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丘:菜不停 人不歇 生產節奏不亂

眼下部分設施大棚蔬菜已進入成熟採摘時節,在內丘縣廣樂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十幾個工人戴著口罩,忙著將成熟的西紅柿、西葫蘆採摘下來,經過分揀、套袋、裝箱,搬上蔬菜運輸車。

“好嘞,出發!”隨著司機師傅的一聲吆喝,一整車3萬斤新鮮蔬菜,被送往省會蔬菜批發市場。

“菜不停、人不歇。咱合作社有16個社員,常年用工四十多人,帶動著周邊村上百個農戶增收。”內丘縣廣樂蔬菜合作社負責人劉金崗介紹,合作社種植基地佔地200多畝,66個溫室大棚日產西紅柿、西葫蘆、雙孢菇等蔬菜近1萬斤,全部供往省會蔬菜市場。“疫情防控期間,省會蔬菜運輸車辦理了通行證,每三天來拉一趟菜,從大年初一到現在沒停過。”

進入疫情防控關鍵期,內丘縣抓防疫不鬆懈的同時,穩定特色農業生產種植不停歇,縣農業、科技等相關部門不斷加大種植技術指導力度、協調農資儲備、組織農機檢修,確保新鮮果蔬正常生產供應,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菜籃子”需求。

“控制好溫度和溼度,注意防治草莓白粉病。”內丘縣昌盛達生態園的設施草莓產量正旺,連日來,縣農業局組織技術骨幹送技術上門,並通過線上指導、視頻答疑等多種方式,向種植戶發放農技資料、開展病蟲害防治,確保農產品提質保量。

在廣樂蔬菜合作社雙孢菇種植基地,部分鮮菇經過晾曬、加工,被製成菌幹進行儲存。“生長正旺的雙孢菇受到了疫情影響,一部分沒能賣出。”負責人郭文軍說,目前,他們已經通過調低菌棚空調溫度,控制雙孢菇的產量,低速生長、有序採收,下一步根據市場需求,隨時準備提高產量。

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內丘縣供銷社等相關部門,積極引導種植戶開展網絡平臺銷售,組建微信農超對接群、農產品銷售群,線上訂單、網銀支付,線下送貨到小區疫情檢測站後,由顧客自取,“零接觸”銷售更好地滿足了居民需求。

近年來,內丘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推動特色農產品種植,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目前,全縣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200畝,年產量達2000多噸,疫情期間,特色種植、春耕備播等農業生產正在有序進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