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投降,战绩卓著的隆美尔为何没有晋升为中将?

白杨树下谈历史


法国战役大获全胜后,希特勒论功行赏,于1940年7月19日给相当一批将军晋升了军衔,其中包括提升了13名陆军元帅,原第19装甲军军长、现集团军司令、兵种上将古德里安,就是同一天被擢升为一级上将的,同时升一级上将的还有德军装甲名将霍特、克莱斯特等。但是晋衔名单里却没有隆美尔的名字,其实并不意外,希特勒当时还比较守规矩不能太过分。

(隆美尔)

在横扫西欧的战役中,第7装甲师少将师长隆美尔打出了“魔鬼之师”的称号,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虏联军97000余人,可谓大胜,并因此获得一枚“武士级”铁十字勋章。不过勋章可以颁发,军衔却不能乱提,因为隆美尔的少将军衔佩戴时间太短,还不足以凑足军官晋衔所必需的“停年”。

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军制中,少将晋中将的“停年”按规矩应该为三年,即便是破格提拔,也至少要服役两年左右,而隆美尔晋升少将不过是1939年9月的事情(任希特勒大本营警卫部队指挥官),并且这次晋升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程序:按照德军早年条例,上校晋升将军必须经过经过陆军总参谋部的培训,显然,希特勒动用了特权。

(隆美尔将军)

我们看一看隆美尔在二战前后的年表,就能理解这次晋升的特别,1930年陆军少校、1935年陆军中校、1937年陆军上校,基本符合校级军官“停年”至少两年的规矩,但从上校晋升少将的停年在和平时期为三年,并且还需要陆军总参谋部的“培训学习”,而隆美尔在1939年的这次晋升不具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属于破格晋升,唯一的理由是他“服役于元首大本营的工作需要”。

也就是说,到法国战役后大规模晋衔的1940年7月,隆美尔的少将肩章仅仅挂了10个月,再破格晋衔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当时的希特勒也还没有后来的彻底飞扬跋扈,他多少也得顾忌陆军军官团的看法和德国军制。并且隆美尔由于之前的破格提拔和个性张杨,在德军将领当中并不讨喜,普遍认为他是沾了光走了后门的“天子近臣”(包括统率装甲师),所以1940年不晋衔几乎可以理解为“领导爱护”。

(隆美尔元帅)

但是爱将就是得宠,隆美尔晋中将的时间点非常怪异,是1941年1月1日,换句话说,希特勒刚刚等到隆美尔少将时长跨过两个年份,就完成了晋升,至于是否挂满两整年那就不重要了。因此隆美尔少将衔仅仅持续了15个月不到,已经够可以了,而古德里安1927年就是少校,1938年即已成为装甲兵总监和兵种上将,所以两年以后晋一级上将合情合理。

至于说到法国战役的战绩,其实古德里安、霍特(隆美尔的直接上级)和克莱斯特哪个不是斩获颇丰?法国军队六周便宣布投降,200万人走进战俘营。除去初期有些像样的战斗外,德军各集团军群深入法国内陆后,基本都是摧枯拉朽,各集团军、各装甲军都有大量歼敌俘敌的记录,隆美尔的战绩虽然不错,但真心没啥大惊小怪的。

(隆美尔在法国)

隆美尔1941年元旦晋衔时正率部在法国休整,2月5日接到了出任德国非洲军军长的任命,此前一个月希特勒还在为是否出兵帮助意大利而犹豫不决,因此晋衔跟升官没有直接的联系,就是一颗晚到的将星。比如古德里安1940年晋一级上将后,如果1941年底不被解职,1942年只要有一次战役的胜利,就基本混到元帅手杖了,“古不帅”着实命苦。

1941年1月8日希特勒在高级军事会议上首次透露了准备进攻苏联的计划,而隆美尔的级别仍然不足以指挥一个装甲军(一般都是兵种上将担任军长),更别提装甲集群了。去东线继续当师长显示不出来跟领导的特殊关系,所以去欧陆以外特殊编制的非洲军,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好歹是个军级军事主官,讨厌他的陆军将领们则是眼不见心不烦。

(隆美尔在法国)

说到隆美尔在北非火箭般的提升和晋衔,之前已经讨论过,比如战功意外卓著、比如希特勒想树个典型鼓舞士气、比如方便指挥意大利军队一帮子上将等等,其实也有1941年以后希特勒彻底击跨普鲁士军官团的因素、重点是在德军在莫斯科受挫期间,他轻易解除了一大批抗命的将领,树立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德国陆军的传统和军制,他已经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

希特勒甚至直接兼任了陆军总司令,意味着他可以完全插手陆军的人事和军政事宜,给自己宠爱的将军提提衔,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于是隆美尔中将于1941年6月晋兵种(装甲兵)上将和“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1942年1月再晋一级上将(也称为大将)、1942年6月22日,德军侵苏一周年的日子里,51岁的隆美尔晋升陆军元帅。



(隆美尔在北非)


度度狼gg


隆美尔的人生本来就是开挂了的,他是希特勒一手提拔起来的,1933年他才是个少校,只是个营长,1935年晋升中校,1937年晋升上校。官职可谓是平步青云,只能说他和希特勒关系好,希特勒也喜欢他。但是希特勒再怎么看中隆美尔,他也不能给隆美尔提拔的太过分了啊。

1939年8月,隆美尔才晋升的少将,1940年2月15日开始,他担任第7装甲师的师长,随后参加法国战役。第七装甲师穿越阿登山区,一路高歌猛进。在法国战役结束,才是1940年6月25日,距离隆美尔晋升少将才10个月。

十个月时间把一个少将提升成中将,这不做梦呢么?即便德国扩军,即便隆美尔立了战功,也不能这样晋升啊。而且,隆美尔在法国战役中,跟着古德里安一起无视指挥部的命令,拒绝停止进攻,指挥部也是非常不满的,念在他和希特勒关系好,没人敢说啥。

等隆美尔晋升中将是等他到了北非,在那边隆美尔权力越来越大,上面没有其他将军们压着,它的军衔也得和他在那边的地位相匹配,自然提升的就快了,完成个三年三级跳。


军武文斋


我是無月,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隆美尔在法国投降之前的晋升时间表。

1935年,隆美尔晋升中校;

1937年,隆美尔晋升上校;

1939年10月,隆美尔晋升少将。

而1940年6月,法国投降。

距离隆美尔晋升少将才过去了8个月,间隔时间太短,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这么快速晋升的。

而隆美尔不能晋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国防军内部有人在抵制隆美尔。

一直以来,隆美尔都是作为纳粹德国元首的自家人,在仕途上也是一路高歌猛进,隆美尔的很多要求,元首都会答应,相比起其他将领,隆美尔真的是非常受宠。

加上隆美尔自己也确实军事能力突出,所以于公于私,都引起了国防军内部其他将领的妒忌,加上纳粹德国内部也是党派关系复杂,隆美尔除了元首,并没有过多的支持。

法国战事结束后,隆美尔还自拍了一部《西线的胜利》,一时之间,隆美尔成了纳粹德国人民眼中的英雄人物,在国内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而对于隆美尔这种把功劳归到个人一人身上的吃独食做法,是非常遭人恨的。

加上隆美尔在对法战事上,不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遣,擅自改变计划,虽然提前结束了整个作战行动,却也打乱了指挥部的整体作战计划。在以服从命令为第一原则的军队里,隆美尔这样的做法无疑又是为人所诟病的。

所以,当法国投降后,立下赫赫战功的隆美尔并没有得到晋升。

但是作为元首的自己人,元首自然不会亏待隆美尔。

在后期对苏战争中,隆美尔被排除在了作战圈之外,但是元首将他派去了北非,在那里,隆美尔一个人说了算。

而隆美尔也确实会来事,本来元首只是希望他可以维持纳粹德国和意大利在北非的局势,并不需要隆美尔做出什么,但是隆美尔在那跟英军斗的天翻地覆,硬是将北非战场变成了二战一个重要的战场。

当然,隆美尔在北非,很快就晋升为了中将。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隆美尔没有打什么仗,比起那刀光剑影的战场来,现在恬静多了。不过,在对法之战后的论功行赏中,一大批将领晋升了军衔,隆美尔却没有像他的两个同伴那样晋升中将,又未得到梦寐以求的株树叶勋章,显得有些沮丧。直到1941年初,他才被晋升为中将。

当然,隆美尔在战斗期间的表现也并非是无懈可击的。他的直接上级——装甲军司令霍特将军在一份秘密的作战总结报告中认为:隆美尔身为一师之长,在战斗中太容易凭一时的冲动行事;另外,他的指挥经验、尤其是对后勤补给的组织指挥经验仍显不足,并且对别人在他所赢得的胜利里作出的贡献没有谦逊的认识。后来,当隆美尔邀请第4集团军指挥官为自己所写的一本有关法国之战的手稿撰写序言时,他的这位老上司委婉地对隆美尔指出,书稿中没有充分反映出空军对第7装甲师的支援作用,对该师左邻右舍的战绩也没有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言外之意,就是责怪他太贪功了。




大黄墅帝国自媒体


1940年6月,法国投降,德国获得了整个欧洲大陆。英吉利海峡另一边的英国,成为一个四处救援的孤岛。好在,他们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凭险作守、坚持抵抗,硬是将德国的“海狮计划”掐死在“襁褓”中,不得不选择对苏联的战争。

就在德国人踌躇满志准备进攻苏联之际,盟友意大利军队在北非,被英军打得“找不着北”,请求德军支援。德国人盛怒之下,考虑到后方的稳定以及盟约的承诺,决定派隆美尔前去非洲。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也只有他是最合适的。

德军“容克集团”与元首说不清楚的隔阂,让隆美尔成为“边缘人”。

由“容克集团”把控的国防军,在以解散“冲锋队”为条件,与元首达成了“合作协议”。不愿受制于人的他,一面建立自己的军队——党卫队,一面在国防军内部培养自己的势力,隆美尔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但不可避免地犯了某些人的“忌”。

首先,狐假虎威、有恃无恐。隆美尔作为元首的“身边人”,在德国上层和军界是个公开的“秘密”,其提出的“无理要求”都会得到“自家人”的支持。作为一名陆军军官,竟能成最热门军种——装甲师的师长,自然让人“羡慕、嫉妒、恨”。

其次,不服管教,没有大局观。法国战役中,他的第7装甲师异军突起、孤军深入,完全脱离了集团军的控制范围,尽管达到了快速结束战役的目的,但这无形中打乱了德军的进攻节奏,有不服从指挥、为所欲为的嫌疑,是上级最反感的行为。

更抵制的是他肆无忌惮,过分地炫耀自己的功劳。隆美尔在法国取得骄人的战绩后,竟然自编、自导了一部纪录片《西线的胜利》,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吸足了眼球,而将整个西线德军的功劳归于自己一人的做法,彻底得罪了“容克集团”。

当鲜花和媒体追逐隆美尔的时候,没有一个高级将领向他表示祝贺。说白了,就是犯了众怒,成为军界的“孤家寡人”。其结果就是,该晋升职务和荣誉的,一律压制不上报。于是,到了该论功行赏的时候,隆美尔什么都没有得到。

更加过分的是,在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没有一位高级将领愿意带隆美尔,理由是他的战术风格在苏联行不通。其实,说到底无非就是无人能够管束他,他也不服管。至此,隆美尔完全被国防军“边缘化”了。

“自家人”知道隆美尔的处境,他是去非洲的不二人选。

隆美尔在法国一战成名,深得元首的赏识,作为自己的“身边人”,现在是“树大招风”,受到各方面的排挤,特别是“容克集团”,明着是冲隆美尔,暗地里却是对自己。但作为一名战术家,隆美尔一定能创造奇迹,去非洲是最理想的去处。

一是,表现出对盟友的重视。尽管他十分看不上墨索里尼一副傲慢自大的样子,以及只会逃跑的意大利军队,但北非的得失,关乎入侵苏联后方稳定的大问题。不仅要出兵,而且还要派出得力干将隆美尔,体现出对支援的“重视”程度。

二是,入侵苏联之际,不是得罪国防军的时候。对于隆美尔的遭遇,他心知肚明,但其更看重的“巴巴罗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让隆美尔去非洲,既满足了他们的“私心”,又可以在另一战场发挥“爱将”的作用,一举两得。

更重要的是,国防军将领们十分反感意大利人,没人愿意去。他们的理由是,在沙漠不合适装甲部队展开。也就是说,没有人愿意去荒无人烟、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好了没有什么可表功的,干得不好会落得和意大利人一样的“笑柄”。

当然,隆美尔去非洲,他更放心。眼下德国的重点是入侵苏联,非洲战场只需维持在一定程度即可。凭借隆美尔的能力和忠心,这个任务是完全可以完成的。同时,他可以无所顾忌、不受干扰的奖励,以及提拔这位“爱将”了。

果不其然,在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团指挥官的同时,也晋升他为中将军衔。对于这样的任命和晋升,周围的人没有任何异议,在他们看来,这项“苦差事”没人愿意去,也只有隆美尔能去,正好也“眼不见为净”。

对于隆美尔来说,这项差事也是他梦寐以求的。

作为一战英雄,以及进攻理论的倡导者,隆美尔在法国战役中,将“快、狠、准”的战术特点演绎得炉火纯青,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他用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靠“溜须拍马”上位的庸才。去非洲,正是他希望得到的任务。

首先,作为一名战术家,更需要广阔的战场。他所倡导的“进攻、进攻、再进攻”最怕受制于人,更不愿意自己的战术理念受到他人干扰。在他看来,“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是“为所欲为”地展示战术才能的最好途径。北非,是他心仪的战场。

其次,他十分清楚“容克集团”对他的排挤,也反感他们“嫉贤妒能”的做派。法国战役后,与他同级的两名军官都升为中将,而他什么也没有,这分明就是刻意打压。“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好可以去非洲,离开“是非之地”。

关键的是,作为“心腹”,如果不去,他和元首的关系就会成为别人嘴边的谈资和“笑话”,这是“不仗义”的表现。更何况,他还晋升为中将,虽然来得迟些,但这是元首对自己的厚爱。也就是说,于公于私他都要去非洲。

但是,隆美尔和其他德国将领一样,也不愿意和意大利人合作。在他看来,意大利军队根本就不是军队,一战中他凭借25人就俘虏了一万多意军,对其战斗力早有定性,他们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为了能作战,他只好“委曲求全”了。

所以,率领第5轻型装甲师到非洲的隆美尔,并不打算与意大利人有更深的交往。但是,两军地协调工作还是要进行的,双方终于第一次坐在餐桌上一起用餐。当意大利人好奇地询问,隆美尔脖子上挂的蓝马克斯勋章有什么来历时。

隆美尔没好气地回答道:“隆格诺恩”。顿时,餐桌上的意大利军官尴尬地沉默了。因为这个地方正是一战中,德国和意大利打得不可开交的地方,而那场战斗对于意大利来说,是一场耻辱。最后,双方在尴尬中完成了两军合作的事宜。

不管怎么说,隆美尔到北非是必然的结果。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派他去维持到一定程度,不再扩大规模的战役,愣是让他打个天翻地覆,成为二战中一个重要的战场。其实,对于乐于进攻的隆美尔来说,是不可能去“维持的”。

从这个角度看,派隆美尔去非洲正确吗?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隆美尔传》、《步兵攻击》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杨树下谈历史


你回答的更好都回抢答了


功勋战史signal


相比而言太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