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老人“偷偷”買了3套房,只為對子女們的“報答”


勤儉老人“偷偷”買了3套房,只為對子女們的“報答”

【1】勤儉的一家人

這麼多年了,張大爺和老伴兒連洗帶換的衣服,就那麼兩、三套,穿髒洗了倒著來。老倆一直都省吃儉用。

二老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仨孩子都是跟著父母從窮日子過過來,打小的時候就一直接受父母的教育:勤儉持家,相互幫襯。那個時候,養活仨孩子挺不容易,一家五口,再算上老張的母親,六口人就靠老張夫妻倆掙工資養活。

後來孩子們陸陸續續參加工作。大兒子和小女兒跟父母在一個城市,老二大學畢業之後就留在了外地。孩子們從小接受父母的薰陶,特別能體會到父母養活家的不容易。後來工作之後開始掙錢,孩子們對二老經常“接濟”。

九十年代末的時候,老張和老伴兒先後從工作將近四十年的崗位上退休。退的時候老張是個單位的幹部。按理說到這個歲數,生活條件也差不到哪兒去,該改善改善生活條件了。孩子們經常勸二老:

“爸媽,你們都這麼大年紀了,多不容易。現在都退休沒事了,咱家窮日子也都過去了,你們該吃吃該喝喝,沒事旅旅遊什麼的,多好啊。也該享受享受生活了。”

每次聽到孩子們的話,老張都笑笑,既不回應,也不照做。

孩子們給老人買的衣服,老人都收著,也不怎麼穿。經常跟孩子說:

“我和你媽吃穿都夠。今後別買了,衣櫃都快盛不下了。給你們留著,等你們年紀大了穿。”

勤儉老人“偷偷”買了3套房,只為對子女們的“報答”

孩子們都知道,父母這大半輩子勤儉慣了。等孩子們老了,衣服早過時了,只是老人的心意罷了。

【2】不小心變成了“富翁”

老張和老伴兒這半輩子,把家、把孩子看的比什麼都重。

2000年前後,老倆先後退休。

看著三個孩子長大成人,老張跟老伴兒特別欣慰。老倆一直琢磨著能再給孩子留點什麼。原來工作的時候,住的是單位的福利房,後來倆人花了不到3萬塊錢買下來了。

老張一直都尋思:人這一輩子,有錢有有錢的活法,但是人不能沒吃沒住。錢花了就沒了,看不見摸不著,房子起碼是個物件,沒不了。就這麼特別簡單、樸素的想法,讓老倆有了買房的念頭。

退休之後,老倆合計了合計,工作這些年也有一些積蓄。孩子們都參加工作,生活條件也不差,這些錢一時半會兒也用不上。一共三個孩子,給每個孩子留一套房,也算是老人留給孩子們有個“窩”住。

那個時候剛開始推行商品房不久,房價還不高。位置稍偏點的地方,一套不算太大的房子連十萬塊錢都不到。就這樣,一個“無心插柳”的舉動,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老張和愛人沒跟孩子們商量,花了30多萬“偷偷”買了三套房。那個時候也沒什麼限購的說法。

勤儉老人“偷偷”買了3套房,只為對子女們的“報答”

那個時候,誰知道隨後房價漲的那麼快。老倆一個無心之舉,一下子變成了“富翁”。

老張和老伴兒一直商量著,要在一個合適的時機跟孩子交待一下這個事情……

2011年剛過春節,老張突發心臟病,住進了醫院。

老二也從外地趕緊趕了回來。女兒天天在家陪著母親,倆兒子輪流著在醫院照顧老人。這一病持續了一個多月,終於出院了,把一家子都累的夠嗆。看著孩子們疲憊的樣子,兩位老人既心疼,又欣慰。

回到家之後,老張跟老伴兒簡單的只商量了一下,就決定把自己的“家底”告訴孩子們:

“孩子們,之前我身體一直都挺好,沒想到這次鬧得挺厲害,差點就過去了。這次真是萬幸,爸打心眼裡感謝你們,看把你們累的,還耽誤你們工作。

有件事在我和你媽心裡擱了很久,今天跟你們透個家底。

我和你媽都老了,就你們仨孩子,挺知足。這得有個七、八年了,我和你媽除了現在我們住的房子之外,還有三套。面積都不算太大,但是到現在都挺值錢,誰知道房價漲這麼快,咱家現在都好幾百萬富翁了,早知道多買幾套好了。玩笑歸玩笑,就算買我們也沒那麼多錢。

買房子的事兒,沒跟你們商量過,是你媽我倆自己決定的。今天跟你們說一下,三套房子,你們一家一套。有大有小,但差不了幾平米,按照歲數,最大的給老大。老二,爸媽偏心一點,最小的給你,平時你在家功夫少,你哥和你妹照顧我們多,更累一點兒。

當時為什麼沒跟你們商量?我們是這麼考慮的:

無論如何要給你們留點東西,一跟你們說,肯定得給我們錢,這不是我們的初衷。這完全代表我倆的心意,我們有多大能力,就給你們多少。”

【3】一家人都好,才值得相互託付

仨孩子相互看了一眼,都愣住了。看著老張拿出來房本,好像才意識到這是真的。

幾個孩子不知道說什麼。從仨孩子的心裡,照顧老人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從來沒想過要爸媽什麼錢財。一家人一直都是勤儉的家風,不浪費,也從來不小氣。

看著孩子“手足無措”的表情,老張笑著對孩子們說:

“一個個都怎麼了?沒見過這麼大的財產,驚著了?

實話告訴你們,我倆沒想著投資什麼的,也不懂,就是想著給你們留點實實在在的東西。再說了,別被錢驚著了,這些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別看重。

但是你們要知道,為什麼我倆有這個想法?不是我們當父母的好,是你們好,是咱家好!

從小你們都懂事,掙錢了給我和你媽買東西,看望我們,這些事做起來不難,難的是一直這樣做。這次鬧病,你們沒黑夜沒白天的照顧我們倆,我們特別感動。當初的想法,我們覺得特別值,值錢,更值得上這份感情!”

聽完老人的話,孩子們萬分感動。一筆不小的財富,透露出的是老人對孩子的認可,對孩子的尊重,對孩子的深情!

勤儉老人“偷偷”買了3套房,只為對子女們的“報答”

通過這個事情,想給到的啟示是:相互做到位了,財產的傳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老人這麼處理事情,最大的一個前提就是,孩子們懂得什麼是恩情,老人懂得什麼是傳承。

孩子們懂得的恩情,是對父母的孝敬。父母從小教育孩子要勤儉,某種程度上,跟有錢沒錢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一種對於家庭經營的生活態度。孩子們理解父母的用心,所以懂得孝敬父母。沒有人比父母對於一個家庭更重要。

老人懂得的傳承,是家風的傳承,是財富的傳承。孩子們的做法,讓老人溫暖,讓老人體會到自己的付出沒有白白浪費,財產只是一種體現的手段,家庭和諧、子女孝順,才是家庭最大的一筆財富。

關於贍養與回報,社會上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比較多。本質上,都是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指責別人的不是。任何一個家庭關係好與壞,都是相互的。

希望每一個家庭,都如此。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