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好花半開,美酒微醺。

曾國藩很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認為是惜福之道。

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讓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人生最美好的境界,都在將滿未滿的期許中。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不俗”的意思不是清高絕俗,而是不離世間,卻又能不為世間所困擾。

佛不是讓我們冷漠無情、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讓我們對世間萬物、花鳥草蟲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

唐代詩人白居易說:“權門要路是身災,散地閒居少禍胎。”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樂觀長壽。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柳絮體媚無骨,梅花影瘦有神。

人媚而無骨,如牆頭草,左右搖擺,成不了大事。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尋求內心的真正平靜又何必在乎身在何處呢?內心焦躁不已,到哪裡都一樣的。不從本心著手,求取於外人、外物的安撫又有什麼用呢?陶淵明寫過“心遠地自偏”,心若不遠、不安、不靜,想要“悠然見南山”,又怎麼可能呢?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知足常樂。無求,是一個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

●平時不說無情話,每日常觀有用書。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切記留三分,莫要隨意傷人。

古今第一人品還是讀書,讀書是樂事,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世上本無常照月,天邊還有再來春。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也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

王維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世事難料,禍福相依。倘若山重水複,不妨靜待柳暗花明。

●寺院有塵清風掃,山門無鎖白雲封。

方外之地,要的是清淨。

人心若能如此,離道就不遠了。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觀大海者難為水,悟自心時不見山。

修心三境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非名山不留僧住,是真佛只說家常。

得道的人只說家常話,只說常識。凡是故弄玄虛的都是騙子。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身似菩提心似鏡,雲在青天水在瓶。

禪的精神就是要立身於自己的心靈,不拘泥於外物的侷限,不執著於世人的評說,最終要達到心中無一絲的雜念。

●處世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

處世無奇但率真,城府越深,算計越多,一言一行,都要時刻扮演,豈不太累了嗎?

世上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有做了壞事的人,易地而處,多多體諒,能擔待便多擔待一分。寬容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鸚鵡前頭休多語,小人身邊須慎行。

害人之心不能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寧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淡飯粗茶有真味,明窗淨几是安居。

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若能每日靜下心來仰望長天,觀雲聽雨,笑迎秋月春風,就能達到豁達瀟灑的精神境界,像那位無名的江上老翁一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紅塵濁世之中,視富貴如清晨的薄霧,待浮名若空中的雲煙,並由此而獲致心靈的祥和與寧靜。

黃庭堅:“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根深不怕風搖動,幹正何懼月影斜。

修身養心,你自己強大,便不怕艱難險阻。

持心守正,光明磊落,便不怕流言蜚語。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緘口不語是非事,冷眼靜觀名利人。

言是非者多是非,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菜根譚》有言,處世需著一冷眼,才得許多真滋味。在熱鬧的人世間,冷眼旁觀,靜看紛紛擾擾,也別有一番滋味。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開懷一笑天下事,閉口不論世上人。

笑口常開,笑天下之事。

閉口緘默,知人不評人。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為神。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你經歷過的事情,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沉澱為你的氣質。人生處處,皆是修行。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情於牽掛點滴事,愛具包容過失心。

世間所有的愛都在付出中獲得意義,點滴小事的關心,便是愛的凝聚。愛是沒有理由的心疼,也是不設前提的寬容。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日食三餐須三省,身經一事求一得。

曾國藩自三十歲開始作日記,每日檢省自己,直至去世。

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

一個人時時檢省自己,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航向,才能抵達夢想的彼岸。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

平常心是道。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熱時取涼,寒時取涼,寒時向火,這是沒有分別矯飾,超越染淨的自然生活。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書到心融真有味,事非身歷且休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讀書,做事,不曾親歷,便不能懂得。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望遠能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

天高望月小,心寬萬事無。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用心計較般般錯, 退步思量事事難。

有得就有失,拿得起,放得下,事事計較般般錯。

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光壓力就能把人壓垮。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藤杖一條,提得起才放得下;禪門兩扇,看不破便打不開。

事情拿得起,才能放得下。

困局看破才能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