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要不要开穴和封穴?有什么依据吗?

疑义同析


艾灸有完善的技术体系。那么封穴和开穴,是在整个艾灸过程一部分!它能直接影响到艾灸的效果。

现在谈一下开穴的动作。

我们在艾灸时先要告诉被艾灸的人,在他那个穴位上面进行点压。


我现在要在你这里艾灸了,

那么被艾灸的人就会有一种心理暗示。精神注意力就会聚集在这个穴位上,那么这就调了他们的神,调了他的气!

而且通过按摩手法对穴位进行按摩。刺激相关的穴位,松解这个穴位的经络。便于更好的吸收艾灸的热能量。

那么这是一种按摩手法的开穴动作。

那么还有艾灸手法的开穴动作。

先用定点悬灸,刺激穴位给它一定的能量。然后再用回旋灸强制打开穴位。

当穴位打开之后,再用定点悬灸。持续的给热温通经络。给身体艾灸纯阳之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把身体的寒邪之气排出体外。

那么在艾灸的过程中还会有其他的艾灸手法。

比如说,循经络往返交。他主要是用艾灸手法治疗一条筋络的酸麻痛,

有的人他颈椎不能往,一边转侧。那么它从脖子的风池穴到肩井穴,绷得很紧,有东西拉扯。

这个时候就可以艾灸风池穴肩井穴。或者在这两个穴位做巡经络往返灸!

艾灸封穴!

第1个就是按摩手法封穴


用手部的大鱼际,或者劳宫穴。在艾灸的部位按压15~20秒钟。

让已经打开或者微微出汗的毛孔。进行关闭抵抗,外面的风寒邪气。不让外面的风寒邪气进入体内。这就是关闭穴位和封闭穴位意义!

还有通过艾灸手法进行来封闭穴位。

我们可以用雀着灸,这种交变的刺激量。温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提示身体,外界气温发生了变化。穴位应该关闭抵抗外面的,变化的气温适应外界的气候。

如果没有关闭穴位,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有的人会觉得身体滋滋滋的冒风。

我觉得外界自然界的风寒邪气往身体里灌。

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

有的人艾灸完了,因为没有做封穴的动作,还出现一些相反的动作。

风寒邪气倒灌身体。

所以艾灸必须要做封穴和开穴的动作。

只有合适的封穴动作和开穴动作。才能提高艾灸技术,提高艾灸效果。为我们的身体健康,艾灸作出应有的效果。

回答完毕,我是老吴和蕲艾,专注蕲艾种植加工,致力艾灸文化公益传播!


老吴和蕲艾


艾灸是需要开穴和封穴的。开穴即是对穴位的唤醒和激发,封穴即是对穴位的按揉和闭合。

开穴时可以选择先在要施灸的穴位进行点按,用食指和中指按压在穴位周边一寸位置,然后开始悬灸,并不停微调,直至施灸者两指感受不到艾热,或者被灸者感受热量源源不断进入体内,则说明热量已完全进入穴位,能量无外泄。当然,这要求施灸者和被灸者都很有经验,感觉灵敏,且精力专注,否则可能感受不到;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对穴位周围进行预热,也就是回旋灸,灸3-5分钟左右,开始对穴位进行定位悬灸。这同样也是代表着开穴,起到对穴位的唤醒和激发的作用。

封穴时一般多采用按揉、拍打或用衣物遮盖的方式,封闭穴位、收紧皮肤,起到防止能量外泄和寒邪入侵的目的。很多人自己在家时不懂开穴封穴,只是对准穴位热灸,却不懂施灸的正确方法,无开穴则艾灸无效果或效果不明显,无封穴则艾灸后更易受风邪入侵,越灸问题越多。所以艾灸的开穴和封穴是非常关键的,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随意和简单。

我们进家时需要开门,离家时需要关门;同样的,我们艾灸就相当于进入我们身体的大门,我们身体像我们的家一样是个相对独立的能量体,平时能保证我们的能量不易外泄,并对外界的细菌病毒进行抵抗。当我们需要补充身体的能量,需要清理身体的垃圾的时候,同样需要开穴和封穴。


大象爱养生


灸前的开穴和灸后的封穴,都是艾灸必须的基本流程,缺一不可,而且其历史源远流长,传承不缀。

开穴封穴的源头缘起

艾灸大家周楣声大师在解读“灸”字含义时在《灸赋》中的考据指出,“灸”字之由来,并不是先从治病产生的……“灸”最初是用物盖塞在器口,或是填塞在某一空间的意思,其后对于“灸”的字义,虽然多用于治病,但是和塞的意思仍然是分不开的。灸法正是用艾(条)炷塞在孔穴之上,使其停伫而不脱落,令火烧灼穴位肌肉筋膜,两相格拒的一种治疗手段。

可见从根本上艾灸的开穴与封穴环节,其本质就是打开和塞上穴位口上塞子的动作。没有开穴的动作,艾灸生物能量和信息无从进入穴位经络,没有封穴环节,则艾灸大热之后的穴位门户洞开,容易有寒湿贼风乘虚入侵。

最早的开穴概念来源于子午流注针灸法,其属于比较典型的、巨复杂系统特色突出的一种按时间配穴的针灸方法。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六十六个五腧穴的开阖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阖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并以此作为取穴的依据。也即

辩证循经,按时取穴,“因时施治”、“按时针灸”。古人正是运用这种“时穴”规律,创立、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特有的时间医学,同时也创立、完善、发展了一种高级的针灸疗法,而并非一个简单的环节,或者空泛概念

子午流注针灸法的历史十分悠久,其理论基础发源于《黄帝内经》,其后《难经》和《甲乙经》等也有一脉相承的传承与完善,奠定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系统的子午流注针灸法则是经历很多代人的传承而逐步完善的。现存的专门论述子午流注针灸法的著作首见于金▪何若愚所著《子午流注针经》,迄今已有超过800年历史。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子午流注针灸法大致包括:“纳子法”、“纳甲法”、“灵龟八法”以及“养子时刻法”等,内容十分丰富,临床适用性也颇强。从古到今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近代研究和专门著作等先后都已证明:在每条经络气血活动最旺的时辰,运用针灸或口服相应的药物和食品,疗效可以高出其他时辰若干倍

开穴封穴的现代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国际时间医学和时间生物学的快速崛起,子午流注针灸法

迎来了新的多学科融合发展新时期。在传承子午流注针灸法的基础上,近代学者进一步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深入研究穴位本身的生物学状态,包括探寻开阖规律性和个体化的穴位热敏反应规律,以及摸索穴位对压力、药物等物理化学刺激的综合反应规律,旨在弥补子午流注针灸法的个性化与灵活性明显不足等问题。著名的艾灸大家陈日新教授率先突破,创立了系统化的“热敏灸”,把时穴配伍与热敏探测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非常实用和有效的穴位热敏探测方法,大幅提升了配穴生物学状态的临床适用性使艾灸的临床适应症和效果均大为提高

与此同时,行业普遍在初步确定穴位之后,进一步探查穴位状态,固定体位,或按摩穴位局部,或循经推拿怕打,

通过手法助力局部穴位的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为后续的艾灸做好比较充分的预热过程,也帮助消费者做好接受艾灸高热的身心准备。具体情形正如两位老师已经提供的答案,不再重复。

显而易见,子午流注针灸法的“时穴”,具体应用例如:某日某时某经某穴开,适合针灸,如果是阖态则不适宜针灸,属于经典的时间医学方法的临床应用。今人所谓的“开穴”,又多了一种探寻、确认和热穴的具体技法,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对子午流注针灸法选穴结果的验证、补充乃至延伸,两者一脉相承,互为犄角,相辅相成,成为更加落地更加完善的体系。

开穴封穴的未来发展

封穴的理解相对比较简单,穴位经过长时间的高热灸烤之后,表皮和皮下温度均大幅升高(表皮温度大约42-52度),穴位局部软组织的通透性空前升高,真正的门户洞开,因此,艾灸结束后必须封穴。目前主要以手法的按揉拍打为主。近期我们也会推出开穴专用的艾姜植瀞脂质体按摩乳膏和封穴专用的艾姜植瀞乳凝贴膏,更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技术,分别为开穴和封穴提供集化学和物理黑科技于一身的先进医疗级产品,不仅更便捷可靠的完成开穴和封穴,而且利用所含有的艾姜植瀞成分持续发挥温热增效作用。


一如开篇所述,“开穴”和“封穴”对于艾灸而言,形同打开和塞上瓶口瓶塞的起始和结束动作,直接影响到艾灸的生物热能能否更好源源不断的进入穴位和经络,也关系到能否有效防止寒湿贼风乘虚入侵。一方面如何传承子午流注针灸法的“时穴”经验,更精准的辨证取穴,辨人施灸,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的手法技法和产品,为开穴、封穴提供更多的科技产品手段选择,形成更严密更有效的艾灸临床操作闭环,持续改善艾灸体验,提升艾灸效果。


作者小传:吴周强,中医药研究员,高级健康管理师,资深家传针灸医师。荟聚48年生物医药工作经验,原创分享艾健康干货,携手创新新尚艾灸。敬请大家批评指正,也请【点赞】、【关注】、【私信】。所有评论咨询必回复!


老吴艾国潮


艾灸没有这个说法吧,除了不能见风和马上洗澡没听说有什么别的忌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