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有序有力 “留下”有崗有業——貴州省六盤水市“兩頭”解決農民工就業難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減緩了農民工返崗的步伐。作為勞務輸出地的貴州省六盤水市,如何做好農民工返崗就業工作?如何確保農民工有活幹、有錢賺、有事做?

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在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的前提下,六盤水舉全市之力做好近百萬農民工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農民工的就業工作,一方面著力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另一方面深挖本地就業潛力,確保“送出去”有序有力,“留下來”有崗有業。

為了確保農民工有序返崗,六盤水市以縣為單位,開展“送政策到戶、送崗位到人、送用工到廠”服務,農民工出門即上車、下車即進廠,確保有外出就業意願的農民工“應出盡出”。

自2月中旬以來,六盤水市各地採取“企業包車”“定製專列”“政企包機”等方式,解決有外出務工需求農民工的交通問題。同時,六盤水要求農民工外出前,必須在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體檢,開具健康證明,錄入體溫等個人身體健康信息並生成二維碼,用工企業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實時掌握員工健康信息。

“水城經開區在招工!”2月14日,水城縣董地街道雙巢村微信群裡發佈了一條招工消息。經同村姐妹邀請,有過外出務工經驗的尚豔芬到廠方面試後順利入職。“月工資2300元,有全勤獎,還有計件提成。算下來,不比外出打工收入少。”尚豔芬很滿意。

近年來,六盤水圍繞獼猴桃、刺梨、茶葉、食用菌等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風生水起,用工需求量更大、更多。僅當前春耕備耕,就可提供階段性就業崗位15萬個。

“我們村有蔬菜基地、茶葉基地、紅香椿基地,這些基地能提供500個就業崗位。”六枝特區郎岱鎮驛隴村第一書記劉本學發出邀請——歡迎附近村民來基地務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農民日報 劉久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