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醫學、法律、商業、科技,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音樂、詩歌、夢想、情感,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Juillet.(豆瓣熱評)

《尋夢環遊記》是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獲獎作品。該影片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的第19部動畫長片,由李•昂克里奇、阿德里•莫利納執導,影片一經上映就贏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豆瓣評分也是高達9.1分。


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尋夢環遊記》海報

電影以墨西哥傳統節日“亡靈節”為故事的文化背景,通過小男孩米格的一場亡靈世界之旅,向觀眾傳遞了關於親情與生死的情感哲思。

由於影片涉及“亡靈”元素,本不符合引進標準。但這部影片後來不僅被成功引進,還在中國取得了超出片方預估的好成績,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文化角度,剖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取得跨文化傳播成功的3個原因:

一、哀傷與慶祝,不同“死亡觀”的碰撞激發觀眾思辨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墨西哥作家帕斯曾說:“對於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說,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

其實不僅是西方世界,在東方文化體系中“死亡”也是一個忌諱話題。

並由此衍生出許多對死亡的諱稱,例如,我國文化典籍《禮記•曲禮》中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

即便是現在,人們也很少正面談“死亡”,而是用“殉職”、“犧牲”、“病故”、“長眠”、“夭折”等諱稱代替。

對待死亡的態度也是極為哀悽、悲愴的。古有《論語》中記載,顏淵死,孔子悲愴萬分,深嘆道:“天喪予!天喪予!”如今,人們著喪服告別逝者,悲傷不止,泣涕嗚咽。

在緬懷祖先的清明節這一天,人們也多是表情凝重,神色悲傷。

而在墨西哥文化中,人們對待死亡的態度又是另一番景象。就如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同樣是紀念逝去祖先的節日,亡靈節這天,人們盛裝出席,街上、家家戶戶佈置的張燈結綵,人們甚至還舉辦音樂節和演出慶祝,絲毫沒有悲傷的色彩。

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尋夢環遊記》劇照

用帕斯的話來說:“死亡是墨西哥人最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墨西哥人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愛撫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

這源於墨西哥文化中不同的死亡觀:在墨西哥人看來,生命結束並不意味著死亡,而是換一個世界繼續生活。亡靈節這天,便是逝去祖先回家探親的日子,因此他們張燈結綵,盡情慶祝。而被活著的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這也是影片一直在強調的一個主題。

這種豁達的死亡觀,與我國傳統文化中悲傷的死亡觀進行碰撞,不僅能為觀眾提供新知,讓觀眾瞭解墨西哥文化。同時,必然引起觀眾對“死亡”這個話題的辯證性思考。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們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影片中所傳達的墨西哥豁達死亡觀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這是這部影片能夠被引進,並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第一個原因。

二、追求夢想和迴歸家庭之間的矛盾,戳中痛點,也給出曙光

據調查顯示,《尋夢環遊記》在中國上映以後,其觀眾群體主要是80後、90後新生代父母,他們或是陪孩子觀影,或是結伴觀影。

而影片中,關於追求夢想和迴歸親情之間的矛盾,正巧戳中這一代人的痛點。這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①年少時被父母扼殺的夢想再次浮現

哲人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然而,孩童或少年的理想,卻總容易被父母扼殺在搖籃裡。

影片中,米格的高祖父曾為了音樂夢想拋棄家人,因此他們家族世代視音樂為詛咒,禁止和音樂有關的一切。但米格一直有一個音樂夢。

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尋夢環遊記》劇照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幕:

米格在追求音樂夢想的路上,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奶奶摔壞了他的吉他,並安慰他:“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就什麼事都過去了。”

米格憤怒的對家人吼道:“我不想要這樣的家。”

這一幕,在很多80後、90後觀眾的成長記憶中都出現過。當年,那些被父母扼殺在搖籃裡的夢想,或者為夢想與親人決裂的場景再次浮現在眼前,敲打著心中的柔軟。

我記得清楚,當時在影院裡,這一幕放過,觀眾席上就響起了一陣細碎的啜泣聲。

再次重溫時,彈幕上這樣的回憶一條條飄過:

“跟當年我媽撕我的畫一樣,委屈哭了”,

“米格衝出家門的那一刻,淚目”,

“家長總是這樣,孩子的夢想對他們來講全是謬誤”,

“和我爸媽一樣,我想寫作全攔著”,

“你們不懂一個喜歡吉他的人沒有吉他是多麼難受”……

音樂、美術、寫作、動漫、表演、電競、遊戲設計……現實生活中,父母似乎總是不能接受我們的這些夢想,反而,他們更傾向於把孩子培養成一名醫生、教師、律師,或子承父業。

這一方面可能是存在誤會,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經歷過改革和物質匱乏年代的父母,太看重“穩定”了。父母總認為孩子這些夢想的不確定性太強,不是正經的職業道路。只想著為孩子好,卻忽略了孩子想要什麼。

一位叫做布洛尼·瓦爾的澳大利亞臨終關懷護士,根據自己的工作採訪發現,整理出了一本書,叫做《臨終前人生五大憾事》。排在第一的就是:我希望過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照他人的期望生活。

現實是,很多人在孩童期,都是在按照父母的期望生活。而影片中的這一幕,一方面戳中新生代父母的成長痛點,同時也在教育方法上給他們啟迪。

②親情主題,觸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現實反思

我國文化系統中自古就有“忠孝不能兩全”的說法。隨著時代的發展,“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孝道文化,越來越被西方事業觀和現實生存壓力打破。很多年輕人為了求學、事業,都不得已背井離鄉、長期與父母分居兩地。

新加坡《聯合早報》曾報道:

“有數據顯示,2000至2010十年間,中國城鎮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農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國空巢老人人口超過1億”。

這個數據,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輕人與父母長期分居的現實和趨勢。

而《尋夢環遊記》的中心主題是強調親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親情”、“家人”、“家庭”、“we are family”這幾個詞句貫穿影片的始終,米格後來甘為家人冒險、為了親情迴歸家庭,更是昇華主題,使勁敲打著觀眾內心的柔軟,賺足了淚點。

想起家裡留守的父母孩子,許多觀眾開始反思自己對親情的忽視,並儘可能的做出彌補。


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尋夢環遊記》劇照

豆瓣有一條熱門短評這樣說:

“老人不圖兒女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皮克斯替蔡國慶唱了回春晚。”

短評前兩句是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歌詞。該歌曲是車行為懷念父母而填詞創作,由戚建波譜曲,陳紅演唱,後來因為蔡國慶在春晚演唱再次大火。

《常回家看看》曾兩次被唱響,呼籲人們不要忽視親情。這一次,《尋夢環遊記》在人們因工作漸漸忽視親情時,再一次提醒觀眾不要忘記家的溫暖,親情的可貴,引起人們反思。

③曙光:親情和夢想並不是對立的

米格通過一次亡靈世界之旅,明白了家人對高祖父的誤解,也明白了親情的重要性。最終得到高祖父母的祝福,回到人間,解開家人對高祖父的誤會,他的音樂夢也獲得了家人的支持。


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尋夢環遊記》劇照

這樣的結局告訴我們,親情和夢想並不是對立的,相反,親情是一個人追求夢想的堅實後盾。重要的是,我們要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和家人溝通,消除他們心中的誤解和擔憂,獲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另外,親情和事業之間,也不是顧此失彼的。若是暫時沒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身邊贍養,在追求事業的同時,我們可以多抽出點時間回家探望,或者經常開視頻、打電話,這也是維繫親情的手短。

這是電影帶給我們的啟迪,也是曙光。

三、家庭觀念、大家庭結構背景相通

《尋夢環遊記》通過四世同堂的家庭架構,來演繹親情至上的主題,通過大家族中,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和反覆提及的“家人”、“we are family”等關鍵詞句,讓觀眾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同時也傳遞出墨西哥注重親情的家庭觀念。


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尋夢環遊記》劇照

這種家庭觀念和大家庭結構,與中國的家庭文化是相通的,因此中國觀眾在觀影中只會覺得親切,而不會有違和感。

受宗法制影響,中國人歷來注重血緣宗親關係。因此,由血源關係聯繫而成的幾代人同堂的大家庭,是中國長久以來的主要家庭結構。

費效通就曾在《鄉土中國》中說:

“我們普通所謂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別決不是在大小上,不是在這社群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

“我們的家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

就是在指出中國由幾代人共同組成的特殊大家庭結構。

在這種家庭結構的基礎上,還產生了許多諸如“天倫之樂、兒孫滿堂、兒孫繞膝”之類寓意家庭和睦、香火旺盛的成語。以及《四世同堂》、《金粉世家》等反映大家庭生活的文學作品。

影片所傳達的親情至上家庭觀念,以及米格一家四世同堂的家庭背景正好與中國家庭文化相通,因此,中國觀眾能夠更好的理解影片所傳達的家庭觀,並在此基礎上達成共情、產生共鳴。

列子曾說:“東方有聖人出,西方有聖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其中,“東方”、“西方”皆為泛指,意在強調不同民族文化間存在著某些共通處。

恰是這種共通,構成了不同民族人民共情、產生共鳴的重要條件。這也是《尋夢環遊記》在中國取得跨文化傳播成功的關鍵因素。

結語:

波琳•凱爾曾在《電影——絕望的藝術》中說:“一部偉大的影片是一部含義如此清新、富於想象、引人入勝或令人激奮的影片,它使我們對人生有新的看法。”

淺析《尋夢環遊記》在中國“跨文化傳播”成功的三個原因

《尋夢環遊記》劇照

《尋夢環遊記》無疑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它以最溫情的方式,像人們傳遞了一種豁達的“死亡觀”,並通過一場亡靈世界之旅,告訴人們:親情和夢想並不是對立的,相反,親情是我們追求夢想的堅實後盾。

它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親情的態度越來越淡漠的時候,及時提醒人們親情是最寶貴的,並引導著人們及時反思和補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