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爆发后,抗疫题材的诗歌排山倒海一样涌出,怎看这种现象?

星河历史观


老师好!这个问题我来简单的回答一下。

武汉疫情爆发后,既而封城,防疫危急关头,84岁的钟南山院士,75岁的李兰娟院士白衣执甲,勇敢逆行,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不惧死神!迎难而上!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既而,全国各地的军医,医生,医护工作者4万余人,紧急增援湖北和武汉。

我国的建筑工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好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又建起了方舱医院,充分体现出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医院及时的收治病人,并及时控制住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仅仅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并肩作战,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与病魔作战!全国人民是坚强的厚盾!医疗器械医疗用品,生活物资,紧急驰援武汉!驰援湖北!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是战疫亲历者!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每一天都被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感动着!

所以武汉疫情爆发后,抗疫题材的诗歌,才会排山倒海般涌出来!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让我们一起共抒胸臆,共赞英雄!庆祝胜利!迎接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吧!


鲁呦萍


本人在疫情期间也写了四首小诗,结合个人的感受说说这种现象。这次疫情的突然到来给了我心灵上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快奔四的工程师,这次的经历是头一回,第一次戴口罩,第一次看到地铁和高铁上的人几乎都带口罩,第一次经历惊心动魄的封城,从最初的不准出城到完全被封闭在楼道内。新鲜感,紧张感,焦虑感交织出现,伴随着情绪的巨变,思虑自然产生,有了思虑就有表达的欲望,而诗歌成了这种欲望最好的宣泄口,不用长篇大论,只需要捕捉情绪上的波动,再遵守一些诗歌的基本写法,一首小诗就诞生了,然后发朋友圈,宅在家正好没事做,等待朋友的点赞,一次情绪的宣泄就完成了。当然其他人肯定还有其他理由。

庚子年病毒围城

我被囚禁在阴冷的屋子里

屋子外满是温暖的阳光

只能透过窗户去感受

我被囚禁在没有出口的小区

远方是赖以生存的工作

只能在心底去默念

我被囚禁在虚拟的网络上

网络之外是活生生的现实

只有闭上眼睛去静想

庚子年送瘟神

荆楚神采原本多,院士无奈新冠何

千村封路人不见,万户闭门唱愁歌

绕床日行少八米,隔窗遥看飞雪落

玉帝托梦问疫事,人间战疫正胶着


虚实有话说


我的抗疫就是响应国家号召,在家呆着。我也写过一些小诗。不是口号,只是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公交车

好荣幸

那一天

我用一块钱

租了一辆公交车

一路上

只有我和司机两个人

明星

好魔幻

昨天我们还在猜

街上蒙面的明星是谁

今天我们发现

猜明星的难度

增加了何止千万倍

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有点意思,我会很高兴。


我的昵称不告诉你


歌以咏志,诗因情而发。优秀的诗词歌赋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而优秀诗歌的诞生必定是在国家有难,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产生的。武汉疫情爆发,举国上下,团结一心驰援湖北,驰援武汉,数十支医疗队抛家舍业,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动人心扉。此时,如果没有诗歌,真的是不正常的。

在我国近代史上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鼓舞着多少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尊严,民族独立前赴后继。1935年,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聂耳、田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让多少热血男儿加入抗日队伍。《八路军军歌》、《解放军军歌》莫不都是诞生在战争年代。1945年,朝鲜战争爆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词引导无数青年,保家卫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优美的旋律,振奋了所有国人的心。此外,还有很多外国歌曲也是诞生在国家危难,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俄罗斯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歌曲,也都成为传世经典。

希望疫情过后,真的能有几首优秀的歌曲传唱,因为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们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需要歌唱,他们的精神需要赞颂!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愿诗歌与你同行。






老赵茶语


也谈文学创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与朱威廉网友商榷

朱威廉,读此文我感觉你对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知之浅浮。在抗“疫”初期乃至现在,文学创作的作品(尤其是诗词,在这期间发表的量很大)对抗“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起到增强信心,形成共识,推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作用。这是文学创作在这次抗“疫”中的作用!在众多的诗词中,正能量的作品多,鼓励人们团结一致,宅家防“疫”。赞颂白衣天使的多,鼓励他们到武汉或抗“疫”一线去,抢救患者,同病毒作斗争。追求韵意的诗多,用押韵求意的诗句去掩盖朦胧邪诗无韵诗晦涩难懂的诗。可以看出,这次抗“疫”中涌现出的诗词是1976年“天安门诗抄”之后第二次诗词数量高峰。充分体现出全民写诗的力量与作用。现代诗走向正轨己经明显现出,表明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赞成现代诗,创作现代诗,喜欢现代诗。同时反对和抵制无韵诗朦胧诗晦涩难懂诗对现代诗的污染和危害!

具有正能量的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有三条,一是反映现实生活,二是激励鼓动人们在现实生活的信心,增强干劲。三是总结现实生活的内涵。例如抗美援朝初期一位志愿军连队指导员创作了一首“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禄江…”诗,对我国抗美援朝及其战胜美帝军队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并且传唱至今。而负能量的诗词则是正能量诗词的反面。我为什么看重反对无韵诗朦胧邪诗晦涩难懂诗,因为它们对我国诗坛危害太大了。并和历史虚无主义绞织在一起,危害我国的文化发展!因此,你认为“在疫情尚未被控,苦难尚未结束时,那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进行文学创作,想去歌功颂德;想以拍视频、拍短片借机蹭流量吸粉丝的,也请先按耐住自己激动不已的心情,缓一缓再表吧。”是完全错误的。“武汉加油”是广大民众对这次抗“疫”一个信心和支持度的表达,当它形成民众的共同呼声时,便会成为全国人民的“统一思想,统一囗号,统一意志,统一步伐,统一行动”的气势磅礴力量!这次全国人民的宅家抗“疫”,不正是这种“统一”的具体表现吗!我可以这样说,中国任何时候都需要口号!这个时代也需要口号!



辽海醉仙


全国战疫期间~

特别是全国医护人员不辞辛劳,冒着生命危险支援武汉,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疫区武汉~

武汉一定会有很多感人的事情发生!

人在被感动的时候生理心理都会有反应,这种反应是自然而然的,比如流泪,比如歌唱,比如作诗~

我一直在疫区武汉,我和很多武汉人一样,被关在特定的空间里一个多月了。

每天刷屏,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我们不能出小区,连食物也成了问题。~

这期间,我们感受着很多的不公和做假~

你说武汉人的生理心理是什么样的?

我们来说你提的问题。

从封城到现在,我观察武汉战疫中的诗歌,大体上可以分两类:

第一类诗歌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无关技巧,无关格律,甚至无关文学,就是作者在记录发自内心的声音~

写这类诗歌的人,不一定是诗人,有可能是医生、护士、快递小哥、环卫工、工程师等等,统称人民吧~

这是真情实感的产物,值得大加赞赏,是战疫中的精神食粮~

第二类诗歌是令人作呕的!

那就是为了某种目的写诗歌的人,或是献媚或是舔狗或是为稻粱谋~

后一类诗歌,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懒得说~

第一类诗歌产生在武汉抗疫的战场上,它们或悲壮或高亢或叙事或抒情……

都是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记录着这场灾难,哪怕只是一个瞬间~

这类诗歌是可以穿越时代的!

武汉有一位医生,推着病床上新冠病老人看夕阳余晖的照片~

老人是位小提琴手,大家网上都看到过了吧?

那是真实的一瞬间,感动了所有人!

因为感动,

武汉人为这个瞬间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就叫《余晖》~

现在有音乐人准备谱曲演唱,传播真实~

这样的诗歌你觉得怎么样?

附:《余晖》

余晖

我想看余晖

你停下脚步

调整床位

我用相伴提琴的手

拨动温暖的光

演奏一曲致敬

给你听

我想跟你约会

来世我还生在中国

和你一起

看朝晖



呆呆熊沙龙


诗歌,尤其是现代诗,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以短、平、快著称,能够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自由多变的表达方式,迅速抒发心中的感想。

诗缘情而作。正是这场惊心动魄的疫情,正是这份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正是对英勇无畏的逆行者和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这个春天的白衣天使地赞美和歌唱,才导致了抗疫题材的诗歌排山倒海一样涌出,流淌着满满的深情和正能量。

我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感触犹深。自疫情爆发至今,我至少度过了十多个不眠之夜。用自己拙笨的笔,将萦绕心中的牵挂和颂扬写进了数十首诗歌,有的已散见于报端,还有两首收录进诗集。微末如此,更何况泱泱诗国还有那么多诗情澎湃的热血和心灵?抗击疫情,不仅需要物质和技术的援助,也需要精神和信念的高扬。

这种现象表明中华民族众志成城、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依然源远流长,这种现象更说明诗歌不但没有消亡,它还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时代吟唱,宏扬正义,传递力量。

下面是我创作的一组抗疫诗歌,欢迎朋友们指正、评论。

守望春天

(组诗)

战“疫”

2020年 冬春之交

中国 向新型冠状病毒宣战

生死之战 没有硝烟

领袖亲自部署

主战场是湖北武汉

冲在最前线的是白衣天使

还有十四亿中国人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筑就战疫防疫的铜墙铁壁

爱与奉献是最锐利的武器

封城隔离是最牢固的掩体

任凭坚硬的口罩边缘

勒伤娇嫩的脸庞

任凭罪恶的病毒

也会把你感染

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你却义无反顾舍生忘死

用智慧和勇敢

守护着生命的安全

创造着人间的奇迹

历史一定会铭记

这个让人伤心而又感动的春天

世界更会看到

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勇气

从来就是

天下无敌

逆行者

很久没有感动过

今夜却泪光莹莹

很久没有写诗

现在我笔也凝滞

雪白的口罩

把春节的喜庆裹严

可怕的疫情

隔离了亲情和友情

还有这个凄凉冷漠的春天

沉默的大地

春雨象泪滴

可就在我们宅家烦恼的日子

无数坚毅的身影

正步履匆匆

目的地却是

疫情肆虐的湖北

万人空巷的武汉

于是 逆行者

一个崭新而美丽的名词

从战火中诞生

逆行者 一个勇敢的名字

这个春天里最动人的风景

包含了人们无限的赞美和敬意

疫情就是命令

逆行者 这场战役中最坚强的战士

这个春天里最美丽的天使

从全国各地 星夜驰援

明知亲人也在家中挂牵

明知那里会有病毒扑面

明知会有牺牲和危险

他们却依然勇往无前

用生命挽救生命

用信念创造传奇

逆行者 新时代的精神屋脊

正用自己的生命践行

什么是无私奉献

大爱无边

距离

隔离 没有强制

却步调一致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凝聚力

十天 火神山和雷神山

拔地开起

这就是中国速度

古今叹观止

在预防新冠病毒的非常时期

我们还要牢记

距离产生的不仅是美

还有安全、责任和道义

守望春天

记不清岁月的罅隙

搁浅了多少缥缈的渴望

记不清冰雪的边缘

还残存着多少思念的泪滴

记不清逆行的背影

归期何时

时间定格在2020年

我粗糙的诗歌

将衷心的祝福和颂扬

高高捧起

贪婪的嘴唇咒语流行

病毒象那只黑蝙蝠

在黑暗中旋起

笼罩大地

涅槃的阵痛

响彻身体每一寸肌肤

白衣天使

勇敢而可爱的名字

将最纯真深情的吟唱

还原于原始淳朴的生命

真情和爱让病毒窒息

疲惫的身姿

把梦想和希望托起

离群的孤雁

在废墟中振翅

掠过曾经伤心的记忆

翱翔于久雪初晴的天际

现在 让我也以诗歌的名义

和你一起

用风雪严寒中坚定的承诺

用曾经泣泪喋血的破碎的心灵

虔诚地守望

这个迟来的春天

注定与众不同

别样的惊喜

2020.3.9郑冠清写于山居斋。


山居斋主


发自武汉的这次传染病疫情,可以说是几十年不遇,造成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可以说为建国后历史所罕见。

越是在这民族危难时刻,越是能激发起我中华儿女的忱忱爱国之心,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广大爱国知识分子也是深有所感,他们虽然不能到抗疫前线参加救治,却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创作抗疫诗歌,赞美英雄,弘扬正气。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人风骨。抗疫题材的诗歌的大量涌现,正反映出人们参与战疫的热情之高,能量之大。好的诗歌给人以心灵的温暖和慰藉,给人以精神振奋的无穷力量,更加坚定人们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念。

让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待战胜疫情,拥抱春暖花开。





于述明


武汉疫情爆发后,抗疫题材的诗歌排山倒海一样涌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激励人心的伟大壮举!体现了中国人民精诚团结、共克时艰、一致抗疫的决心!抗疫题材的诗歌就是给在“战疫”第一线的战士们鼓舞的精神动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声声呐喊响彻云霄!排山倒海!一首首抗疫诗歌犹如震天的罗鼓,激励着前方战士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作为参加头条文创考核的我,也只好响应祖国号召,在家闭门思过。偶尔也执笔写几首抗疫诗,以激励前线的战士!现顺便选其中一首献丑。七律.《庚子神州战冠魔》:冠毒暗犯悄无声,华夏大地欠安宁。南山司令奋挥手,白衣战士赴鄂城。雷神火神来相助,冲锋陷阵岂留情。天若有情天亦祐,清明时节圆梦馨。





覃南朝


中国诗歌在文化领域是最具代表性的现象。它不仅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曾经是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一首好诗虽然字数不多,但却可以比较全面的反应作者的思想知识和修养。所以写诗容易能获得别人的认可,甚至青史留名。史上一些诗人的生平未必被人了解,但是因为诗词出众而被后人怀念。这些认知和记忆都已经烙印在民族的潜意识当中,即使大家不觉得,也会被其影响。所以中国人对于诗歌的热爱不仅有表达情感思想的需要,也有功利性的一面。

抗疫是举国瞩目的国之大事,我觉得大量的抗疫诗歌出现是非常好的现象。这说明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后继有人。而且有量才有质,大量的创造一定会出现佳作,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

我国应当做好引导,让人民,尤其是青少年重视诗歌,弘扬传统,并促进其走出国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