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开良和他的锔瓷情缘

朋友,你听说过补衣服,

那听说过补脸盆、补伞、补锅吗?

当你把碗不小心打破了怎么办?

扔了?!


在以前,

碗、瓶等瓷器物品不小心被打破了,

可不舍得扔了,

而是放起来,

等师傅来了把它们修复再用!

这就是锔瓷技术。


邱开良和他的锔瓷情缘


中国有句古话,

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说的就是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就是把打碎的瓷器,

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

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在我市泗沥镇

就有这样一位锔瓷传人,

他就是邱开良。

邱开良的祖父是当时我市

为数不多的锔瓷艺人。

他从小就亲眼目睹了爷爷

将一只只碗一个个瓶重新修复的全过程,

并潜意识地牢记在心。


邱开良和他的锔瓷情缘


邱开良十六岁那年,

为了省下学手艺的学费,

他开始系统学习锔瓷技术。

从扎箍、打洞、上钉、钉钉、摸胶,

每个环节都需要耐心细致,

一丝不苟,

他都会反复训练,

直到熟练掌握。


邱开良和他的锔瓷情缘


但由于锔瓷技术

在当时就属于已经淘汰手艺,

无法赚钱,

邱开良只得放弃了熟悉的锔瓷手艺,

远出福建、浙江上海等地

进制鞋厂、服装厂打工。

在外打工的多年时间里,

他对锔瓷充满了感情,

只要有空他就会往古玩具店里跑,

见到有喜欢的锔瓷,

就将它买下,寄回家。


邱开良和他的锔瓷情缘


1997年,

邱开良回到贵溪自己开了一家鞋店,

慢慢地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

他只要听说哪里有好的锔瓷,

不管多远,

他都要亲自去看看,

有合适的就买回来。


这些年邱开良已经跑遍了全国各地。

久而久之,

他收集回来的碗、盆、瓶、

壶等锔瓷达五百多件,

从元末明初到解放初期

百姓民间日用锔瓷品种广泛,

应有尽有,

他的家也成了锔瓷博物馆。


邱开良和他的锔瓷情缘


看着一件件古色古香

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锔瓷

真让人爱不释手。

每一件物品上都折射出

高超的技艺和灿烂的文化。

锔瓷,

即将消失的传统技术里面

永远珍藏着它的厚重的文化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