mg/kg的乙烯利处理,可加快着色速度,促进成熟。

6.铺反光膜。一些晚熟品种在成熟期由于光照、积温不够,着色度差。对此,可在浆果成熟前30~40天,在葡萄树下覆盖银灰色薄膜,可增加土壤温度,增加地面太阳辐射,提高浆果含糖量和着色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