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低配坦克被称为“猴版”?

热情的网友


“猴版”或者说“猴型”是苏联时期诞生的一种词汇,意为相同的一款武器分为自用的“政党型”和出口、支援外国的“阉割型”,猴型指的是后者。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比喻,因为人和猴都是灵长类动物,但是人肯定更先进。


但是要注意,这种降级或者缩水的行为普遍存在,之所以和苏联关系如此密切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冷战结束前,苏联的战争模拟思路是战争爆发后必然面临着资源紧张、长途通信随时被切断、精锐部队损失重大、军需品生产压力骤增等问题,为了最好最坏的打算,苏联的军工厂在平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常规武器的猴型生产方案,应对在紧张战争状态下的军队需求,质量差一些总比什么也没有强。这种为了满足基本数量需求而刻意降低质量的方法极为普遍,比如德国在二战爆发后将原来精密的铸造加工改成了冲压或者锻压,大大缩短了工时和难度。

2、猴型可以出口或者支援一些国家,赚外汇是一方面,干预地区局势、伸展自己的军事存在也是其重要目的之一。比如在历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军队就装备了大量的苏联武器,从IS-3到T-54、飞毛腿导弹、德什卡重机枪等,至今仍有不少中东国家装备着猴型T-72。这些简易的武器既不会消耗苏联很多资源,又能让只会做点土质炸弹的第三世界国家拥有足够数量的武器装备。

3、猴型装备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泄密程度很低,即使这些武器被西方国家缴获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好比两个外形差不多的钱包,其中一个里面有银行卡、身份证和现金,另一个里面只塞了几张纸,这也是博弈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给苏联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这就是一个警醒。

猴型到底有多猴?

坦克的猴型没有垂直稳定器,无法在颠簸的行驶中保持火炮俯仰角,连夜视设备都是红外按照灯这样古老的设计,几乎所有自动化的东西都不存在,高低机、方向机全部靠人手动操作,装配的穿甲弹头也只有普通的钢,而非钨或者铀。


苏联援助给中东联军的BMP-1步兵战车可能是猴型装备的代表,与政党型有70多处不同,不仅没有自动装弹机,连三防系统和基本的导航装置都没有,无法在污染区进行作战,通信又回到里原始的无线电收发机层级。

你可以把猴型装备简单的理解为标准型去除几乎所有自动化、电气化设备的版本,这种武器如果被缴获,对方不可能完全预估出标准型的真正战力如何。


涡轮斩舰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苏联时代的武器,分为所谓的人版和猴版。

也就是,苏军和华约国家自己使用的高配置武器,就是人版。

而苏军出售给外国,比如中东国家的武器,通常会将一个档次,叫做猴版。

也就是这些武器看起来很像高配,但其实是有不小差距的。

说通俗点就是,看起来很像是个人,其实就是只猴。

这个猴版,最初源于二战期间的苏军武器。

在二战最关键的阶段,苏军急于投入大量武器到战场,就出现了所谓猴版的武器。

也就是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工艺,将武器的次要功能尽力减少,以提高生产速度,降低武器成本。

以T34为例,1941年的造价为 26万9000卢布,价格并不算贵。

然而,到了1943年前后的战场激烈期间,被迫对T34进行简化。

坦克不但生产工时几乎减少了一半,造价也降到13万5000卢布。

当时德军回忆,很多T34都是简化制造的,它们的炮塔铸造工艺粗糙,肉眼就可以看到很多空洞。很多坦克刚刚进入战场,装甲表面就开始生锈。发动机一发动,就会有巨大噪音和浓浓的烟雾。

然而,即便这种简化的T34仍然保有相当的战斗力。

况且,当时苏军T34往往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击毁或者击伤,造的太精致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到了二战后,苏军之所以大量生产猴版武器,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便于低价倾销。

猴版的武器价格要低得多。

而向苏联购买武器的国家,大部分是第三世界,根本就没有多少钱。

这些国家更看重性价比!

猴版武器并不是就是垃圾,至少保有武器的大部分战斗力,在这些国家看来是可以接受的。

就比如伊拉克最初装备猴版T72时,在中东也是很牛逼的,不亚于以色列的梅卡瓦。

第二,防止技术泄密。

不仅仅是苏联,美国也是如此。

正常来说,外售的武器,尤其是高精尖的空中武器都要低于本国的水平。

不然,一旦武器出现叛逃甚至被这个购买国家私下转卖,那么技术就泄露了。

苏军的猴版武器很常见。以中东战争的坦克和步兵战车来说。

中东国家的T62没有安装火炮稳定器,采用较为落后的光学瞄准器,炮塔操纵全部靠手工,炮弹也是钢芯而不是钨芯。

阿拉伯人认为,T62只能在停止的时候,炮击以色列同样静止或者低速运动目标。在打击低速运动目标时,因火控系统非常落后,命中率很低。

而BMP步兵战车装备的反坦克导弹,猴版比苏军自用版要落后一级。

比如BMP2苏军自用的导弹是AT-5拱肩,出口给阿拉伯的则是AT-4塞子。前者最大射程4000米,后者才2000米,相差了很大。前者破甲能力高达600~700毫米,后者才400毫米。

这就是猴版的区别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出售的武器,性能往往比自用的质量还要好,绝对没有猴版一说。

很多武器我们还没有装备,优先供给那些同志加兄弟国家。

比如著名的歼7,我军在没有解决生产问题,不能大规模制造的时候,就曾毫不吝啬的提供给北越。

然而,北越却嫌弃歼7性能不可靠,拒绝接受。。


萨沙


“猴版”和正常配置的坦克就类似于猴子和人的区别,猴子看起来很像人,不少人的动作它也能模仿出来,甚至是有模有样。但是,猴子和人还是存在本质区别——人可比猴子高级多了。 降低配置的坦克和正常配置的坦克看起来也差不多,基本都是一个样。可是实际上它们性能的差距和人猴差距是一样大的,所以这些低配坦克也被称为“猴版”坦克——看起来挺像样的,打起来时却是一堆渣渣。
“猴版”坦克属于苏联的杰作,当时苏联为自己陆军装备的坦克是正常配置的,而买给非华约国家的坦克出于降低成本、避免泄密等原因,则会去掉一些先进设备,制造出一款简化版的坦克。
在这方面,伊拉克是最大的受害者,当初伊拉克陆军从苏联进口了大量T-72M主战坦克,这款坦克的装备令伊拉克的“百万雄师”拥有更锋利的爪牙,伊拉克也因此变得极度膨胀,最终决定入侵科威特。结果在后来多国部队发起的“沙漠军刀”地面进攻行动中,伊拉克引以为豪的地面部队在100个小时内就被击溃,T-72M主战坦克被英美等国的主战坦克各种蹂躏暴打。

原来伊拉克购买的T-72M主战坦克虽然挂在T-72系列坦克的名下,但是性能却全方位不如苏军自己装备的T-72,甚至不及T-72最初的基本型。仅仅以炮塔防护能力作为例子,别看T-72M和苏联自用的T-72B炮塔尺寸、外形基本一致,两者的“本质”却大有不同,T-72B炮塔的防穿等效RHA厚度多出上百毫米,防破更是多出几百毫米,两款坦克的防护能力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此外两款坦克的火力弹药、火控系统、自动化程度均存在不小差距,所以T-72M被西方联军打爆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这里顺便提一句的是,因为T-72M属于典型的“猴版”坦克,所以它的遭遇完全不能照搬照抄到苏/俄自己的T-72坦克上,一些人因为T-72M而对苏联坦克部队嗤之以鼻是完全不正确的。

有趣的是,如今俄罗斯在出口坦克时,基本没有刻意低配这种习惯了,甚至还要根据客户需求改装先进设备,否则有可能拿不下订单。而苏/俄的死对头美国,倒是悄悄继承起这个小伎俩,目前美国对外出口的M1A1/A2系列坦克,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过减配。
例如所有出口的M1A1/A2系列坦克都没有配备贫铀装甲,贫铀装甲被防护能力低一个等级的碳化钨合金装甲替代;M1A1/A2系列坦克使用的M829系列贫铀弹芯穿甲弹更是不允许出口,取而代之的是专门开发的钨合金弹芯的KE-W系列穿甲弹,性能差距自然不用多说。此外,美国还会在这些坦克的火控系统、观瞄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动些小手脚。这些出口版的M1A1/A2系列坦克,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T-72M呢!

科罗廖夫


猴版最早出现在中国刊物是1989年的《世界军事》可能是第二期,当时《世界军事》刚创刊,一共就出了两期,主要是摘录国外军事文章,有点像《读者文摘》。关于猴版的文章在刊末,有几小节,内容大致是苏军外售猴版武器,苏军为什么坚持装备牵引式反坦克炮,苏军为什么喜欢迫击炮,苏军的炮弹口径为什么不统一。来源据说是一个叛逃的苏军上校,出了一本书,书名不记得了,专门对苏联军队揭秘。再说猴版,其实就是简配版,各主要军事强国出口武器都有严格限制,自己使用的和出口的或多或少都差别,尤其是核心部分。现在沙特阿拉伯在也门使用的美制M-1和美军自用型号性能天差地别,所以才屡屡落败。而且这本书后来看过一些文章,分析没有什么叛逃苏军上校,只是美国炮制的,是心理战手段,尤其是猴版武器一说,就是破坏苏联军售。苏联武器设计的使用环境是东欧平原,而且简单易生产,使用也简单,所以相对粗糙,用在其他地区可能不适应,尤其是对原先使用西方武器的国家,更不好适应,但是便宜,对士兵的文化要求低,所以也是有优势的。但是猴版言论一出,很多国家心存芥蒂,怀疑苏联的企图,造成苏联军售下降,声望受损。但是还是那句话,没有国家会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装备卖给别人,除非疯了。


用户5658917586617


猴版对应的是人版,这个典故出自于苏联,苏联当初是个卖武器的大国了,现在很多我们张嘴就能说出来的武器有好多都是苏联的,AK步枪、飞毛腿导弹、萨姆导弹、冥河导弹、还有那些个T开头的坦克、米格战斗机等等等等。这些武器比较皮实耐用,在世界军火市场上一直是知名产品。



但是苏联自己用的武器和卖出的的武器不一样,自己用的武器是最高档的,好东西都往上面装,这是第一个档次,第二个档次是给华约国家的武器,华约是苏联对抗美国的组织,装备自然很好,第三个档次就是除华约之外的国家了。我们都知道人比猴要聪明,人也有很多猴子不具备的能力,所以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为人版的武器是高端版本,猴版的武器是低端版本。



猴版的武器成本比较低,配置也比较低,就像打电话一个用的是智能机,另外一个用的是除了数字啥也不显示那种老款手机,但是不至于低端到不能使用的程度。而现在猴版人版这个典故已经不仅限于前苏联或者苏联的加盟国了,也不限于标题中所说的坦克,只要是涉及到一种武器高低端配置都可以用到人版和猴版。



猴版武器配置低、成本低便于生产,本国可以在战时大规模生产,像二战期间苏联反击德国,一年成千上万的坦克需求量,你就不可能每一辆斗精雕细琢,抄起来就能用就算好武器了。现今,很多国家出口武器的低端版本也可称之为猴版,处于各方面的考虑吧,有的是不想让自己的高端武器外流出去,有的则是因为买家并不都是富裕的大国,低端版本成本低价格低,更容易走量,适合小国国情。


鍋盖頭司令


远看是个人,近看是个猴。


低配版的坦克,往往会“砍掉”一些价格昂贵的核心技术,

但一般而言,恰恰是这些昂贵的技术,才是坦克先进性的保证。

那些出口的廉价版低配坦克,看起来和标准的坦克差不多,一看很“唬人”,但实际上的性能,已经千差万别了。



比如“猴坂”的BMP1装甲车,就取消了复杂的、昂贵的73mm低压炮的自动装弹机。



正所谓远看是个人,近看是个猴,所以把这些坦克叫做“猴版”。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标准版的坦克是给人用的,廉价版的是给猴子用的(#^.^#)


我是特别懂枪的晓(隔)枪(壁)老王,原创不易,喜欢回答还请点赞+关注哦。


特别懂枪的隔壁老王


猴版坦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前苏联,前苏联在研制武器装备的时候,都会准备两种不同的型号。一种型号是造价较高,配置较高造价较高的高配武器(人版),一种是配置较低造价较低的低配武器(猴版)。猴版坦克和人版坦克的区别就像是汽车里面的高配和低配一样,同一款车型里面,往往都分高配和低配,高配车型和低配车型的底盘和外观差距不大,但是发动机、变速箱、安全配置、科技配置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开起来的感觉完全不同。

猴版武器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为了降低武器装备的生产价格,经常会减去武器不必要的配置,来提高武器的性价比。这种简化后的武器战斗力不会下降太多,造价却比原版武器低得多。在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每研制一种武器,都会准备相应的简配版武器,以便于提高苏联出口武器的竞争力。

苏联时期出口的大部分坦克,都是简化后的猴版坦克,这也是苏式坦克经常在战场上掉链子的主要原因。猴版坦克的出现,对于苏联来说有三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苏联的武器价格相对降低,在国际军售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提升。第二个好处是苏联自身也能够装备一些猴版坦克,苏联军队装备的坦克数量也能够有所提升。苏联全盛时期拥有5万多辆坦克,超过西方国家数倍,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简化的猴版坦克。

第三个好处是有利于苏联的武器技术保密,很多国家在购买武器后,都会进行研究和仿制。由于苏联出口的不是真正的主力坦克,即使苏联的猴版坦克被仿造出来,或者被西方国家找到了弱点,也不会影响到猴版坦克的战斗力。其实苏联不仅有猴版坦克,苏联的战机也有猴版。因为苏联猴版武器的影响,后来很多军迷都习惯性的把出口简配武器称为猴版,出口型的坦克也就被称为猴版坦克。


军武小咖


感谢提问 。同样武器装备 人版与猴版的诞生,历来是苏式武器饱受诟病的一个话题 认为老毛子军售暗藏私货 不厚道,但实际上,却是战略层面的一个创举。其意义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猴版武器是战时大规模扩军的重要基础。武器装备的生产并非一成不变,但一些工序通过适当调整简化,能在不影响主要作战指标的前提下,减少工序 降低工艺 提高产量和效能,何乐不为呢?比如T34早期型号炮塔采用了工艺复杂废工废料的焊接炮塔,而在二战大规模生产中简化成了省工省料一次开模永久使用的铸造炮塔,坦克防护性稍有下降,但却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

其次,军售要考虑到接受国士兵的受教育程度,一些阿拉伯士兵,连正步都走不好,你让他们开动坦克之余操持远红外设备,测算风速风向鼓捣复杂的火控系统,是不是有点不太人道呢?美国的艾伯拉姆斯坦克伊拉克战争里出尽了风头,但在沙特士兵手里,却成了也门武装的军功章,就是这样的道理。

第三,武器出售也要考虑到自己本国的安全利益,历史上前盟友的反水屡见不鲜,比如曾和美国好的如胶似漆的伊朗,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美国的死敌,而且这死敌手中还握有高精尖的F14战斗机等先进武器,先进性放在今天也是杠杠的,害得美国不得不下大力气用各种手段把伊朗这些先进武器的效能抵消掉,这是多大一雷啊?所以,卖给盟友猴版武器,从长远看,其实是个安全有效且保险的好方法。


石海钓沉


低配武器叫做猴版,应该是在列尊在他的一本书苏军内幕中首先提出来的,主要就是指苏军武器简单,但是还有更简单的版本,就是猴型,而比较正式的说法是简化出口型,不只是坦克,飞机也是有这种做法。
我是在这本书里边第一次见到猴版坦克这种说法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苏军叛逃者,最近这位老兄最出名的作品破冰者,里边提出了一个大雷雨计划。

这种简化出口型武器,从外表上和原来的武器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内部设备的水平可是差远了,比如在原来苏联出口的武器中,米格23战斗机,苏军自用的型号使用的雷达最大作用距离是85公里,而出口型的最大作用距离是29公里,是原来米格21的雷达,还有雷达告警器,苏军的自用型号覆盖范围比较大,而出口型的雷达告警范围比较小。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T-72被美军打得满天飞。

而苏军的坦克在出口后,缩水最多的是坦克的装甲和配用炮弹,这一点美国人也一样,美国出口给沙特的M-1A1坦克配用的还是原来的复合装甲而不是美国自己用贫铀装甲。苏联人的出口给伊拉克的T-72坦克的装甲里边的复合装甲中间的夹层就是普通的硼砂,而苏联自己用是陶瓷球或者是陶瓷片,还有炮弹配的是老型号的弹药等等,这些坦克在边上看着和原版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内部的设备被简化很多,性能远远不如出口国家自用的型号。


出口坦克和自用坦克相比,通常是装甲方面缩水最大。

出口型使用的武器不如本国自用的同型号武器是一个惯例,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是这样,特别是这种装备刚刚都开始装备部队的时候。不过,如果是这种武器的装备的时间很长了,那么新出口的这种武器可能会比自用型号要好,比如美国出口韩国的F15K,就要比早期的F-15E要性能更好。坦克也是这样,美国出口给沙特和埃及的M1坦克虽然不如美军自己的M-1A2,但是肯定要比早期的M-1要好的多,毕竟M-1刚出来的时候,还用着105炮呢。


红色手电筒


一说猴版就有人说中国改革初期那段时间怎么样怎么样,出口的比自用的还先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还不是因为落后,自己最先进的东西,跟别人淘汰的货都不如能怎么办,关键是你还没钱,如果不出口,拿什么去发工人工资维持队伍,在明确说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着财政拨款,基本上都凉了!在国内没有订单的时候,还不去赶国外的菜,那是蠢,中国军工是真的惨,那一堆乱七八糟东西,拼凑出貌似先进的东西,先给国外军工试用,获取利润,反过来还要做技术研发以及储备!

最典型的就是坦克,珍宝岛之战,如此大的差距,看不出来?所谓的量产品比你待研究产品还要优秀,能怎么办?如果没有军贸,不断去试错,反复尝试,会有99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