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摧折“春節檔”,全年票房恐重回500億

大年初一,原本祥和的新春氣氛卻籠罩在肺炎的陰影中。

據財新網報道,截至1月25日0時,全國確診病例1287例,死亡41例,海外確診病例28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

對於電影行業而言,肺炎疫情的打擊更為直接:1月23日,隨著《唐人街探案3》、《奪冠》、《囧媽》、《緊急救援》和《急先鋒》集體宣佈撤檔,加上更早前撤出的《熊出沒·狂野大陸》和《姜子牙》,所有重要電影全數退出“春節檔”,之前通過購票平臺預售的票款也將返回到消費者手中。

與撤檔相呼應的還有影院歇業潮:作為疫情重災區的武漢,已發佈消息稱武漢全市影院暫停營業,各區影院正在陸續關停中,這一舉措預計將繼續擴大範圍。此外,北京、上海等多個省市也在陸續發佈公告稱取消大型活動與部分文化娛樂場所,並有一些影院自發暫停營業。

從公共安全的角度而言,“春節檔”影片的撤檔無疑是及時且必須的。但另一方面,近年來“春節檔”早已成長為最重要的檔期,這一突發情況將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曾一度向好的全年戰局將因此產生何種連帶效應?不妨從往年數據作一簡單估算。

肺炎疫情摧折“春節檔”,全年票房恐重回500億

2012年後春節檔票房及佔全年比重

以2012年為起點,“春節檔”(以初一至初七計)維持了連續8年的高速增長:從2012年的4.75億元開始,一直飆升至去年的64.72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5%,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強檔期。

而從2016年開始,“春節檔”佔全年票房的比重也急劇上升,從之前不足5%接近翻番至8%以上,近兩年份額更是穩定在10%以上,對全年票房的格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集體撤檔前,由於眾多影片具有相當高的話題性和知名度,原本今年“春節檔”前景被廣泛看好,甚而出現總票房“保七衝八”的呼聲。即便以相對保守的5%增長率估算,今年“春節檔”的預測值也將達到68億;但在多重“利空”的夾擊下,初一到初七的全國總票房恐滑落至個位數,同比跌幅可能超過90%。

肺炎疫情摧折“春節檔”,全年票房恐重回500億

撤檔前預售vs撤檔後實時

當然,電影市場受到的衝擊並不僅限於“春節檔”這一週:由於整個春節假期的巨大拉抬效應,過去兩年2月份票房曾連續突破100億,成為助力全年600億目標的關鍵。以此來看,“春節檔”前後佔全年比重更是達到1/6之巨。在肺炎蔓延之勢仍未得到遏制之際,整個2月乃至第一季度都將被牽連。若疫情局勢在短期內無法顯著好轉,全年票房跌回500億線恐不是小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春節檔”屢創新高與低線城市的快速成長密不可分,其中相當多三四線的小影院便靠“春節檔”來提升全年業績;在遭遇疫情迎頭重擊後,部分放映場所的生存狀況勢必繼續惡化,一場洗牌在所難免。

當然,“春節檔”影片只是暫時撤出了,未來在合適的時間還會重新上映。但從票房產出的效率來看,“春節檔”在全年之中是無法取代的,這部分流失的收益將難以彌補。

不過,在票房回收的渠道被阻斷後,“春節檔”參與者還在採取各種形式“自救”:繼公告因“不可抗力”終止與橫店影業的24億保底協議後,《囧媽》出品方歡喜傳媒宣佈與字節跳動簽訂了不低於6.3億元的版權授權協議,由此《囧媽》將大年初一免費上線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歡喜首映四大視頻平臺進行網絡首映。此項安排對於交易雙方看似雙贏,但卻激起院線代表公司的強烈不滿,也點燃處於“寒冬期”的影視業內部矛盾的導火索,後續的事態進展引人關注。

肺炎疫情摧折“春節檔”,全年票房恐重回500億

徐崢“棄船”引發院線聲討

雖然電影行業的體量並不大,但作為大眾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院線市場可視為更廣大線下業態的“晴雨表”和“透視鏡”。在疫情蔓延趨勢還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實體商業受到的波及尚處在初始階段,而且線上對線下的替代效應將逐步發酵,未來一段時間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難以估量。

最後說一句:我堅信,

中國人民最終會度過這場危機;但在肺炎疫情過後,對這場發端於武漢的“人禍”必須嚴肅追責,這是一個法治國家的底線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