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Waston大裁员,医学人工智能要破灭了吗?

IBM Waston大裁员,医学人工智能要破灭了吗?

宾叔

e医疗专栏作家

这几天关于IBM Watson裁员的文章被疯狂转发。一时间,AI是骗局,人工智能泡沫要破了等等言论四起。宾叔不熟悉IBM的商业运作,对Watson涉及到的人工智能领域也并非专家。这里只是谈一下自己对技术进步的肤浅认知。

宾叔在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留学欧洲,跨了大洋,跨了世纪,也跨了一场世纪大泡沫——互联网泡沫。还记得第一堂课,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坐着满满当当来自五大洋四大洲的学子们,抱着“技术改变人类,人类付我巨钞”的梦想,倾听老教授的开学第一课。系主任白发苍苍,上台一顿激情洋溢的演讲,宾叔那时候年纪还轻,英文也青涩,一开始没抓住节奏,直到最后一句才抓住重点,老教授说:这是最好的时刻,这是伟大的时刻,同学们你们前途无量!台下掌声雷动,我们毫不怀疑我们的选择!

2002年,我们毕业了。就在数月前,泡沫破裂了,工作没有了。阴郁的欧洲天空,布满着疑惑与不安。毕业典礼在同一个礼堂举行,老教授还是侃侃而谈,只是台下的听众少了一大半。也许场合相对小众,又也许是离别最后一课,老人家谈得比较深入,温情回顾后,老教授拉出了一个曲线,

Gartner曲线。

IBM Waston大裁员,医学人工智能要破灭了吗?

Gartner发布了2017年新兴科技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EmergingTechnologies),其中包含的各类新兴科技技术揭示出未来五到十年内可以帮助各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中生存并繁荣发展的三大显著趋势。

是的,Gartner曲线。科技进步并非直线而是曲线,要经过几个象限才能达到技术的成熟期。根据Gartner 2017的曲线显示,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处于泡沫破裂前期:在可预计的未来,将有一大批人工智能公司倒闭!这就是人类技术发展的丛林法则!

宾叔自入医疗信息化这个行当来,就一路泡沫,一路跌到,却一路向前。从早期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泡沫、远程医疗泡沫、互联网医疗泡沫到最新的人工智能泡沫,泡沫使我们更美丽,泡沫使我们更清醒——每次泡沫破裂就像凤凰涅槃般,让行业的认知上了一个台阶。

回顾这短短的十几年,中国绝大部分医院上了信息化系统,医护人员告别了繁重的手工录入,互联互通也逐步展开。人类健康加上信息化,这个话题太sexy,怎能不招蜂引蝶?

所以,我们这个行业泡沫多点其实是常态。对行业从业人员和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清谁是来捞一票的,谁才是认认真真做事情的。泡沫破裂后的真相需要大家紧密观察。

在人工智能这个泡沫即将破裂之际,我们应该如何从善如流地应对,又该为未来人工智能成熟期准备点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大数据——医学大数据的标准化和管理平台,这是我们当前可以做,也是务必做的事情。有趣的是医学大数据平台本身也是个泡沫,三四年前已经泡沫破裂,某著名外企也偃旗息鼓了。但是技术的进展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没有好的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人工智能只能是水中观月。

我们可以以医疗智能影像为例。医学人工智能最热或者说最容易突破的就是医疗影像方向,大家都认为医疗影像的数据规范比较好,放射科设备都遵从DICOM国际协议,数据规范可读。但是,根据宾叔所在部门推广西门子teamplay大数据平台的经验来看,医学影像数据的质量均一性还有很多挑战。由于扫描协议的不规范(尤其在MR和CT)造成了设备产生的影像质量得不到有效统一,医生尚且需要通过重复拍片获取更高质量的数据,(这也是为什么远程影像医疗很多没有办法有效展开),对人工智能来说就更没有办法解读了。

技术就是这样,看似就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就是这么一点点足以让整个产业裹足不前!所以,在谈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之前,请把眼光聚焦到如何提高数据质量上来吧!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宾叔入了这个行当才知道,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糟糕。我们只是这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做好自己的工作,顺着时代前行的步伐,能推上几把力,已然足矣。

最后借老教授毕业典礼的总结作为结尾:同学们,不要被眼前的种种左右,要看未来,要看趋势。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