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点击关注,所有人都在看的齐家治企之道】

2020年铁路春运为期为40天,1月10日将迎春运首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即将拉起。

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年底的主题,一家人欢聚一堂,坐到一起吃年饭,共享家庭之乐。

林语堂曾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的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这样的幸福,对我们来说,一张车票便可得到。而对于古人来说,那是一程程的山水,一个个风餐露宿的夜晚,还有一次次的辗转与奔波了。

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古代春运:“行路难”

古代的春运,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是真的“行路难”。

那时虽没有如今这般大规模在外工作群体,但古代官员、在外经商的商人、在外游历的文人、外出谋生的人等,也都是要回家的人嘛。

因此,历代统治者不停地修路。

秦代“高铁”:硬木轨路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全国性公路网,这给“春运”提供了便捷。

据《汉书》记载,“秦为驰道於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驰道是秦国的国道,从记载来看,驰道并不输于现代高速公路。折算一下,此驰道宽达69米。不只路宽,路旁边还栽植松树。

一般认为驰道为皇帝专用,其实驰道是多功能的。

中央部分(3丈宽)才是速度较快的皇帝专车用道,别的车和人只能走一边,就与现代全封闭高速公路分出快、慢车道,如出一辙。

除了驰道,秦时还有直道,轨路等。轨路是什么路?是当时的“高铁”。

当然轨道非铁轨,是用硬木做的,下垫枕木,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与现代铁路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超快。

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古代“大巴”:畜力车

国外学者认为,车为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5世纪时首创。其实中国人也不晚,使用也很早,史料记载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车了。

在古代,驱车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

中国最早的人力车是辇,辇是轿子的前身,之后又有痴车、独轮车、鸡公车、黄包车、三轮车。黄包车和三轮车出现较晚,黄包车是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因此北京人称之为“东洋车”。

长途运输,特别是物流主要靠畜力车,它是中国古代的大巴。

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工具,和现代长途大巴一样重要,至今在北方个别地方的路上仍能看到马车。

畜力车也分好多种:轏车、辎车、安车、輼車、轺车、传车、兵(军)车等。

轏车是一种轻便车,结构简单,车体材料档次也低;

辎车则是大货车,送人时则变成了大客车;

安车就比较高级了,是政府官员或VIP贵宾乘坐的,相当于现代高级小轿车;

輼車是一种卧车,有窗,可调节车内温度,这车子相当于现代豪华房车,是“总统专车”,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不属古代春运工具,在秦始皇死后,竟然成了高级“灵车”。

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古代名士的回家囧途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非常有趣“路费统计”,有才的网友非常详细地核算了古代名士们的“回家成本”。

看着这些古代名士的回家囧途,真是不禁感慨:太难了!

下面,小夫子摘出三个人的,大家一起感受下。跟他们比一比,或许,你也就不觉得买票回家太辛苦了。

李白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30岁了,在京城宦游一年,拜谒京官不容易,和人打架也打烦啦,李白要回家了啦!

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回哪去:从陕西西安到四川江油市。(出生地是在吉尔吉斯斯坦没错,但李白5岁就搬家到江油啦!)

怎么走:从长安出发,往西走到大散关,走陈仓道,翻越秦岭和大巴山。再沿着金牛道到家。

有多远:从路途长达1800里,其中600里是平地,1200里是山路。

靠啥走:骑马 + 步行

要多久:1个月。(600里平地,按每天走100里算,需要6天时间。1200里山路,按每天走50里算,需要走24天。)

要多少路费:单程12贯

啥概念:回家单程路费3万元,来回路费6万。(按1贯折合10石米,1石米折合85斤,1斤米折合3元计算,24贯折合今日人民币6.1万)

大半年工资都白挣了!真是伤不起啊。(当时九品校书郎,每年收入约折9万元,往返一次要花掉8个月的工资。)

欧阳修

嘉祐六年(公元730年),欧阳修54岁,先父安葬在泷冈已有50年,母亲合茔也已8年,如今官居正二品参知政事,该回家看看了。

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回哪去:从东京开封府到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江西永丰县)。随行有家眷一人、仆役两人。

怎么走:从开封坐马车出发,走陆路至江州(今九江市)对岸的长江北岸。再坐船经湖口进入鄱阳湖,再溯赣江而上可到家。

有多远:陆路约700多公里,沿途除大别山外,皆坦途。水路约300公里,逆水。

靠啥走:马车 + 船。

要多久:20-30天。陆路坐马车每日走70公里,要走10-15天。水路每日走30公里,要走10-15天。

要多少路费:单程44.5-67两银子

啥概念:回家单程路费3.1-4.7万元,来回路费6.2-9.4万。(北宋1文钱约人民币0.7元,1两银约人民币700元。)

点评:参知政事每年俸银800两,禄米粟100石,折钱1万文,再加上其他供给,及职田收入,总收入应在57万元以上。在宋朝做高级文臣,生活无压力。

欧阳修内心os:嗟夫!钱倒是无所谓,可花费时间太长,还得皇恩浩荡,准我三四个月的假。

说完唐宋时期这些路途遥远的,我们再说个历史年代近些,离家也近的。

纪晓岚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纪晓岚57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初稿完成,有空回乡过年。

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回哪去:直隶河间府(出生地,今河北献县)。

怎么走:从北京顺成门出发,途径良乡、涿州、新城县、白沟、雄县、任丘,最后抵达河间。

有多远:全程马车道,约420里。

靠啥走:马车

要多久:按清代民用马车车速,每天能走100华里,(减震太差,走快了能把人颠散架),他大概要走6天时间。

要多少路费:单程6两银子

啥概念:回家单程路费1440元,来回路费2880元。(乾隆时间北京正常年景一石大米刚好是2两银子,清朝一石装米80公斤,12两银子能够买480公斤大米。一公斤大米以现物价6元计,所以是2880元。)

纪晓岚四十岁以前最高做到福建学政兼翰林院侍读,六品,年薪60两加每年60石米,月薪15两左右。回家一趟,一两个月工资基本够用。

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完全精准,多少带有点娱乐成分。但是,总体还是能够让我们感受一下,古人的出行,确实非常不容易。

和他们一比,我们现在的“春运”,基本不叫事了。

离过年也越来越近了,在外辛勤拼搏的游子们,忙完生计早点回家团聚吧!

今年回家过年

你都有哪些愿望和期盼?

和小夫子聊聊吧~

古人的春运太难了…李白回家路费竟花3万!你肯定没有看过 哈哈

【点赞关注,每天带给您更有价值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