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冷靜點


新基建,冷靜點

“新基建”不是新概念、新提法。2018年12月中央經濟會議就明確過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誰能想到,過去一年不冷不熱的新基建,突然就火了。


根據多個媒體的報道,統計目前各省市公佈的2020年計劃總投資額,已經接近40萬億。而且各地列出的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清單中,基建投資仍是重要部分。其中河南、廣東、四川、江蘇、福建和山西今年的投資計劃規模均超過5000億元,最激進的是雲南省,計劃推出的525個重點項目的規劃總投資達5萬億元,然而去年雲南省名義GDP只有2.3萬億。


新基建為什麼會火,已經被討論爛了。無非是基建的投資乘數比較大,帶動GDP的效果好,產業投資鏈條長,受益企業多,吸納就業能力強。


可這些優點,說的都是傳統基建,不是新基建。


哪怕是對中國經濟最樂觀的經濟學家,也同意這個觀點:傳統基建熱了10年,除了留下地方債這個爛攤子,投資的邊際效應已經大大降低。牛津大學曾經對中國95個公路和鐵路項目做過一個研究,結果顯示:近一半項目的成本收益率是低於1的。簡單說,這95個項目中的一半在運營生命週期內是賠本賺吆喝。


當然,單獨核算單個基建項目的投資收益,太過於簡單粗暴,基建本身具有經濟拉動的延長效應。可哪怕從更宏觀的角度看,投資的邊際效應也一樣不樂觀:過去10年間,三駕馬車中的投資,與GDP之間的比例一直在45%左右,但如今,GDP增速已經從2010年的10.6%,下降到去年的6.1%了。


這表明錢沒少花,但是不出效果了。


正是傳統基建“搞”不動了,才有了這次的“新基建”。然而“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不像傳統基建,只要有祖國的大好山河,就可以“狂魔”精神漫山遍野的施展魔法,這些產業比傳統基建更依賴人才配套等軟環境,同時產業鏈卻沒有傳統基建長。


細看各地政府打著“新基建”口號的投資計劃會發現,動輒萬億的投資計劃中,真正的“新基建”項目佔比並不大。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新基建項目在逾17萬億元PPP項目庫中佔的比例很小,不足1000億元,佔比只有0.5%。


不過,與新基建效果如何相比,當下更值得討論的是,目前統計口徑已經飆升到“40萬億”的新基建投資規模,錢究竟從哪裡來?


按照財政部公佈的數據,去年財政收入增速創了1988年以來新低,收支缺口擴大近3成,幾個主要稅種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的收入增速,全部斷崖式回落。其中增值稅同比去年增速下降7.8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收入更是由去年增長15.8%,回落到今年的下降25.1%。如果疊加上疫情這個新狀況的影響,今年中央財政狀況只要跟去年齊平就算好消息。


中央沒錢,地方更窮。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來自土地財政,然而去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較上一年回落20個百分點還多,其中土地出讓金收入增速從34.2%,降到了去年的11.4%。


地方債規模倒是可以增加,可是前面的窟窿沒填好之前,能增加多少是有定數的。2018年的時候,IMF測算的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是30.9萬億,償還期均集中在2020~2024年的五年。劉尚希去年年底透過底,大概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有10%的增加,照這個數值計算,能增加的部分,跟現在幾十萬億的熱火勁兒之間,還差著不少。


當然也可以指望民營資本參與,只是新基建不同於傳統基建,這是個產業鏈短,投入大,科技門檻高的領域,能咬牙參與的民營資本,扒拉著手指頭算得過來。何況民營資本已經過了兩年苦日子,數數兒之前,怕還要先剔掉那些有心無力的。


總的來說,過去多年的高增長帶來一種壞影響,就是老讓我們覺得世界上存在某種靈丹妙藥,一用上就經濟騰飛,彎道超車,火箭逆轉。可經濟奇蹟可遇不可求,能都讓我們碰上?


不過保持樂觀總歸是有好處,至少炒股的賣房的已經先熱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