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綿延於彩雲之南紅河州的哀牢山,古樸自然,以哈尼族為主的幾個民族人民在這裡和諧相處,世代生息。以梯田奇觀聞名世界,雖為人工開鑿,其巧奪天工卻更勝鬼斧神工。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春耕時節的元陽,和前兩三個月只是放水養田時不同的是,田間地裡開始有了勞作的人。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驚蟄之後是春分,春分時的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故春分也稱“升分”。春分的到來,意味著晝夜平分,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已經到來,萬物復甦的大地上開始生機勃勃。春分是勤勞的人們開始春耕的季節。忙碌的春天,為的是有個豐收的秋天。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中國各地大江南北,滇南是最早感受到春意的地區之一,驚蟄之後,勤勞的哈尼族人民就在田間地裡,開始了他們每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春耕時節的元陽。田間地裡,春意盎然,天人合一,滿眼皆是一幅幅“山、水、村、人、田”,天造地和,渾然天成的自然和諧畫面。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元陽的美,除了梯田的巧奪天工,還有絢麗多彩的日出,宛如仙境的雲海。有人說有霧就有詩,有霧的元陽更是如詩若畫,意境深遠。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在這個地無三尺平的山形地貌,生活著以哈尼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勤勞智慧的哈尼人民,在這個幾乎沒有一處平川,崎嶇不平的山地上,因勢利導開墾出了一丘丘階梯式的水田,歷經千百年的不斷改善“雕鑿”,就形成了我們眼前這一片片完美神奇、氣勢磅礴的元陽梯田。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和漢族人民一樣,哈尼族也有屬於自己的古老傳說,其中的《天.地.人的傳說》說的是:遠古年代,世間只有一片混沌的霧。這片霧無聲無息地翻騰了不知多少年代,才變成極目無際的汪洋大海,從當中生出了一條看不清首尾的大魚。那大魚見世間上無天,下無地,空蕩蕩,冷清清,便把右鰭往上一甩,變成天;把左鰭向下一甩,變成地;把身子一擺,從脊背裡送出來七對神和一對人。世間這才有了天和地,神和人……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第一次知道元陽,是從其他影友作品裡看到的,畫面中行雲流水般的美妙線條 ,水面和藍天融合交織出的流光溢彩, 還有那霧裡若隱若現的含蓄深厚,每一個看到這種畫面的人都會為其著魔。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這些年旅途中的行走,收穫諸多感悟。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不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並列的兩個缺一不可。旅遊路上,可以在現實中看懂和驗證更多許多書本上知識,讓你在真實世界中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二十四節氣”是我們中國民族的祖先,通過不斷認知到的一年裡的時令、氣候、物候等多方面規律變化所總結的知識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二十四節氣”這一上古農耕文明的寶貴遺產,至今還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以梯田文化旅遊為主的元陽,則是典型的遠古農耕文明的代表。從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4月份,是“二十四節氣”中從立冬到清明期間共經歷十個節氣,元陽梯田從人文到風景,展現給我們的都是不同的面孔,這也是我這些年多次來元陽的原因之一。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文化旅遊過程中,景點只是個載體,其中還有許多的各種民族性、藝術性、神秘性、等多樣化的互動特徵,當然還有各種當地美食,給人一種超然的文化感受 。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陽春三月萬物欣然,春分的元陽,滿眼皆是田園美景

煙花三月的腳步已悄然走近,宅家多日的你我,一定都在想念春天的美好世界,想去看那個春意盎然的自然界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樣子。只是戰疫尚未結束,既然無法信步去看一場花事,就幻想肩披一路風塵……若知草木欣然,何處不是踏青。

以上圖文為本人原創,未經許可請勿摘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