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盛的根基在于县域经济圈的经济强盛


中国强盛的根基在于县域经济圈的经济强盛


两千多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郡县治天下安

观察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每隔几年西方国家都预测中国经济即将崩溃。我们看到的结果是每次经济危机都能软着路,而且经济渡过危机再次高速增长,才有了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秘诀在于顶层设计中最大的缓冲区就是县域经济圈。

就拿2008年的经济危机说,全球失业率增高、各种游行抗议此起彼伏,经济都在倒退。反观我们没有任何游行抗议,因为我们的工人都是县域经济圈出来的农民工,城市失业了可以回到县域经济圈、回到家乡种地,才有今天看到的经济铆足了劲的高速增长。

很多人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发展超大型中心化城市,包括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以前我们的老师是美国,我们可以说是美国最好的学生。学习美国几十年造就了今天我们的强大,可是今天我们看到是美国努力促进制造业回流。中美经济领域产业领域变成了主要矛盾,而我们是主要矛盾分非主要方。目前的摩擦本质上国家资本的竞争、产能过剩,而演化成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叠加经济双周期谷底,超强美国的竞争性打压。我们这次还能软着路吗?县域经济圈还会成为渡过危机的缓冲区吗?

我的观点是:用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次大概率是解决不了问题了,原因如下:

第一、两个国家根本问题原因不同:美国2%的农业人口,原因是现在美国主流人口非原住民印第安人,目前印第安人不到60万(被殖民者屠杀、资源掠夺)。我们华夏大地全是原住民,两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国家。

第二、目前两个国家势能不同:(此处略去300字)

第三、两个国家发展路径不一样:(此处略去150字)


中国强盛的根基在于县域经济圈的经济强盛


我们的建议解决方案——郡县治天下安:可以参考德国城市规模,我们县域平均(除去边缘地区)人口和德国前十大城市人口是不相上下的。

一、让人才在县域发展,这个我们在教育上有成功案例:以前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师范生毕业就直接回地方教书,这才有了今天我们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同样今天我们各类县域走出的经济人才、经营人才回到县域相信也可以解决优先于经济发展问题。

二、让资源就地充分发挥价值,以前县域资源都是简单低附加值的加工,甚至没有加工。纯粹资源输出型,自然造成的结果很多县域基本没有产业。

三、让资金留在县域内推动经济发展,人在本地消费在本地、社保在本地、自然资金就能留在本地,从而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这三条建议当下是否能做到,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以前很多县域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缺人才、营商环境、人口分散、交易成本高等。目前整体情况如下:

1、大学扩招20年,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现在变成了问题,说明受高等教育高素质人才太多,为什么一定要都留在一线城市内?目前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就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发展经济。

2、县域经济圈现在的营商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几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于不利于发展建设的贪腐、黑恶势力基本根除。

3、交易成本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通过电子支付已经很好的解决了,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县域经济圈内集镇、乡村都已很普遍了。

4、人口分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县域8亿多人口智能机普及率在95%左右,信息目前获取的途径已经多种多样,虽生活在农村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做到与世界同步了。


中国强盛的根基在于县域经济圈的经济强盛


让县域经济圈变强盛的关键是让两千年的小农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进行有机的融合,每个县域经济圈都很强大,自然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强盛的县域经济支撑,不管世界发生什么样的经济危机,我相信我们都能够软着陆。

一、让县域经济圈变的强盛的基础如下:

1、基础县域经济圈经济变强盛的基础在于:街道、乡镇,今天在城市文明经常谈到商圈问题,事实上街道、乡镇就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商圈。只是之前发展中心化城市,虹吸效应造成了今天的乡镇功能变的单一了。

2、人口基础:县域经济圈人口基数大,有人就有市场。

3、设施基础:基础设施完善乡镇都已经实现了“五通”,很多农村也实现了“五通”。

4、教育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全覆盖。

5、90后人口基数大于一、二线城市。


二、县域经济圈变强盛的路径:以乡镇、街道为聚集中心,让这个中心功能丰富起来。乡镇、街道是向上连接城市、向下连接乡村、集市。需要丰富的功能如下:

1、解决生活需求问题;

2、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3、解决基础教育至高中阶段(更好);

4、解决基本医疗问题;

5、解决精神需求问题(现在乡镇文化娱乐好像就打牌);


三、目前大多数县域经济群体(除去东部沿海发展地区外)为如下几类:

1、少部分生产企业;

2、商贸流通企业;

3、个体工商户;

4、农业相关从业者;


解决上述建议谁来投资那?首先我们要找到过国家在全国县域经济圈投资近20万亿,这近20 万亿是沉默成本。我相信一定有有识之士看到这个沉默成本,商业化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上助力县域经济圈强盛起来。我总结有下几种方式;

一、县级政府可以给予愿意发展县域经济的创业者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非农业土地支持、闲置厂房改建支持,前期税收支持等;

二、本地商人投资;

三、招商引资,能结合资源带动产业链;

四、吸引在外人才回流,建设家乡;

五、鼓励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


我们的社会制度理论是马克思哲学也是德国人,我想我们县域发展也可以学习德国城市发展经验。

我是互联网创业者,以上内容是我从事县域经济圈创业四年来走过的县域看到的社会现象后自己一点思考。

我的创业项目是基于区块链思想结合移动互联网,服务末端供应链,构建去中心化电商:解决县域经济圈商贸流通企业与终端门店、消费者之间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电商解决方案。去中心化模式,每个县域都必须有合作方,就需要有能力的人落地执行,就可以初步留住一部分人才了,探索下来整体达到的结果如下:

1、让商贸流通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掌握话语权;

2、满足县域经济圈新生代消费者的需求;

3、让人才在县域内有一定的发挥才能的机会;

4、让资源最大限度的在县域内流动起来,比如农产向上;

5、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同城众包配送、分销推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