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典故游渭南:富平县——石川河的传说

跟着典故游渭南:富平县——石川河的传说​在富平境内,有一条最长的河叫石川河。石川河从平县西北,与耀县相邻的岔口入境,曲曲折折流向东南,奔入渭河。

据说在很早以前,石川河一带是个很富庶的地方。草木茂盛,果稻飘香。是个十分美丽富饶的乐土。后来不知为什么,这一带突然闹起了旱灾,一连几年不下透雨,大片的庄稼被旱死,大地被烈日晒成一片焦土。忍饥挨饿的老百姓,顶着烈日,天天求雨。可是,盼了天又一天,头顶上仍然是烈日高悬。

原来天上司雨的龙君,是个只知道吃喝游荡,从不关心百姓疾苦的坏家伙。他手下有两条龙,一条青龙,一条是白龙。这两条龙倒也善良,只是都被那龙君派到南方降雨去了。当时正当南方梅雨季节,阴雨连月,江可横溢,老百姓没办法,只好拖儿带女,流落他乡。看到百姓啼饥号寒,流离失所,青龙实在不忍心,就向龙君建议调整旱涝,拯救百姓。这龙君简单粗暴,不但不听,反而说青龙越职管事,抗旨不遵并向玉帝打小报告,说青龙“狂妄自大,目无尊长,以下反上”。玉帝闻言大怒,立刻降旨,将青龙囚入冷宫反省。

青龙虽遭诬陷,囚在冷宫,但他仍然怀念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白龙降雨归来,听说青龙被囚在冷宫,就偷偷地来看他。见到白龙,青龙十分高兴。他让白龙帮助他,为石川河两岸的百姓降雨。如果玉帝降,由他一人承担。青龙救民的义举,深深感动了白龙。白龙立即答应帮助他。白龙趁玉帝生日那天,天宫众神忙着赴宴,偷偷打开冷宫大门,放了青龙。

青龙和白龙一起腾入天空。白龙刮一阵风,青龙隐阵雨。青龙降一阵雨,白龙刮一阵风。雨乘风势助雨威,风狂雨骤,电闪雷鸣。直到龟裂的土地风喝足了甘露,恢复了生机,大地水汪汪一片碧绿,他们才歇息。百姓们欣喜若狂,在雨中载歌载舞,长跪叩拜,感谢上苍。

但没有不透风的墙。青白二龙偷偷降雨的事,很快就被玉帝知道了。“简直反了!”玉帝龙颜大怒,立即命天兵天将捉拿二龙治罪,数万天兵天将将他们团团围住。由于寡不敌众,白龙被擒。青龙在刀光剑影中仓皇逃走,带着血迹斑斑的伤口潜入耀州湖中。

待天兵天将撤退以后,青龙想重新腾上天空,终因筋疲力尽,伤势太重,挣扎了好几次都没成功,只好忍痛在湖中将养。晴日的耀州湖,碧波荡漾,美丽无比。青龙想:耀州湖水这么多,而山崖南边那么旱,如果能打开南边的山崖,放湖水灌溉,百姓不就再也不愁天旱了吗。青龙正在湖中盘算,但玉帝并没有放过他。忽听惊天震地的一声呐喊:“青龙,你逃不了啦,敢快出来领罪吧!”天兵天将密密麻麻,迭迭层层,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青龙伤口未愈,精力不支,看来再也逃了脱了。青龙想:不成功便成仁,让天兵抓回去也是死,不如救人救到底。青龙鼓足了全身的力气,向南岸的山崖撞击。只见火光冲天,一阵“隆隆”的雷声过后,天崩地裂,烟雾弥漫,山崖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湖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入开裂的山口,形成一条奔腾的河流。这石崖裂开的地方就是今天耀县和富平的交界处岔口。这大河就是今天的石川河。青龙的鲜血喷射到山崖上,染红了山崖,从此人们改叫这儿的村子为红崖村。看着殷红的血水滚滚而下,所以人们又叫这地方为“红水头”。

周围数十里的百姓,听说青龙为百姓开水,撞崖身亡,十分悲痛。他们纷纷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吊唁,石川河两岸挤满了黑鸦鸦的人群。人们在青龙撞死的地方塑造了两匹翘首展望,引颈长啸的俊马,一匹枣红的,一匹雪白的。红马在石川河东岸,就是今天的红马村;白马在石川河西岸,就是今天的白马村。

由于祭奠的人太多,祭品供应不上,当时又增设了八个作坊(十八坊,在今洪水乡赤兔村),日夜赶制祭品。追悼活动进行了七天七夜。哭声震天动地,泪水使石川河也呜咽上涨。香火烧了七天七夜,香烟飘升到南天门。玉帝和龙君看到这种情景,十分惭愧,也禁不住掉下泪来。他们立即下令放了白龙,并让白龙掌管了石川河一带降雨之事。白龙忠于职守,每年按时布云施雨,普降甘露。

从此以后,石川河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没有发生过旱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