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心悸,原来是因为它!

「病例报告」心悸,原来是因为它!

临床上常常会遇到出乎意料的病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崇富、袁由生等就在本刊报道了这样一例心悸患者。

这位68岁男性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心悸,持续2~3 小时,突发突止,无胸闷、胸痛,未予诊治。近1 个月心悸发作频繁,每次持续时间约10 小时。

患者有30年吸烟史,平均10支/d,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急诊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48 次/min。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1.740mg/L(正常值<0.5mg/L)。为除外肺动脉栓塞,急诊行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平扫示升主动脉远段略低密度占位;CTA 示升主动脉内一圆柱状充盈缺损,大小约5.5 cm×2.2 cm,病灶长轴与血流方向一致,近端附着于升主动脉左前壁,远端游离(图1)。肺动脉未见栓塞,考虑为升主动脉漂浮血栓。

「病例报告」心悸,原来是因为它!

随行手术,术中见与升主动脉壁相连、大小约为6 cm×2 cm×2 cm 的漂浮血栓,病理诊断为血栓机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术后患者心悸症状改善,心率87 次/min;超声复查示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管腔通畅。

作者指出介绍说,主动脉血栓主要继发于较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脉夹层及动脉炎等,多为附壁血栓,常见于腹主动脉下段。

而主动脉漂浮血栓(AFT)较为罕见,升主动脉漂浮血栓更鲜有报道。主动脉漂浮血栓临床表现不典型,但血栓脱落时可致脏器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主动脉漂浮血栓病因尚不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高龄、凝血性疾病等。本例老年患者就具有相关主动脉漂浮血栓易发因素。

主动脉漂浮血栓影像学征象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管腔内部分附壁、部分游离的长条状充盈缺损,无强化,血栓长轴与血流方向一致,在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及主动脉漂浮血栓后处理电影中可见血栓游离部分随血流飘动。

作者提醒,临床医师在观察主动脉、肺动脉及心脏CTA 等图像时应注意有无AFT 这一少见征象,避免临床漏诊、误诊,尤其是具有吸烟史、高龄及高凝水平的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