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否真的刺殺過董卓?

相信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在本書前幾章,就看到了董卓禍亂朝綱,把持朝政,後出現了曹操獻刀,借機刺殺國賊董卓的故事,曹操也正是憑著此等壯舉召集天下義士,最終成就一番霸業。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中很多情節與正史有很大出入。那曆史上曹操真的刺殺過董卓嗎?下面就和在下來一探究竟。

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情節都是羅貫中移花接木,如“三英戰呂布”、“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等諸如此類。而“曹操刺殺董卓”曆來被人們認為是一代梟雄曹操開創霸業的開始。其實,這也是移花接木。

在三國曆史中,確有人行刺過董卓,然非操耳。

曹操是否真的刺殺過董卓?

《三國演義》裡描寫董卓竊居廟堂,欺君擅權,淫亂後宮,朝臣皆敢怒而不敢言。故司徒王允以做壽的名義召集了一班老臣前往朝堂哭泣,唯操一人撫掌大笑,王允問他不思報國為何反笑?曹操說:“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願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於是拿了王允的“七寶刀”來見董卓。寒暄了幾句後,董胖子倦了,臉向裡倒身而臥,曹操心想“此賊合死”,於是抽出寶刀就要準備刺時,恰好董卓人銅鏡裡看到了寶刀光芒,大喝一聲:“孟德何為?”此時,呂布也進來了,嚇得曹操趕緊跪下說:“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隨即藉口溜了。

曹操是否真的刺殺過董卓?

當時的曆史背景的確如此。何進召集大家商議,準備召董卓進京誅十常侍,曹操表示反對,道誅宦官只需禁軍足矣,召董卓進京必將引起天下大亂。何進未聽取操之建議。結果董卓未至,何進便被十常侍砍掉了腦袋。十常侍劫持少帝出走,董卓迎少帝於北芒,後返洛陽。董卓率大軍進京,大權在握,欲廢少帝而立獻帝。曹操和袁紹皆認為董卓有不臣之心,不願與其同流合汙,紛紛逃歸鄉裡。《三國志·曹操傳》說:“卓表太祖(曹操)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裡。”因此,曹操壓根就沒有進見董卓的點滴痕跡,更不用說刺殺壯舉了。倒是袁紹跟董卓鬧了別扭,橫刀長揖而去(袁紹傳)。

真正刺殺董卓的人叫伍孚。《董卓傳》說,開始時董卓信任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任用他倆舉薦的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張邈等出任州郡長官。後來這些人聯合討伐董卓,推薦者周毖、伍瓊受到連累被董卓斬首。《後漢書》裡說“伍孚曾任侍中、河南尹、越騎校尉。董卓作亂,百僚震慄。孚著小鎧,於朝服裡挾佩刀見卓,欲伺便刺殺之。語闋辭去,卓送至閤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卻不中,即收孚。“由此可見,這麼多年來人們瞭解的“曹操七星寶刀刺殺董卓”,原是《三國演義》的移花接木,可算是把人們騙的夠深。其實,此類情況在《三國演義》裡屢見不鮮,待在下在後續時間裡為大家一一解開謎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