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鈷價在5月遭遇下挫 下半年或仍保持高位震盪

瘋狂增長了一年多的鈷價,在5月迎來了“急剎車”。

上海有色網(SMM)5月31日報價顯示,電解鈷均價為60.25萬元/噸,較前一日下跌1.63%,較上一個高點4月18日的報價下跌6.52萬元/噸,跌幅為9.76%。截至5月18日,MB低級鈷的月均價也出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下跌,為43.45美元/磅,環比減少0.03美元/磅。

自2016年11月以來,鈷價一路飆漲。截至4月中旬,LME鈷現貨價格已從2016年9月的約2.55萬美元/噸上漲至9.2萬美元/噸,漲幅超過260%。國際MB鈷價也從2017年年初的14.7美元/磅增長至44美元/磅附近,漲幅接近兩倍。

SMM鈷鋰分析師洪璐分析稱,進入5月,由於數碼市場持續淡季,動力電池市場方面的三元電芯需求依舊偏弱,加之鈷價下行,市場上買漲殺跌心態頗重,因此下游採購意願低迷,上游鈷原材料交易也呈現低迷狀態。

今年2月公佈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按行駛里程將補貼劃分為六個檔位,能量密度小於105Wh/kg的純電動乘用車和小於115Wh/kg的純電動客車將不在補貼範圍內。新政將於今年6月12日起正式施行。

“補貼新政已經給了四個月的過渡期,帶來的影響應該說在市場預期之內。”洪璐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6月的電芯訂單情況已經反映出了市場預期,個別大型三元動力電池企業的訂單情況有所增長,但是大部分電池企業和車企仍在觀望,預計6月交易仍將持續偏清淡的狀態。

但申萬宏源證券預計,隨著新政6月正式實施,高續航里程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增加,銷量也將出現大概率環比提升,且單車帶電量提升也將顯著提高電池裝機量並利好上游原材料企業。另外,考慮到作為鈷需求核心的3C電子產品需求也在逐步企穩,預計中短期內,鈷價或將企穩回升。

華融證券表示,由於補貼新政緩衝期即將結束,中下游廠商暫時對6月政策調整持觀望態度,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大幅增長以及補貼款項的發放到位,下游採購意願有望逐漸加強。

廣發證券也認為,隨著車型推薦目錄的不斷公佈,中下游原材料採購需求將由此增長。此外,新政也將促進下游企業增強高密度電池及高續航里程車型的投放和研發。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將由2017年的370萬輛增長至1300萬輛。中國和歐洲將成為全球兩個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IEA的分析師表示,市場對於鈷、鋰、銅等金屬的需求可能還會增長十倍,但目前需首先解決的是剛果(金)在鈷礦生產上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球已探明鈷的資源量是2500萬噸,儲量720萬噸,儲量近半數集中在剛果(金)。剛果(金)礦業部表示,新礦業法的實施法案最晚將於6月9日生效,包括鈷在內的戰略性金屬的特許使用費將由2%上漲到10%,金、銅等普通金屬的特許使用費也將由2%上調至3.5%。

在洪璐看來,業內人士並沒有過多擔心剛果(金)新礦業法會導致鈷生產成本的增加。“下游市場的需求狀況是大家擔心的重點。”她表示。

“只要大家對鈷的預期還在,投機商也沒有撤出市場,鈷的價格或仍將盤踞在高位。”洪璐認為,鈷市場不存在供應缺口也不存在顯著供應過剩。按照SMM預測,今年鈷價或將在60萬-80萬元/噸間震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